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39篇
安全科学   163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440篇
基础理论   112篇
污染及防治   49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8 毫秒
861.
针对由污泥处理处置成本核算复杂导致的技术路线抉择困难的问题,从经济性角度对市政污泥土地、建材2类资源化利用路径典型技术路线进行评估,以帮助决策者权衡污泥处理处置全工艺链条的选择。通过生命周期成本评价方法评价了市政污泥处理处置典型技术路线,并利用敏感性分析方法对产业布局、土地利用季节性、建材产业生产波动与污泥处理处置成本的动态响应机制进行了探究。生命周期成本评价结果表明,土地利用路径生命周期成本为310~523元·t-1,经济效益为100~255元·t-1;建材利用的生命周期成本为123~238元·t-1,经济效益为24~78元·t-1。综合生命周期成本、经济效益以及绿色低碳原则,市政污泥处理处置路线应以土地利用为主、建材利用为辅。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保证污泥处置含水率达标的前提下,降低污泥脱水率、缩短污水处理厂到污泥处理处置中心的运输距离有利于减少成本;好氧发酵-土地利用路线的污泥处置成本对污泥产品临时储存量的敏感度最高,超过30%,故有必要设置储存仓库以稳定成本波动。本研究结果可为市政污泥资源化...  相似文献   
862.
针对亟待解决的石油开采废水中的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污染物的生物毒害性问题,利用紫外光辐照g-C3N4/TiO2复合薄膜光催化剂,对取自内蒙某采油现场的采出水水样进行降解处理,研究多组分PAHs污染物共存条件下的不同环数PAHs发生光催化氧化反应的降解规律及降解动力学。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表征光催化剂表面微观形貌,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富集和萃取水样中的PAHs,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检测分析PAHs含量。经UV/gC3N4/TiO2光催化反应处理,采出水中不溶的颗粒态萘优先于溶解态萘被降解去除,经60 min后对萘的总去除率可达61.13%。大于4环不溶性高环PAHs,可被优先光催化降解,从而高毒性的PAHs污染物被逐级转化为相对较低生物毒性的...  相似文献   
863.
某农药厂周边空气毒死蜱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某农药厂毒死蜱生产对周围人群产生的潜在健康风险,在农药厂周围村庄设置采样点,采用大流量大气采样器采集大气样本,索式提取/气相色谱法分析毒死蜱浓度。结果表明,大气气溶胶中毒死蜱的质量浓度为0.2~189 ng/m3,大气颗粒物中毒死蜱浓度较低,质量浓度为ND~3.50 ng/m3。基于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大气毒死蜱暴露对于儿童和成人的非致癌风险控制在EPA推荐的可接受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864.
采用Envi-18固相萃取小柱富集水样,用正己烷/丙酮混合溶剂洗脱水样中42种POPs化合物,再用气质联用法测定。通过优化仪器监测条件,使目标物在0.250 mg/L~5.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50.9 ng/L~11 640 ng/L,实际水样加标回收率为57.1%~129%,测定结果的RSD为0.1%~13.8%。将该方法用于测定浙江省东苕溪流域的45份水样,结果滴滴涕、六六六等有机氯农药的检出率较高,其他POPs的检出率较低。  相似文献   
865.
为有效规避山区公路边坡施工事故造成的损失,实现施工过程中风险的分级管理和有效防控,根据广西某公路边坡施工中的风险辨识和现行的边坡施工风险评估指标,建立了山区公路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风险等级标准。首先,通过序关系分析法(Order Relation Analysis Method, G1法)和改进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法确定边坡施工风险各评估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并使用博弈论优化以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最优权重。然后,利用集对分析的同异反原理改进多维云模型的云联系度,建立了基于集对分析的多维联系云模型。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广西某公路的6个施工边坡,得出各边坡施工的风险等级,同时将风险评估结果与其他5种评价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多维联系云模型的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有效可靠,且能够有效确定边坡施工安全风险的转化态势。  相似文献   
866.
