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10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豆粕、小麦秸秆和糖渣为主要原料,以产脂肽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XZ-173为接种剂进行一系列固体发酵试验.通过基质筛选和单因素试验研究固体发酵基质组成、装料量、发酵温度、初始pH、发酵时间、含水率和接种量对多肽产量的影响,通过响应面优化法优化氮源和碳源及二者比例.结果表明:(1)固体发酵产多肽最佳基质组成为豆粕63.03%,小麦秸秆粉33.00%,糖渣1.93%,酵母提取物2.04%,外加无机盐溶液10.18%(V/m);(2)最佳发酵条件为含水率50%(用pH 7.5的去离子水配制),接种量10%(V/m),发酵温度30℃,恒温发酵48 h;(3)在最优条件下多肽实际产量为110.06 mg/gds(gds表示每克初始干物质),与预测值109.85 mg/gds吻合(R~2=0.9742).本研究在实验室水平上得到的以农产品加工副产品和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生产多肽的固体发酵优化工艺可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和多肽的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2.
不同种稻方式对后茬大麦产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盖草、覆膜、裸露、水作4种种稻方式对后茬大麦产量、生物量、土壤微生物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麦籽粒产量以盖草后茬最高,比覆膜、裸露和水作后茬增产6.0%、16.4%和37.0%.大麦收获期地上部生物量也是盖草后茬最高,分别比覆膜、裸露和水作3个处理增加3 424、6 059、6 961 kg·hm-2.4个处理后茬大麦生长期间土壤微生物量碳、氮随着大麦生育期进程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各个生育期均表现为盖草>覆膜>裸露>水作.盖草处理氮肥农学利用率比覆膜、裸露、水作高0.9、2.2和8.0 kg·kg-1;氮肥生产率也表现出上述趋势,分别高2.8、7.0和13.3 kg·kg-1.说明旱作水稻覆盖秸秆下的稻-麦轮作是一种优化的种植模式,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3.
以猪粪沼渣和水稻秸秆为原料,采用BCR提取法和同步辐射红外显微成像法研究了沼渣堆肥过程中Cu和Zn形态的变化和有机官能团的原位分布特征.研究发现,沼渣堆肥后Cu和Zn含量分别增加28%和38%.同时,可交换态Cu和Zn比例明显降低,而残渣态Cu和Zn比例普遍升高.同步辐射红外显微成像结果显示,与猪粪沼渣原料相比,堆肥后的沼渣在3400cm-1处吸收峰强度显著降低,而在1430cm-1处吸收峰强度明显增加,表明堆肥过程中多糖类物质发生了降解进而形成了芳香类物质.综上,同步辐射红外显微成像技术有望成为表征有机物演变规律及解释重金属形态转化的一个新手段.  相似文献   
24.
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形态氮素(NH4 -N、NO3 -N)和光强对菲胁迫条件下黄瓜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供NO3- -N营养相比,供NH4 -N营养可同时增强黄瓜幼苗的抗菲胁迫及耐弱光的能力;②以NH4 -N为营养的黄瓜吸收的菲不仅运输至叶片的比例相对较低,而且运输至新生叶片的比例也相对较少,相对降低了新生叶中的菲累积,因而使得以NH4 -N为营养的黄瓜新生叶片维持了相对较大的光合面积和较高的光合速率.由此可见,与NO3- -N营养相比,NH4 -N营养能改善黄瓜在菲胁迫环境中的生长状况,尤其在弱光条件下,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5.
太湖地区侧渗水稻土稻田磷素动态特征及其潜在环境效应的田间测试结果表明,水稻地上部收获带走的磷量平均为47.5kg·hm-2;土壤表层0—10cm富集的磷、整个稻季径流流失的溶解态磷、颗粒态磷和总磷与施磷量呈线性相关关系。水稻生长季由径流损失的总磷量约在1.3~5.1kg·hm-2,损失量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过量施肥会增加磷素径流流失风险,在当地施磷量30kg·hm-2条件下,水田磷素流失量相对很小。太湖地区侧渗水稻土稻季建议施磷量为50kg·hm-2。  相似文献   
26.
猪粪堆肥与化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和氮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猪粪堆肥与化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和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猪眄粪堆肥与化肥配施能显著提高水稻籽粒产量,增加水稻每穗实粒数.尤其是1 500 kg·hm-2猪粪堆肥 化肥配施处理,稻谷产量达8 595 kg·hm-2,比未施氮处理和化肥处理分别增产57.8%和13.6%,差异达显著水平.猪粪堆肥与化肥配施处理水稻氮素养分效率均高于化肥处理.猪粪堆肥与化肥配施的氮肥回收率为35.3%~38.6%,而化肥处理仅为27.6%.  相似文献   
27.
不同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土壤供氮和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等氮量施用条件下菜粕、猪粪、中药渣和鸡粪分别与化肥混合制成的4种不同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土壤供氮特性和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当季生长期间,4种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的土壤矿质氮含量显著高于化肥处理,其中以施用鸡粪和菜粕复混肥的当季土壤供氮能力较高.施用复混肥后玉米籽粒产量为6725~8960kg*hm-2,均高于施化肥处理,且除猪粪复混肥外,其他3种复混肥处理的玉米籽粒产量均比化肥处理增加20%以上,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施用复混肥后,氮肥利用率达24.2%~39.8%,均高于单施化肥.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尤其是鸡粪复混肥能有效调控氮素养分释放,使土壤供氮特征与玉米的需氮规律相一致,从而显著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