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112篇
基础理论   33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悬浮态污泥的SRT对复合式A2/O工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永伟  王琳  王宝贞 《环境科学学报》2005,25(12):1608-1614
采用厌氧/缺氧/好氧复合工艺(复合式A2/O工艺)及其对照工艺(传统A2/O工艺),进行了悬浮态污泥SRT的变化对系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悬浮态污泥浓度与其SRT的关系仍符合劳伦斯-麦卡蒂方程式的导出公式所反映的变化趋势,但其同时和反应器中填料上的生物膜数量呈相反变化趋势在总HRT为12.76 h、COD容积负荷小于1.5kg·m-3·d-1、TKN容积负荷小于0.13kg·m-3·d-1、悬浮态污泥SRT为25~5 d、水温为12~15 ℃时,悬浮态污泥SRT的变化对COD的去除几乎没有影响,出水COD均小于50 mg·L-1;但SRT的变化对氮和磷的去除有较大的影响,当悬浮态污泥SRT大于10 d时,出水NH4+-N和TN浓度分别低于15 mg·L-2和20mg·L-1,随SRT的增大,TP的去除效率下降;附着态生物膜参与硝化过程,能够提高系统总的NH4+-N去除率20%~30%.悬浮态污泥SRT宜控制为10~15 d,这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或缓解传统A2/O工艺中硝化和除磷过程对污泥龄要求的矛盾.  相似文献   
52.
臭氧污泥减量过程中混合液各参数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用污泥的初始浓度(MLSS)分别限定为4g/L、7g/L和11g/L,用以探讨不同浓度下臭氧氧化过程中COD、N和P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臭氧氧化过程中,MLSS和MLVSS基本呈线性下降;臭氧对污泥细胞的溶解可以引起混合液中COD、N和P浓度的升高,升高速率受污泥浓度和臭氧浓度影响较大;TKN和硝态氮是N的主要存在形式,TKN和TN随时间均呈先增加后趋缓的变化规律;臭氧对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有较强的氧化能力,二者浓度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而硝酸盐氮呈一直增加趋势;臭氧对COD的氧化也很明显,表现为COD的增加速率随氧化时间的增加而不断降低;总磷的浓度基本呈线性增加,单位质量污泥的总磷释放量差异不大;臭氧对MLSS的彻底减量会引起臭氧溶胞利用率的降低,因此应该合理控制臭氧化反应的时间。  相似文献   
53.
还原沉淀法处理含铬废水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传统化学沉淀法的基础上处理含铬废水,采用还原沉淀法。首先调节pH值到3.0左右,用工业焦亚硫酸钠(Na2S2O5)还原剂,对Cr6+进行还原,最后用NaOH调节pH至8.5~9.0,使有害离子沉淀,废水达标排放。本工艺简单易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常见传统工艺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54.
为了提高高校优质中水的处理与回用率,提出了适用于高校优质中水的处理与回用系统,设计了中水原位处理设备,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沉淀-SOBMR-过滤设备能够实现无动力、自动化运行,尤其适合于盥洗和洗浴废水的处理.沉淀单元对盥洗废水COD和SS去除率分别为23.8%和55.7%;SOBMR单元对盥洗废水COD和SS去除率分别为35.8%和27.9%;过滤单元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绝大部分SS,且能耐受SS冲击负荷,对废水COD去除率先增后降,受水力负荷的影响,负荷越小,处理效果越好.整个系统出水水质满足杂用水对COD、SS和色度等要求,可用于冲厕和杂用.每套处理装置可节约水资源151.2 m3/a,设备投资回收期为2.01年,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5.
对《居住区大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分光光度法》(GB/T16129-1995)中实验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进口和天津显色剂的灵敏度有差别,但对测定结果无影响;最佳显色时间为2-8min;样品在0℃~4℃条件下保存4d对测定无影响。  相似文献   
56.
膜生物反应器投加PAC处理生活污水效能的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一体式MBR系统中投加少量的粉末活性炭,运行效果良好,并且可以很好地降低膜污染。粉末活性炭在形成生物活性炭后,对难降解有机物具有很好的降解能力;NH4^ -N的去除率得到进一步提高,NO3^-的含量升高;但反硝化作用不明显,致使总氮去除率不高;生物活性炭很好地吸附并降解了易引起膜污染的有机物,改变了污泥的性质,对膜组件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7.