为了更好地进行住宅物业管理的危险源辨识和评价,提高住宅物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本文详细介绍了住宅物业危险源辨识和评价方法。另外,综合考虑住宅物业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基于改进LEC法的危险源评价方法,对住宅物业危险源进行评估,以期促进住宅物业的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867.
为提高埋地油气管道外腐蚀速率预测精度,建立了一种基于KPCA-ALO-WLSSVM的埋地管道外腐蚀速率预测模型。以沿川气东送管线所做埋片试验获取的数据为例,首先利用核主成分分析(KPCA)对管道外腐蚀影响因素进行处理,以重构的综合指标作为模型的输入值;然后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WLSSVM)对外腐蚀因素和速率进行仿真建模,并利用蚁狮优化算法(ALO)对WLSSVM建模中的参数进行寻优。结果表明:KPCA提取了累计贡献率为97.84%的3个主元,减化了建模过程的复杂性;所构建的ALO-WLSSVM外腐蚀速率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390%,均方根误差为0.276,各项指标均优于其对比模型,证明了本模型具有更好的学习性和更高的拟合效果。  相似文献   
868.
于2021年5月对淮安境内淮河主要干支流8个点位的水质状况和着生藻类群落结构采样调查,应用3种多样性指数模型评价区域水生态健康状况,并探究影响着生藻类多样性的因素。结果表明:采样期间淮河流域淮安市域共检出着生藻类3门23科32属(种),由硅藻门、蓝藻门和绿藻门组成,硅藻门占绝对优势;多样性指数计算结果显示,流域水生态状况良好,整体表现为清洁-轻污型水体,淮河上游水质稍差于其他水域;结合水质监测数据与卫星遥感影像分析,认为生境状况是影响着生藻类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69.
基于2017—2021年MODIS、VIIRS和Himawari-8等多套卫星的火点辐射能量(FRE)和云量反演数据,使用更高分辨率的火点替代相邻位置低分辨率火点的融合方法,利用晴空的火点分布数据对被云遮蔽的区域进行补偿,核算得到了2 km高分辨率的广西秸秆露天燃烧排放数据,并针对2017—2021年的广西秸秆露天燃烧排放量展开精细的时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2017—2021年广西秸秆露天燃烧的CO、NOx、SO2、NH3、VOCs、PM10和PM2.5的年排放量均值分别为12.91万、0.78万、0.16万、0.17万、2.77万、2.26万、2.21万t,排放高值区域分布在广西中部及西南部。秸秆露天燃烧排放的主要时间集中在冬、春季节(10月至次年3月),时值晚稻收割期和甘蔗榨季,占全年排放量的60%以上。广西秸秆露天燃烧PM2.5年均排放量是全广西PM2.5人为源年排放量的8.74%,通过逐日排放贡献分析发现,秸秆露天燃烧具有短期排放量较大的特点,2017—2021年,在1—2月有34 d出现秸秆露天燃烧导致PM2.5排放量超过人为源排放量50%的情况。  相似文献   
870.
重庆市春节期间典型空气污染过程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重庆主城区2001—2012年春节期间空气质量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气象观测资料以及TAMP模式分析了2006年春节期间中度污染个例的天气形势。结果表明,2006年鞭炮燃放解禁前后,除夕到初一空气污染指数的变化情况出现了明显差异,特别是2006年达到了中度污染。利用气象观测资料分析2006年春节大尺度环流背景发现,29日高空为偏西气流,地面受均压场控制,不利于污染物随大气扩散,近地层形成了很明显的逆温,使得污染状况更加严重。利用TAMP模式模拟此次过程,与实况对比分析了TAMP模式模拟出的8:00沙坪坝站温度的垂直变化情况,发现TAMP模式能较好地反映出近地层的大气状况。TAMP模式输出的地面风场显示,在鞭炮燃放的高峰期,在渝中半岛以及长江以南沿江地区形成了偏北气流与偏东气流的辐合,主城区的风向辐合以及较小的风速,使得鞭炮燃放产生的污染物无法及时扩散,而近地层平均动能和湍流动能都维持一个很小的值,同样抑制了污染物的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