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24篇
基础理论   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重庆都市圈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重庆都市圈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合都市圈可持续发展和三峡水库安全运行的需求,提出了加大都市圈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和绿地景观整治工程,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扶持循环经济和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控制主城区规模、积极发展周边卫星城市,增加环保投入、加强重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净空"和"碧水"工程,建立都市圈生态环境信息管理系统和预警系统、实施都市圈生态系统管理等8条治理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32.
贵州山区是我国一个植物多样性较丰富的地区,仅野生观赏植物(含园林及行道绿化,美化树种)就有300多种,其中120多种属珍稀受危观赏物种。文章着重对36种主要珍稀濒危观赏植物的分布、生境、濒危类型、程度等进行了分析,并从观赏植物本身的生理生态习性、贵州山区生境本底的严酷性(土壤瘠薄,可有效利用的地表水匮乏等)、人类不合理干扰活动(如过渡采收、毁林垦荒等)方面探讨了该地区观赏植物多样性的受危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西部大开发中生态建设的要求,提出了该地区受危观赏植物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33.
贵州近期的滑坡活动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滑坡灾害频繁的山区省份。在调查分析237个典型滑坡的基础上,阐述了贵州近期滑坡活动的主要类型、特征及分布规律,探讨了滑坡的形成条件和机理。指出人为工程活动和降雨条件是诱发贵州近期滑坡活动的主要因子,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4.
杨吉  苏维词 《环境工程》2016,34(8):154-157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景区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通过环境污染要素指标数据,对天河潭区域(37个村和1个景区)环境污染程度的距离相似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天河潭景区污染程度最为严重,归为第三类聚类;其次是围绕景区附近的22个村,归为第二类聚类;第一类聚类有15个村,分布在第二类外围。造成该区域污染状况的主要原因:1)景区内游客人数较多,且不断增加;2)畜禽养殖场的排放物未有效处理;3)生活垃圾堆放和回收设施不完善。  相似文献   
35.
根据岩溶区特殊的水文水资源特点,从水质和水量安全的角度选取评价指标,运用熵权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毕节市水资源安全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毕节市水资源安全的驱动因素主要为水资源自身条件、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和水环境因素。2004—2013年毕节市水资源安全状况总体相对较好,2008年后水资源安全状况较平稳且略有下降,但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2011年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数为0.82,是2008年以来的最低值,这主要是由于水资源总量少(枯水年),而工业耗水量和人均生活用水量较高造成的。  相似文献   
36.
贵州水城盆地的抽水塌陷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苏维词 《灾害学》1998,13(3):47-50
塌陷是岩溶地区的一种主要地质灾害,其成因多种多样,但过量抽取地下水是形成塌陷的主要原因.本文以水城盆地抽水塌陷为例.论述了抽水塌陷发育的分布特征,探讨了抽水塌陷的形成条件和形成机理,并简要地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7.
以三峡库区重庆开县消落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风险度量的基本原理,在实地考察、历史资料考证和2007年遥感影像景观分类的基础上引入相对风险模型,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风险单元,并选取5种生境类型、5类风险源和3种生态受体,以此计算该地区不同风险小区土地利用的综合生态风险值,并依据生态风险值的高低划分为4级.研究结果表明,在消落区内,风险等级随着土地出露水面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加大,在海拔达到170m以上的消落区生态系统受到的伤害更大.作物种植等风险源对生物物种、生态系统等生态受体的作用是生态风险增大的主要原因,其中,生物物种受到的风险最大,其次为生态系统、景观格局.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风险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8.
基于物元分析-DPSIR概念模型的重庆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概念框架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灰色关联模型进行赋权,引入物元分析法对重庆市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1997年重庆土地生态安全属于不安全等级,2001年属于较安全、2005年属于不安全、2009和2012年属于安全等级,表明1997~2012年重庆市土地生态安全总体呈现转好趋势,但由于关联度均小于0,土地生态安全的水平不稳定;②重庆市土地生态系统脆弱,承载干扰的能力较弱;③1997直辖后,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政府部门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和环保投入的加大是重庆市土地生态安全有效提升的保障.人口增加,经济社会以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等是重庆市土地生态安全的制约因素;④该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适用性较强,评价结果较为客观,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提供了一个方法的参考.  相似文献   
39.
贵州岩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类型的初步划分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溶地区作为一个特殊的地理环境单元,具有环境承载量低、地表崎岖破碎、植被生长困难、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该文以岩溶地貌发育典型、碳酸盐岩出露面积广的贵州省为例,论述了岩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类型划分的主要原则,探讨了脆弱性类型划分的指标并进行了量化。在此基础上,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确定了各影响因子(指标)的权重,经过综合评判,笔者把贵州岩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类型划分为5类:剧烈脆弱区、强度脆弱区、中度脆弱区、轻度脆弱区和潜在脆弱区,并针对各脆弱性类型区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0.
以射电望远镜(FAST)项目周边的平塘县、罗甸县为研究区域,利用遥感数据和“3S”技术手段,结合相关统计资料,从土地利用结构系统、土地利用程度系统、土地利用效益系统、土地利用可持续系统4个方面,选取18个指标构建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ITOPSIS模型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度较低,且存在时空变化差异。2000年、2005年、2013年平均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度分别为27.45%、29.84%、17.76%,呈先增大后减小波动变化趋势;2000、2005年平塘县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度均高于罗甸县,2013年略低于罗甸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