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1篇
安全科学   50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93篇
综合类   239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森林是陆地生物圈重要的生态资源,厘清区域长期森林损失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对森林资源保护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球森林变化(Global Forest Change)数据集,利用ArcGIS 10.8空间分析技术,对2001—2019年福建省58个县域森林损失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县域森林损失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2001—2019年福建省县域森林损失率呈波动上升的基本态势,森林损失面积累计达112.89万hm2,森林损失情况可划分为显著上升阶段、先降后升阶段和显著下降阶段。(2)整体上,福建省县域森林损失具有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集聚性特征,相邻区域森林损失率的空间相关性显著,而其空间集聚效应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基本态势。(3)城镇化率、人均GDP、公路通车里程、人口密度和木材产量对福建省县域森林损失均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存在明显的时空异质性特征。该研究有效揭示了福建省县域森林损失时空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可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
本年度报告采取实地调研法和政策分析法,针对2022年我国环境经济政策实践开展系统评估,总体认为2022年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改革与创新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有力推动了高质量发展动力转换、绿色发展结构转型,在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环境经济政策,建立健全一套更加科学合理、公平长效、激发活力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充分支撑环境质量改善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3.
软锰矿浆烟气脱硫反应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喷射鼓泡反应器 (JBR)的桨叶直径、桨叶埋深和气体喷射管分布等结构参数对脱硫率和锰浸出率的影响 ,从而优化了反应器结构。  相似文献   
74.
环境保护税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税额标准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8年中国正式开征环境保护税,这是我国首个以环境保护为直接政策目标的税种。环境保护税由排污费改革而来,有一半以上省份直接平移排污费收费标准,其他省份提高了税额标准。本文以2016—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季度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PSM-DID方法评估了环境保护税税额标准提高对企业绩效的短期经济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短期内环境保护税税额标准提高并不会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的影响,这一结论在进行三重差分、更换指标和数据等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此外,本文发现在制度环境较好的东部地区,环境保护税对企业绩效的短期抑制作用更为显著,税额标准提高降低了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报酬率,显示出制度环境对环境保护税具有加强效应,从而促使企业有更好的环境表现。对此,本文提出应持续优化环境保护税制度,提高征管能力和水平,调高部分地区环境保护税税额标准,改进中西部地区制度环境等建议。  相似文献   
75.
采用聚硅酸铝铁与壳聚糖复合,制备低成本、高絮凝性能的新型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结果表明:最佳复合条件为pH值1.4~2.0、原料配比(质量比)1:1、最佳温度70~80℃、反应时间16h。并将该絮凝剂用于造纸废水的处理实验,在投加量每500mL为5mL时,其对废水浊度、色度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4.5%,61.5%和78.7%。  相似文献   
76.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现状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内容分析法对所取200家上市公司的2006年年报进行分析,得出有近一半左右的上市公司进行了环境信息披露,但是这些披露大多以定性描述为主,且描述的文字数量较少.本文还分析了影响年报中环境信息披露的因素,如行业类型、上市年份以及所在地区等,对其影响都很小.最后提出了政府制定上市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指南,强化对现有上市公司的监管,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促进上市企业环保披露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7.
尽管在目前的中国环保工作中,经济手段已有不少应用,但它们仍然只是法规制度和行政命令的补充,市场机制发育不完善,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环境经济政策研究。在全面完善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应本着总体框架与重要政策相结合,国际经验借鉴与国内研究桕结合,近期可实施、中期需突破、远期要储备相结合,研究前瞻性与试点可操作性桕结合等原则,积极开展环境经济政策制定和试点,争取用1O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立中国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78.
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不断扩张而产生的蔓延现象与土地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合理控制城市蔓延度可以节约资源,促进城市内涵式发展。根据蔓延度内部机理和分形理论构建蔓延测度指标体系,采用GIS方法,通过分维数、空间稳定性等指数,以马鞍山市为例分析研究区城市蔓延度特征和时空差异。研究表明:(1)分形理论适用于城市蔓延度的定量研究;(2)从时间维度看,研究区内部不同区域间的蔓延趋势总体相似,但蔓延程度有所差异;(3)从空间维度看,蔓延度与分维数、建设用地破碎度呈正相关,与空间稳定性指数呈负相关。马鞍山市城市蔓延的机制是土地导向,经济发展是抑制过度蔓延的动力。  相似文献   
79.
纳米碳管是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性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重点评述了纳米碳管在环境样品前处理特别是在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应用进展,并对纳米碳管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0.
将四川省农村地区分成平原和浅丘区、小起伏山地和高丘区、高山峡谷区三种类型区域。利用GIS软件,将四川省划分网格,分别统计每个网格中的工业废气污染点源数量和主要交通线路长度,得出四川省工业废气污染点源密度分级图和四川省主要公路密度分布图,以及结合农村污染面源的情况分析,总结出农村区域的主要污染密度分布类型。结果表明,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农村平原和浅丘区的工业源、交通源、农村面源分布均匀;高丘区、小起伏山区、高山峡谷区的污染源分布均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特性,山间平地和山谷台地的污染源分布密度高;根据四川省污染源分布规律给农村空气自动监测布点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