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61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对甘肃省1994年-2013年的工业碳排放量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LMDI分解法分析了影响工业碳排放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甘肃省1994年-2013年的工业碳排放量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对碳排放的增加有较大影响;在影响因素分析中,经济发展和能源结构是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分别累积实现的碳增量为9 685.64×104 t和31.48×104 t,能源强度和经济结构则抑制了碳排放的增加,分别累计实现的碳减排是4 599.22×104 t和129.66×104 t.  相似文献   
102.
103.
采用[Al+Fe]-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研究了典型聚磷氯化铝铁溶液的形态转化,结果表明,聚磷氯化铝铁的形态转化主要由P(/Al+Fe)、OH(/Al+Fe)和nAl/nFe等因素决定,聚磷氯化铝铁的形态转化特征是优势形态之间的转变。通过对模拟悬浊水样的絮凝实验,对其除浊性能进行了考察,通过测定zeta电位对其水解物的电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磷氯化铝铁水解聚合产物的电动特性与P(/Al+Fe)、OH(/Al+Fe)和nAl/nFe的变化密切相关,聚磷氯化铝铁是通过电中和、吸附架桥和沉淀网捕作用起混凝作用的,三种作用的综合能力越强,其混凝效果就越好。  相似文献   
104.
来自《人民网》4月27日的消息,湘江和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的后果越来越严重:湘江流域局部的正常供水被打断,流域内4000万人口的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因重金属超标危害人体健康的事故时有发生;鱼类大幅减少,数以千亩计的农田不能耕种,有相当地域的鱼类、粮食、蔬菜不能食用。  相似文献   
105.
为进一步保护成渝地区水生态环境质量,筑牢长江上游水生态安全屏障,围绕成渝地区河流水质污染特征,剖析了中小河流水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成渝地区中小河流水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成渝地区水环境质量呈逐步改善趋势,水质污染主要集中在中小河流,特别是跨界河流水质超标频度较高;中小河流水质污染主要集中在2—6月,说...  相似文献   
106.
采用好氧序批式生物反应(SBR)工艺,经过接种、驯化后,对TATB废水生物降解规律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索了进水CODCr、曝气时间、温度、p H值等因素对废水CODCr去除率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正交试验的各因素水平,进而设计正交试验,研究TATB生物降解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除温度外,各因素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均存在峰值点,进水CODCr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最明显。进水TATB质量浓度(以CODCr计)为800 mg/L时,有机负荷约为0.48kg BOD/(kg MLSS·d),满足间歇出水循环延时曝气系统(ICEAS,一种改良的SBR)活性污泥法所要求的经验值0.4~0.5kg BOD/(kg MLSS·d);高于800 mg/L时,高质量浓度TATB的毒性及较高的负荷均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在静置40 min后,合适的曝气时间为40 min,曝气时间太短使微生物无法充分利用有机物,太长则使微生物进入内源呼吸期,导致微生物量减少,破坏处理条件,甚至导致丝状菌膨胀,出水恶化。—NH2基团为供电子基,酸性条件下,使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增大,表现出更好的可降解性,抵消—NO2的抑制作用。因此p H=6.0时,CODCr去除率较高。综合考虑实际处理条件,水温以18~35℃为宜。最佳处理条件时CODCr去除率为89.08%。  相似文献   
107.
包装材料及食品中纳米材料的检测与表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材料在包装行业及食品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纳米材料的安全应用高度依赖于对其生物及环境效应的了解。有研究表明,纳米材料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存在着潜在危害,这使得纳米材料的安全性成为毒理学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同时纳米材料的安全性问题也成为纳米复合包装材料及纳米食品研究和开发的新瓶颈。在对纳米材料没有充分认识的情况下,为了消费者和生态环境的安全,必须控制包装材料及食品中纳米颗粒的种类、来源、含量及可能的释放,这就需要可靠的方法对纳米颗粒的性质和结构进行检测及表征。首先,综述了目前纳米材料在复合包装材料及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然后总结了包装材料及食品中纳米材料的检测技术及表征方法,例如显微技术、色谱分离技术、光谱与质谱技术等。由于纳米材料的理化性质参数众多,应用多种分析手段来检测和表征纳米材料成为必然。最后对目前检测技术及表征方法的不足和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8.
以长江口生态系统作为长江流域的终端影响受体,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state-response,PSR)概念模型,构建了长江口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了生态系统健康等级及标准,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采用建立的评价方法体系,对2001-2017年长江口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长江口生态系统压力指数为0.08~0.47,总体呈波动下降的趋势,状态指数先上升后下降,数值分布于0.40~0.88,响应指数为0.45~0.94,呈波动上升的趋势。长江口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数为0.40~0.65,经历了先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过程,多数年份生态系统健康等级为"中",2012,2013,2015年生态系统健康达等级达到"良",2006年健康等级为"差"。2001-2017年,长江口来沙量减少,长江口氮磷浓度高位振荡,浮游生物结构不稳定,赤潮频发是影响长江口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数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9.
针对分子筛在高湿度条件下VOCs吸附容量急剧下降的问题,通过优化液相沉积法合成了疏水改性的ZSM-5分子筛.实验选用更加经济环保的乙醇替代甲苯作为改性溶剂,并对两种溶剂的改性效果进行比较,优选出最佳改性条件制备疏水改性ZSM-5,考察了该吸附剂对模拟高湿度有机废气的吸附性能,并采用了 SEM、XRD、FTIR、氮气吸脱...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