YH39 5 0 0型是合肥锻压机床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原有产品YH32系列的基础上 ,吸收了国内外先进的液压制造技术 ,重点攻破了如何对一个“T”型的管件从 3个不同的方向一次各自成形技术难点。这台液压机是三梁四柱结构。它彰显个性的设计是在下梁的工作台面上 ,以“T”的形状 ,横卧式地安装了 3个侧缸 ,从 3个不同方向对工件加压。该机采用集成装置 ,分别控制主缸及侧缸的工艺动作 ,实现主缸自动补压 ,满足长时间的保压需要 ;采用特殊的技术手段实现三缸等速前进、三缸独立调速却互不干扰、调定的速度不受负载波动的影响。YH39 5 0 0型的…  相似文献   
58.
不同晶型铁氧化物Fenton和UV-Fenton降解橙Ⅱ的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了磁铁矿、赤铁矿和针铁矿3种不同晶型的铁氧化物,用XRD和BET进行了表征。将3种铁氧化物作为催化剂用于Fenton和UV-Fenton(254 nm UVC)降解偶氮染料橙II,测定了染料降解过程中溶液中铁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用于分析3种铁氧化物的催化过程。用单位比表面积反应速率常数(k/Ssur)评价了3种铁氧化物UV-Fenton催化降解橙Ⅱ的能力,以揭示UV-Fenton体系中铁氧化物晶型与催化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Fenton体系中,磁铁矿能通过表面固有的2价铁催化产生羟基自由基降解橙Ⅱ,其催化能力高于针铁矿和赤铁矿;UV-Fenton体系中,磁铁矿、赤铁矿和针铁矿催化降解橙Ⅱ的单位比表面积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048 8 g/(m2·min)、0.023 4 g/(m2·min)和0.001 0 g/(m2·min),可见磁铁矿的催化能力明显高于针铁矿和赤铁矿;UV-Fenton体系中,磁铁矿以多相反应为主,针铁矿以均相反应为主,而赤铁矿则是两者共同作用。研究表明,磁铁矿是多相铁氧化物UV-Fenton催化剂的理想晶型,同时也是合成新型多相光助-芬顿催化剂理想的活性组分。  相似文献   
59.
二(2-乙基己基)磷酸(DEHPA)一直成功的作为一种含有氯仿膜的大块液膜载体有效的传输Ce~(4+)。文章采用有氯仿膜的大块液膜方法进行Ce~(4+)的传输研究,结果表明:pH为2左右的料液中含有纯净的Ce~(4+)或者Ce~(4+)与一些阳离子二者的混合物,这些阳离子包括Ca~(2+),Mg~(2+),Na~+,K~+,Pb~(2+),Fe~(3+),Cu~(2+),以及UO~(2+)等,而0.1mol/L的盐酸为传输池中分散相的反萃取剂。大于99%的Ce~(4+)会在2h以内有选择的渗入液膜以内,而在相同时间内其他阳离子的传输量将少于3%。料液相中存在的Fe~(3+)和UO~(2+)的存在对铈离子的传输有极大的影响。Fe~(3+)可以有效地利用加入到料液中的硫氰化钾或柠檬酸加以掩蔽,但是UO~(2+)的共传输却只能利用加入到料液相中的碳酸盐或硫氰酸盐来加以减少。  相似文献   
60.
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事故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琳  吕永龙  贺桂珍  王铁宇 《环境科学》2014,35(10):4009-4014
面对严峻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环境污染问题,以及不断提升的化学品风险管理要求,我国对于POPs污染事故预警管理的需求日益迫切.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及POPs生成机制,针对不同的POPs和污染事故的种类,构建出POPs污染事故的预警指标体系,以期为完善我国POPs污染事故预警管理提供决策支持.预警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两部分:POPs预警指标和运行保障机制.POPs预警指标包括了警源指标、警兆指标和警度指标.为保障预警体系的有效实施,构建了预警响应机制及政策保障机制,包括对风险源的动态清单管理和定期评估,及时有效的警情上报,各部门的协调合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