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8篇
综合类   11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株洲市某交通干道夏季细颗粒物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夏季采用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选取株洲市某交通干道附近,对其环境细颗粒物进行连续测量,并统计干道的车流量。实验结果表明:环境中的细颗粒物数浓度呈双峰分布,峰值一般出现在9.47~17.5、98.2~121.9 nm粒径段,晴天和雨天不同粒径段的细颗粒物数浓度的波动性不一致,降水过程对细颗粒有一定的去除作用。结合所观测的机动车流量和所排放的细颗粒物粒径谱,分析其与细颗粒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可初步判断该环境中爱根核模态的细颗粒物来源于机动车排放。  相似文献   
22.
综述了国内外水污染物总量分配的各种方法,对我国总量分配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3.
毗邻铁矿的景区土壤重金属形态及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三酸联合消煮法和Tessier连续提取法研究了毗邻铁矿的千山景区土壤重金属的总量和形态分布,同时通过对植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检测,研究了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土壤中镉、铜含量均超过了国家自然风景区所需达到的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的上限,两者分别是一级标准的2.45~4.65倍和1.1~1.95倍,个别区域铅、锌也有超标;土壤中镉以残渣态和碳酸盐结合态为主,分别占总量的58.16%~83.17%和3.39%~22.91%,铜以残渣态和有机结合态为主,分别占总量的76.67%~88.82%和3.75%~20.38%,铅、锌以残渣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植物吸收的重金属不仅包括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还包括了在一定条件下释放出来的铁锰氧化物态和有机结合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