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76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磁性生物膜载体的规模化制备、表征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机械力化学表面改性原理设计了卧式双旋搅拌混合反应设备,通过磁铁矿粉和适量浓硫酸的球磨混合反应制备得到磁性生物膜载体,其XRD、IR、SEM和BET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磁性生物膜载体表层生成了多羟基硫酸铁为主的活性组分.进而在膜生物反应器实验装置中投加磁性生物膜载体进行了中试实验,结果表明,磁性生物膜载体能与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聚合形成稳定的菌胶团,活性污泥SV30从实验初期89%降到了稳定期的39%,此外,磁性生物膜载体还具有稳定膜生物反应池出水COD,强化脱氮除磷的能力.  相似文献   
23.
水质总氮检测,对水资源保护、环境保护至关重要。文章以此为中心,对水质总氮检测方法进行改进,并从实验原理、消解速度、线性、准确性、干扰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了一种水质总氮检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4.
随着社会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大量排入周边水体,中国众多河流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本文阐述了黑臭水体治理的重要意义及我国目前河道污染状况,列举了国内外河道治理的成功案例。从政策和修复技术方面给出河道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5.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与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生活污水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概述了农村生活污水水质情况,分析了现今存在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及其适用情况,探讨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及其优缺点,为农村生活污水减排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东阳江是钱塘江源头之一,近年来,人口的增长、工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东阳江以及下游钱塘江的环境压力日趋严重.本文运用污染指数法对东阳江上中下游四个监测断面进行水质综合评价,并分析水环境问题的成因,从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环境监管提升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流域环境保护综合治理措施,以期为东阳江流域环境治理提供一定的科学支撑,以进一步减轻钱塘江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27.
中国木质林产品碳足迹的产业链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木质林产品的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分析其产品碳足迹的分布特征对于林产行业的国际贸易和节能减排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投入产出生命周期模型计算中国木质林产品的碳足迹,并对不同种类木质林产品产业链上的碳足迹分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品碳足迹总量最大的木质林产品是木家具(占总量的36%),而单位产品碳足迹强度最大的木质林产品是纸制品(占整体的16%);针对林产品行业内部的产业链角度,碳足迹的主要流量发生在从用材林的种植和养护业到最终产品的制造;林产品产业行业外部,碳足迹的贡献则主要来自于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石燃料开采业等行业,这2个行业碳足迹贡献分别占21%和18%;整体上,中国木质林产品生产中温室气体的排放以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为主,这与产业链外其他行业的碳贡献密不可分。研究表明,通过碳足迹在产业链上的分布可以有助于分析林产品碳排放的工作重心。  相似文献   
28.
以浦东新区为例,分析不同居住区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模式,利用称重技术建立居住区“干湿”分类源头计量系统示范工程,并对计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9.
包装废弃物回收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国外包装废弃物的回收方法,分析了上海市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现状,提出了包装废弃物可采用的回收模式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0.
近10年来上海城市生活垃圾组分中,以塑料为代表的包装废物的组分份额上升趋势尤为显著;上海GDP持续高速增长,但单位GDP城市废弃物清运量的下降率却显著低于GDP的年均增长率,一定程度上说明环卫行业的投资渠道较为单一,缺乏竞争和优化配置的市场机制;上海各类废弃塑料主要流向江浙一带,进行小规模低技术层次的加工处理,容易形成隐蔽的废品交易暗流;造成“白色污染”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是忽视了基于生产者责任的市场调控机制,社会化的回收体系薄弱;上海从2000年10月起,对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回收处置建立了基于生产者责任的市场机制,由于一次性塑料饭盒的区域回收网络建设滞后,实施的效果有效但仍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