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3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36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3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对地表水油类污染物的修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表水中油污染日益严重,由于油污染地表水的特殊性,常规修复技术难以发挥高效作用。微生物固定化技术是一门新兴生物技术,与传统的微生物修复技术相比具有生物密度高、耐毒性等优点。鉴于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特点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对当前地表水油污染具有大面积、低浓度的特点,微生物固定化技术修复具有特殊技术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2.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氧化亚铁硫杆菌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氧化哑铁硫杆菌生物淋滤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报道很少,因为该菌对低分子量有机酸敏感.研究 6 种低分子量有机酸(甲酸、乙酸、丙酸、草酸、苹果酸和柠檬酸)对嗜酸性氧化哑铁硫杆菌 R2 氧化 Fe2 的影响,且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沈阳冶炼厂和张士灌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中低分子量有机酸的浓度.结果表明,6 种有机酸对 R2 氧化能力均具有抑制作用,且抑制顺序为:甲酸乙酸丙酸草酸苹果酸柠檬酸.其中 R2 对甲酸最敏感,甲酸浓度为0.064 mmol/L时,抑制率达到 60%;浓度为 0.254 mmol/L时,R2 氧化Fe2 的能力完全被抑制.液相色谱分析可知,冶炼厂和张士灌区土壤中有机酸的浓度很低,其中草酸含量最高,分别为 0.04和 0.149 mmol/L.尽管氧化亚铁硫杆菌对低分子量有机酸很敏感,但是试验土壤中低分子量有机酸的浓度远远低于硫杆菌的耐受限度.因此,分离菌株 R2 有望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53.
3株细菌对土壤中芘和苯并芘的降解及其动力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苏丹  李培军  王鑫  许华夏 《环境科学》2007,28(4):913-917
研究了3株多环芳烃(PAHs)高效降解菌对土壤中芘和苯并芘(BaP)的降解动态,用Michaelis-Menton和Monod动力学模型对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3株细菌对芘和BaP的降解率有显著性差异.芽孢杆菌(Bacillus sp.SB02)42 d对芘和BaP的降解率均最高.当土壤中芘和BaP的初始浓度为50 mg/kg时,芽孢杆菌(Bacillus sp. SB02)、动胶杆菌(Zoogloea sp. SB09)、黄杆菌(Flavobacterium sp. SB10)42 d对芘的降解率分别为42.69%、32.88%、25.07%, 对BaP的降解率分别为33.04%、25.39%、22.02%.3株细菌对芘和BaP的降解速率也存在显著性差异.芽孢杆菌(Bacillus sp., SB02)最快,1周可降解20.88%芘和12.6%的BaP,动胶杆菌(Zoogloea sp.SB09)次之,黄杆菌(Flavobacterium sp.SB10)降解速率最慢.  相似文献   
54.
镉胁迫对万寿菊生长及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不同Cd浓度(0、0.1、0.5、1、2和5 mg/L)胁迫对万寿菊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低浓度Cd(<0.5 mg/L)胁迫下,万寿菊的生长末受到显著影响,说明万寿菊对低浓度Cd有一定的耐性.而Cd浓度超过0.5 mg/L时,万寿菊的相对生长速率较对照明显降低(P<0.05),最高可...  相似文献   
55.
人工湿地中氨化细菌去除有机氮的效果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人工湿地去除有机氮主要由于氨化细菌的作用.为了了解人工湿地中氨化细菌去除有机氮的效果,对人工湿地基质中5株氮化细菌进行了初步鉴定,比较了不同氨化细菌去除有机氮的效果,氨化细菌去除有机氮的量通过其生成的NH4< >-N来衡量.结果表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为人工湿地中氧化细菌的优势菌属;氨化细蒲-1、氨化细菌-2及氨化细菌-5对有机氮的去除效果相对较好,分别达到46.2%、49.4%和52.6%.添加沸石对玄除氨氮有明显效果,从而能够提高有机氮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56.
 对一株经筛选后能高效降解菲、芘污染土壤的动胶杆菌进行固定化,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聚乙烯醇(PVA)100p/(g·L),海藻酸钠5p/(g·L),活性炭50p/(g·L)制得的固定化载体,机械强度好,对菲、芘的降解率10d分别可达87.48%和75.34%,明显高于游离菌对菲芘的降解率66.2%和54.49%.  相似文献   
57.
概述了多氯联苯(PCBs)生物修复过程中影响因素和机理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PCBs厌氧脱氯,好氧降解、真菌对PCBs降解、表面活性剂对PCBs降解的促进及抑制机理,以及完全矿化PCBs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提出了今后工作展望。  相似文献   
58.
用水生生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生态毒理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斜生栅藻(Scenedesmusobliquus)和明亮发光杆菌T3(Photobacteriumphosphoreum)急性毒性实验方法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进行生态毒理评价,结果表明,斜生栅藻的生长繁殖率和发光菌的相对发光度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明显相关,并且随重金属投加量的增加,其生长繁殖率和发光度逐渐降低。对3种测试参数进行比较可知,斜生栅藻细胞数增长率是最敏感的土壤毒性检测指标。土壤的毒性在复合污染的条件下比在单一污染的条件下高很多。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污染土壤的优先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9.
菌根生物修复技术在沈抚污水灌区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沈抚污水灌区遗留的主要环境问题———芳烃、挥发酚、重金属污染和盐渍化 ,并从菌根真菌的耐旱性、耐盐性、菌根及其根际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固定和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等四个方面 ,论述了菌根生物修复技术能针对性地解决沈抚污水灌区的主要环境问题 ,并展望了其在沈抚灌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0.
土壤和沉积物中多氯联苯污染的生物修复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概述了多氯联苯 (PCBs)生物修复过程中影响因素和机理的研究进展 ,重点讨论了PCBs厌氧脱氯 ,好氧降解、真菌对PCBs降解、表面活性剂对PCBs降解的促进及抑制机理 ,以及完全矿化PCBs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提出了今后工作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