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7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240篇
安全科学   335篇
废物处理   40篇
环保管理   146篇
综合类   719篇
基础理论   114篇
污染及防治   108篇
评价与监测   61篇
社会与环境   68篇
灾害及防治   4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9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为了研究BPA(bisphenol A,双酚A)对豚鼠的免疫毒性,经口灌服,以不同剂量(500、1 000 mg/kg)染毒14 d后接种O型口蹄疫疫苗,通过分析脏器系数、淋巴细胞增殖能力、NK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特异性抗体水平以及细胞免疫水平,评价BPA染毒剂量对豚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BPA染毒后豚鼠体质量增加,心脏、肝脏、肾脏、脑、脾脏和卵巢体质量也增加,相应脏器系数升高;而胸腺、睾丸和附睾萎缩,相应脏器系数降低.NK细胞数量虽有增加,但变化不显著;BPA染毒引起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显著下降,并且随着BPA染毒剂量的增加,其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显著下降;淋巴细胞刺激指数显著升高,并与染毒剂量呈正相关.BPA对豚鼠的特异性抗体水平有一定抑制作用,并且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该抑制作用愈发显著.IL-2(白介素2,interleukin-2)和IFN-γ(干扰素-γ,interferon)水平低于阴性对照组,而IL-4(白介素4,interleukin-4)水平高于阴性对照组;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IL-2和IFN-γ水平显著降低,而IL-4水平显著升高.研究显示,BPA会损伤豚鼠的免疫器官,抑制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导致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12.
本文以我国1997—2010年的消费结构数据为基础,运用灰色-马尔科夫链模型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然后通过MATLAB预测了我国未来十年的能源消费结构,结合我国政府承诺的非化石能源目标对模型预测结果做了进一步的修正,最后根据能源发展趋势给出了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3.
吴珂  徐秋凉  李伟 《安全》2015,36(5):25-27
为了识别分析某纺织印染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对其防治措施进行评价,为同类项目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并结合检查表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该项目大部分工作场所噪声和高温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定型车间的甲醛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因此,本项目属于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为:较重。  相似文献   
114.
使用METALYSER HM1000 Heavy Metals Analyser(简称HMA)便携式金属测定仪测定环境水质铜、铅、锌、镉,试验结果表明:HMA便携式金属测定仪检测限满足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除Ⅰ类地表水以外对检测限的要求,准确度和稳定性满足环境水质重金属检测工作的要求,加标回收率符合国标规定,可以在环境水质重金属检测及应急监测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5.
文章探索利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空气中的氨。用稀硫酸吸收液采集空气中的氨,将其转化为硫酸铵,通过次溴酸盐将其氧化成等量的亚硝酸盐,利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测定亚硝酸盐氮的浓度,从而测出空气中氨的浓度。应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空气中的氨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16.
吴珂  徐秋凉  李伟 《安全》2015,36(6):31-33
通过检查表法、类比法识别分析某垃圾中转站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其拟采取的防治措施进行评价,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为同类项目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分析显示,该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夏季高温、噪声、恶臭气体(H2S、NH3、甲硫醇、甲硫醚、酮类、胺类、吲哚类、醛类等)、粉尘。本项目属于环境卫生管理(生活垃圾处理),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为:较重。  相似文献   
117.
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梳理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与合作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认为长江经济带区际产业发展的互补特征鲜明,下游地区服务业发展较为完善,中上游地区特色产业突出;但也存在市场化程度发育偏低、要素流动不畅、行政区经济严重制约、中心城市产业高度偏低、区域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还根据未来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的基本思路,提出应发挥下游优势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打造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的辐射结盟作用、加强产业园区的创新示范作用等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8.
24个CMIP5模式对长江流域模拟能力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61~2005年长江流域气象站点的实测月降水量和气温数据,采用第5期全球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the Fifth Phase of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中24个全球气候模式(GCM)的模拟结果,通过计算模拟变量和观测变量平均值的相对误差、归一化的均方根误差、时间和空间相关系数,采用M-K趋势分析方法,分别选用在长江流域模拟气温和降水较好的5个模式进行集合平均,从时间的演变规律和空间的分布特征两方面,检验该模式集合对长江流域模拟气温和降水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各个模式模拟气温的能力要明显好于模拟降水的能力,但模拟气温较好的模式模拟降水的能力并不一定突出;模式集合的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模式集合平均结果与观测值拟合程度较好,且模式集合的结果振荡幅度较观测值小;在空间尺度上,模式集合的空间分布趋势与观测值大致相同,说明采用的模式集合结果用于预估未来长江流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9.
利用云南7部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数据和Micaps常规资料,对台风"威马逊"登陆后减弱生成的热带低压引发强降水进行分析,揭示了台风"威马逊"造成的强降水成因及对云南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威马逊"的外围云系于2014年7月19日下午开始影响云南,19日17时滇东南地区出现降雨,其中20-22日,云南省连续3d出现暴雨天气过程,滇中以西以南大部地区出现大暴雨、暴雨天气(其中屏边站和宁洱站日降水突破了历史极值),23日降雨过程结束。这次台风低压天气过程是近5年来影响云南造成降水最强的一次,热带低压西移与西南气流汇合,低压倒槽造成的强降水对云南西部造成持续影响。热带低压带来了强降水,造成了37人死亡、9人失踪的重大灾害。以文山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分析,发现使用雷达对远距离低层云系的探测,能较好地判断"威马逊"台风外围云系的结构及演变情况,对改进强降水的短时临近预警有较好的价值;在现行体扫模式下增加超低仰角探测,应有助于更好预测风暴影响的强度和发展趋势,进一步改进预警能力,从而对短时临近预报有一定的帮助。就台风"威马逊"而言,发现较好的应用雷达资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对改进短时临近预警业务有一些帮助,因此提出重视雷达探测可能对提高强天气监测预警水平和防灾减灾应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0.
伴随流域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工作的深入,农村分散生活污水治理逐渐成为制约流域水环境改善的关键.同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人居环境提升、美丽乡村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集中体现,事关广大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本专栏是国家水专项“分散污水治理课题”团队近年来科研成果的总结,从污水治理的全生命周期角度出发,尝试通过人工智能赋能治理模式决策、“菜单式”工艺组合、设施运维与监管、长效管理等4个方面对研究和实践进行了梳理总结,构建基于人工智能驱动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决策支持系统,以期为北运河流域以及其他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