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44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选取中国华东地区某工业园新区典型行业企业进行现场采样,利用PFPH衍生化-GC/MS联用技术进行羰基化合物(CBCs)的组成特征和含量水平检测,研究其排放特征。结果表明,在该工业园新区内共检出22种CBCs,各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为0.008~239.4μg/m~3,各企业CBCs总质量浓度均值为(437.62±64.45)μg/m~3,工业污染源排放贡献率由高至低顺序依次为涂料制造橡胶制造医药制造化学品制造金属制造电子元件制造。根据各物质化学反应活性及大气化学寿命,获得该工业园新区典型的CBCs分子标志物为甲醛、乙醛、丙酮、丙醛、2-丁酮、丁醛、己醛、环己酮和苯甲醛,它们占总CBCs含量的80.01%,其中乙醛含量最高,质量浓度均值高达(95.42±71.48)μg/m3。最后,建立了6种典型工业污染源CBCs成分谱。  相似文献   
32.
上海市黄浦江水源地重金属铅、镉多介质富集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海市黄浦江饮用水源地的水质直接影响到上海市近1 700万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健康安全,因此通过现场采集及室内分析对上海市主要饮用水源地黄浦江上游干流河段表层水体,表层沉积物及支流表层水体及其周边表层土壤中重金属铅、镉类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黄浦江干流表层水体铅平均含量为3234 μg/L,镉平均含量为022 μg/L;支流水体中铅平均含量为086 μg/L,镉平均含量为013 μg/L;支流表层沉积物中铅平均含量为327 μg/g,干流平均含量为218 μg/g,周边土壤中铅含量除个别点外稳定在2022~3903 μg/g;沉积物中镉的平均含量为03 μg/g,土壤中镉含量基本在015 μg/g左右。通过分析该区域多介质中重金属铅、镉的富集特征,判断表层沉积物是该区域重金属铅、镉的主要富集介质;该区域铅污染的主要受周边土壤的淋溶冲刷作用影响;2号(斜塘与圆泄泾交汇处),4号(竖潦泾与横潦泾交汇处)采样点区域相对于其他各采样点区域有短期、低浓度的重金属镉输入.  相似文献   
33.
近些年来湖南省臭氧(O3)污染程度呈现持续恶化态势,针对该区域O3污染相关研究较为缺乏的现状,基于观测数据对2015~2020年期间湖南省14个地级市O3污染浓度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广义相加模型(GAM)对O3污染长期趋势变化的主控因素进行了识别(气象校正).结果表明,时间上,湖南省区域O3具有明显的日际、...  相似文献   
34.
采用絮凝沉淀-ClO2脱色-砂滤-微波无极紫外光催化氧化工艺对青岛凤凰印染有限公司蜡染印花水洗废水进行处理,详细论述了该工艺的运行特点、处理及回用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水COD及色度波动很大的情况下,处理后废水水质长期稳定达到COD100 mg/L,色度10倍,其他各项水质指标均可满足蜡染水洗工序的生产回用要求,并回收了水中的热能。废水回用率达80%,日节水200 t,节约热能折合成标准煤约为1 t,为印染行业完成节能20%,减排20%的总体目标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5.
基于环境因素的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虑环境因素,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1999-2008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农业环境技术效率,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度了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并将其进一步分解为技术进步率指数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以分析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技术效率变动对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实证结果表明:东部的农业环境技术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而中、西部的差别很小,中部略低于西部;1999-2008年间各年的ML指数均值都大于1,表明中国农业每年的生产率都在增长;中国农业生产率的改进来源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均值为0.997,农业技术效率在轻微退步;忽略环境因素会高估我国的农业生产率增长.在上述结论基础上,对如何促进中国农业生产率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6.
杨俊  刘恋  曾庆福 《化工环保》2011,31(3):193-196
以TiO2为光催化剂,分别测定了365 nm和254 nm两种紫外光源波长及辐射强度对活性艳蓝KN-R模拟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波长365 nm紫外光源照射2h后,活性艳蓝KN-R降解率达69.1%,活性艳蓝KN-R的降解可用二级反应速率方程拟合;在波长254nm紫外光源照射1h后,活性艳蓝KN-R降解率...  相似文献   
37.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道路改建时产生的大量的废弃混凝土块的有效利用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宜昌市东山大道改建项目,将废弃的混凝土面板加工形成再生集料用作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实验分析了再生集料的颗粒级配、压碎值、针片状颗粒含量、表观密度和吸水率等工程性质指标,同时对水泥稳定再生碎石的级配、最佳水泥掺量进行了设计,并对水泥稳定再生碎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指标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废旧混凝土经加工形成的再生集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其颗粒级配、压碎值以及主要指标均达到了路面基层材料的要求;掺3%、5%和7%水泥稳定再生集料7 d浸水抗压强度均达到路面基层的要求,水泥稳定再生集料用作路面基层是可行的;掺3%水泥稳定的再生集料可以用在公路的底基层,掺5%及7%水泥稳定的再生集料可以分别用作路面下基层和上基层。  相似文献   
38.
活性污泥-接触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活性污泥 接触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 ,取得了满意效果。在低温季节半年多的工程运行中 ,进水平均CODCr浓度为 5 67± 40 0mg L ,平均色度为 416± 3 7 1倍时 ,出水平均CODCr浓度 79 7± 6 0mg L ,去除率为 84 1± 1 7% ;平均色度 5 2 8± 4 0倍 ,去除率为 85 2± 1 3 % (置信度为 95 % )。处理成本低 ,仅为 0 79元 m3,污泥产量小 ,管理方便  相似文献   
39.
分析了大连市甘井子区1∶1万土地利用数据库中耕地图斑的空间景观格局,探讨大连市甘井子区耕地图斑坡度级与DEM尺度的关系,提出GIS结合DEM的区域耕地图斑坡度级量算的工艺流程,并通过GIS程序设计实现区域耕地坡度级的自动提取.通过耕地图斑的坡度级有效测算田坎系数和耕地图斑的净面积,为大连市甘井子区第二次土地耕地数据库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大连市甘井子区耕地保护、耕地潜力分析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空间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0.
臭氧(O3)污染已经成为我国主要城市区域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由于其生成与前体物之间呈现高度非线性的关系,O3生成机制的识别对前体物的减排具有基础性的重要作用.针对常规方法难以较好对机制的长期演化特征进行识别问题,基于常规观测数据(O3、NO2)和温度(T)与挥发性有机物活性(VOCR)之间的关系,从NO2T两个维度对珠三角区域O3的生成机制进行了识别并做校验,分析了2006~2020年期间O3的趋势变化规律和原因,研究了机制的长期演化特征.结果表明,O3浓度随NO2T水平的升高呈现升高、稳定、下降和再次升高的趋势变化规律,当ρ(NO2)处于0~35、35~45、>45 μg·m-3T处于>30、25~30、<25℃时,机制分别处于NOx控制区、过渡区和VOCR控制区.不同时间段,随着T升高VOCR随之升高,推动了O3浓度上升.由于前体物排放趋势变化和O3生成机制状况不同,O3浓度在不同时间段和T条件下的趋势变化规律不同.整体上,珠三角区域西部偏VOCR控制区,东部偏过渡区,两个维度机制的识别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随时间变化,西部区域的过渡区向VOCR控制区转变,东部区域的VOCR控制区向NOx控制区转变.在不同时间段,随着T升高O3生成对NOx的敏感性增强,随时间变化,高温和低温条件下O3生成分别对NOx和VOCR的敏感性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