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98篇
安全科学   139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342篇
基础理论   66篇
污染及防治   52篇
评价与监测   38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彭克俭  秦春  游武欣  沈振国 《生态环境》2007,16(6):1654-1659
采用龙须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干样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龙须眼子菜对溶液中镉、铅吸附的基本特征。相同浓度不同时间条件下的吸附实验结果显示,龙须眼子菜对溶液中镉、铅离子的吸附速度很快,大约20min就能达到平衡,吸附的限速过程是小孔扩散过程,随着时间的延长,吸附的动力学特征可用假二次方程描述。相同时间不同浓度条件下的吸附实验结果显示,龙须眼子菜对镉、铅的最大吸附量分别能达到32368和24776mg·kg-1,吸附的浓度动力学特征符合Langmuir曲线方程。所有结果都表明,龙须眼子菜能有效地从溶液中去除镉和铅,可以用于水体镉、铅污染的植物修复,也可把龙须眼子菜干样作为一种新的吸附剂用于去除工业废水中的镉和铅。  相似文献   
92.
"川中岛"白桃雄性不育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形态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川中岛”白桃是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从日本引进的优良晚熟品种 ,系日本长野县池田正元以“上海”ד白桃”杂交育种 .在生产中发现该品种花粉少、无发芽力 ,需配置授粉树 ,属于雄性败育品种[1~ 3 ] .关于“川中岛”白桃花粉败育的途径、机制尚未见报道 ;因此 ,对其小孢子发生发育细胞学特征进行观察研究 ,以揭示其雄性败育的途径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2年生盆栽”川中岛”白桃和对照品种庆丰 .1.2 方法为了避免早春低温等不适的环境因子对桃花器官发育造成不良的影响 ,试验在控制环境条件下进行 ,即在人工生长箱内对 2年生盆栽庆丰 …  相似文献   
93.
介绍了一种在生态网络台站上可以广泛使用的痕量气体排放通量测定的静态箱法,以稻田CH4排放为例,通过自动和手动的测量结果的误差比较,研究了如何设计手动观测的采样时间和频度,以便可靠地获得季节排放总量值。  相似文献   
94.
对重庆金佛山典型岩溶区林地、裸地表层岩溶生态系统CO2浓度进行短时间尺度变化的野外观测结果表明,林地与裸地不同深处土温变化幅度由地表向土壤深部逐步降低,裸地地表温度和不同深度土温波动幅度均较林地大.林地与裸地各层次土壤CO2浓度变化与土温呈较好的相关关系.林地各层土壤CO2浓度波动微弱,变幅小于裸地.林地与裸地土层中CO2浓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高.植被各层的温度和温度变化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林层、灌层和草层.林层温度最大值滞后于气温约3 h.  相似文献   
95.
纳米镍/铁和铜/铁双金属对四氯乙烯脱氯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实验室合成的纳米双金属颗粒(Ni/Fe和Cu/Fe)为反应材料,对四氯乙烯(PCE)进行脱氯试验研究.纳米金属颗粒(直径范围在1~100nm)比表面积比微米级铁颗粒高数十倍.结果表明,纳米Ni/Fe和Cu/Fe对四氯乙烯有明显的脱氯作用,且脱氯反应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在作为还原剂的铁表面镀上一薄层起催化作用的金属Ni或Cu,催化剂的存在大大降低脱氯反应活化能,提高了脱氯速率,并减少氯代副产物的产量.与零价铁及微米级双金属系统(Ni/Fe,Cu/Fe)相比,纳米颗粒对PCE的脱氯速率有明显提高,尤其是纳米Ni/Fe,标准化反应速率常数KSA为4.283 mL·m-2·h-1,分别比零价铁和微米级Ni/Fe系统快33.23倍和11.59倍.纳米Cu/Fe标准化反应速率常数KSA为1.194 mL·m-2·h-1,分别比零价铁和微米级Cu/Fe双金属系统快9.26倍和5.24倍.在相同条件下,纳米Ni/Fe脱氯速率常数KSA是纳米Cu/Fe的3.59倍.  相似文献   
96.
造纸黑液的超声/絮凝联合处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苇浆黑液为处理样品 ,利用超声与PFS/H2 O2 的协同预处理研究 ,结果表明 :它们的联合处理比单独用PFS/H2 O2 处理 ,CODcr的去除率提高 1 1 .39%~ 1 3 .31 % ;与同等条件处理结果相比 ,利用超声可节约PFS1 4 % ,H2 O2 50 %~ 80 % ;同时也表明 ,处理效果与探头的辐射面积关系不大 ,即使增加电功率 ,效果也不明显 ,由此可推断这与黑液成份复杂有关。  相似文献   
97.
青岛市海泊河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小试、中试 ,对污水厂二级出水深度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 ,确定以回用为目的的处理流程为“混凝 -沉淀 -氯气脱色 -纤维球过滤”。结果表明 :该工艺处理成本低 ,且处理后水质满足国家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98.
运用统计方法对28个省市的环境与经济统计资料作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同人均环境污染水平呈正相关,同单位产值环境污染水平呈负相关;人均污染水平与污染治理水平呈正相关;单位产值污染水平同污染治理水平呈负相关;经济发展水平同污染治理水平呈正相关.利用对应分析方法提取2个主因子,划分出五种各具特点的经济环境类型.  相似文献   
99.
鉴于氰化物所具有的明显的毒性和电镀、炼焦、造气及其他化工等含氰废水对环境水体的污染,水中微量氰化物的监测一直是人们所重视的项目。 水中微量氰化物的测定方法报导颇多。尤其近年来,采用仪器分析手段,诸如气相  相似文献   
100.
阐述了移动通信GSM网络与3G网络共站址的情况下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影响预测模式,计算了某通信公司移动通信典型基站对周围环境电磁辐射的影响,确定了对敏感目标的保护距离,并进行了实测以对保护距离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