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24篇
安全科学   58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231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57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污染场地六价铬的还原和微生物稳定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郑家传  张建荣  刘希雯  许倩  施维林 《环境科学》2014,35(10):3882-3887
通过采集苏州某化工原址场地铬污染土壤,首先加入石硫合剂使大部分六价铬[Cr(Ⅵ)]还原,再加入营养液促进土著微生物大量生长,利用微生物还原稳定化土壤中的铬.培养60 d后,通过毒性浸出、土壤中剩余Cr(Ⅵ)测定等实验确定稳定化效果,结果表明,加入5%营养液培养后,土壤毒性浸出液中Cr(Ⅵ)浓度由原来的8.26 mg·L-1降低到0.26 mg·L-1,降低了96.8%,总铬浓度由原来14.66 mg·L-1降低到0.63 mg·L-1,降低了95.7%.另外,通过高锰酸钾氧化实验和灭菌实验确定稳定化的持久性,高锰酸钾氧化后,仅通过还原处理的土壤浸出液中Cr(Ⅵ)由8.26 mg·L-1增加到14.68 mg·L-1,而经稳定化后的土壤浸出液中Cr(Ⅵ)降低到2.68 mg·L-1.稳定化后的土壤样品经紫外灭菌,发现微生物消亡后,对稳定化效果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初步证明了高浓度高毒性的Cr(Ⅵ)污染土壤经初步还原后再经微生物稳定化治理是可行的,为Cr(Ⅵ)污染场地治理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112.
环境中大肠杆菌快速生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肠杆菌作为水质卫生学指标,在环境水质监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指示作用.近年来为了克服大肠杆菌常规监测方法的不足,基于现代生物技术原理展开的环境中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技术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对环境介质大肠杆菌的分子生物学监测方法、免疫学检测方法等的原理及其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大肠杆菌的仪器化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并结合现代仪器技术的大肠杆菌快速检测技术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技术应向操作简单、快速、高灵敏度以及低成本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3.
水体中微囊藻毒素-LR的间接竞争ELISA检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盛建武  何苗  余少青  施汉昌  钱易 《环境科学》2006,27(6):1166-1170
在自制包被完全抗原浓度为5μg/mL、单克隆抗体工作稀释度为1∶3 000、酶标二抗鼠工作稀释度为1∶3 000、微囊藻毒素-LR浓度在0.001~30μg/L、显色底物为邻苯二胺,采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水体中的微囊藻毒素-LR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与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结果相关系数大于0.99,多次重复实验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最低检测限能达到0.01μg/L,定量检测区间为0.01~3μg/L,该方法对[4-精氨酸]微囊藻毒素能特异性识别,对来自实际水样中的干扰有相当的耐受力.  相似文献   
114.
间接竞争ELISA方法测定水中2,4-D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4-D-BSA为包被抗原,采用自行制备的2,4-D单克隆特异性抗体6D11建立了水中2,4-D的间接竞争 ELISA检测方法.本研究比较了包被抗原2,4-D-BSA浓度分别为240ng·mL-1、120ng·mL-1和60ng·mL-1的反应体系和竞争反应时间为60min和15min的间接竞争ELISA剂量-反应曲线,确定了当包被抗原浓度为60 ng·mL-1、竞争反应时间为15min时,剂量-反应曲线的IC50值较低.采用上述实验条件分别测定了由PBS缓冲溶液、饮用水、清华大学地下水和圆明园福海地表水配制的2,4-D标准溶液的剂量.反应曲线,发现实际水样的基质效应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大;采用实际水样和PBS缓冲溶液配水在含有5%乙醇的PBS缓冲体系中反应的方法,基本上消除了基质效应对检测结果的干扰.采用上述优化试验条件,测定2,4-D浓度分别为0.5mg·L-1、0.125mg·L-1和0.03mg·L-1的加标样品,测定数据的准确度符合痕量有机污染物定量检测对准确度的要求,但是平行样品测定数据之间的变异系数较大,需要进一步改进检测方法,用于实际水样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5.
电除尘器智能控制系统应用及节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电除尘器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实践,探讨了电除尘器节能运行的可能性和方法,分析了间歇供电的特点及长期节能应用的效益。  相似文献   
116.
个体落水救生机理与个体救生具的技术性能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个体在水中受到的危险,论述了个体落水救生及防护机理,并分析了个体救生具应具有的技术性能要求,最后提出了个体救生具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17.
阐述了计算机实时仿真在危险气体泄漏扩散预警系统中的应用。文中首次提出了通过求解气体扩散方程一类反问题来确定源强,即根据传感器实时检测的浓度值,代入反问题算法的仿真程序求得近似泄漏强度,再将实时采集的气象参数一并代入扩散方程,在显示屏上给出有害气体云团在区域电子地图上的扩散态势。  相似文献   
118.
在人工消解使水中N元素转化为NO3-N的基础上,利用Bran Luebbe AutoAnalyzer 3流动分析仪NO3-N NO2-N分析模块测定水中TN,这样,既充分利用了仪器资源,又实现了大批量样品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相对标准偏差均<2%,回收率在92.4%~106.8%之间,检出限较低,且系统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19.
地表水中总氮测定方法按照《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GB 11894-1989),该方法的前处理较为繁琐,人工耗时较长,对测定用的试剂、工具也有一定污染,给分析工作带来不便.TOC-VCPH总有机碳测定仪(简称热分解法),可以将样品中的氮化合物经过加热分解成为氨氮,通过再生成氮,转变为亚硝酸盐氮后,根据吸收峰值定量氮的质量,可以求出样品中总氮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120.
地层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是判断其形成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广西来宾铁桥剖面栖霞组中层纹状灰岩和含泥质灰岩进行地球化学分析 ,结合栖霞组沉积学和古生态学特征 ,对栖霞组沉积环境进行了探讨。岩石微量元素含量、黄铁矿矿化程度 (DOP值 )、痕量元素V/Cr、Ni/Co、U/Th、V/(V +Ni)等比值的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区具有缺氧沉积成因的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