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41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二段往复炉排焚烧炉炉拱的优化辅助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二段往复炉排焚烧炉炉拱的优化设计 ,运用PHOENICS软件进行炉内流场的模拟 ,研究炉拱形状和尺寸对流场的影响。通过模拟发现 ,后拱后移可以避免压火现象 ,保证炉膛空间良好的火焰充满度 ,但存在最佳后移尺度 ,以同时保证喉口位置烟气湍流效果强烈 ,充分发挥炉膛后拱和前拱的辐射及对流传热的效果。根据炉内气流湍动情况以及风速的范围 ,确定在原设计基础上将后拱后移 0 5m为最佳炉膛尺寸  相似文献   
42.
二次风口的合理布设是实现炉膛内气体混合均匀、反应完全的有效措施之一,运用CFD技术进行二段往复炉排焚烧炉二次风口的辅助设计,借助PHOENICS软件模拟二次风口对炉内流场的影响.通过模拟发现,二次风口的布设可明显提高烟气的湍流程度,前后墙各设一排直径为0.04 m的二次风口可以实现最佳的炉膛流场工况.  相似文献   
43.
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为生物吸附剂,讨论了其对Cu2+的生物吸附规律,并通过酸碱滴定这一表面分析手段,结合相关软件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菌体表面主要的基团种类及数量.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对Cu2+吸附的最佳条件是:pH为6、吸附时间为24 h,菌悬液用量和Cu2+初始浓度...  相似文献   
44.
制药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治理某制药企业的生产废水,最终实现COD去除率达95%以上,而且出水稳定达标,产生污泥量少。  相似文献   
45.
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持续发展重要的基础条件,人类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从自然生态环境中索取重要的物质来源,同时也向自然生态环境排放各种污染物质,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破坏。随着近年来科技进步,卫星遥感技术日新月异,给环境监测提供了很大帮助。遥感技术具有快速和实时的优势,能获取很大范围内的地表自然生态环境信息,因此在自然生态环境日常监测工作中被广泛应用,是一种科学评估自然生态环境行之有效的现代化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6.
对连云港市3个典型蔬菜基地土壤中汞、铅等金属元素以及六六六、DDT和BaP等20种污染因子进行了调查,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污染指数及综合污染指数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部分点位Pb和DDT等含量超标,蔬菜基地土壤环境质量处于尚清洁或污染状态,已不能满足食用农产品生产的需求。大部分点位重金属含量高于江苏和全国黄棕壤土壤环境自然背景值,其中Cd、Zn比背景值高近一倍,已经达到污染警戒水平,需查明Hg、Cd、Zn、有机氯等污染来源。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低,达到很缺乏级别。  相似文献   
47.
综述了零价铁(ZVI)基复合材料除锑(Sb)的相关研究进展。介绍了ZVI基材料与Sb的反应机理,主要包括吸附、氧化还原和络合等;总结了ZVI的各种修饰和改性方法,包括表面改性、固体负载改性和外加弱磁场;分析了ZVI及其改性材料对不同形态Sb的去除效果和影响因素;并展望了ZVI在去除Sb研究方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8.
49.
聚合氯化铝(PACl)混凝絮体的破碎与恢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烧杯实验以及在线粒度监测考察了聚合氯化铝(PACl)混凝所生成絮体的破碎以及随后絮体的恢复情况.结果发现,絮体的破碎以及恢复情况因混凝区域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规律.在稳定区,絮体的强度较大,不易破碎,且破碎后的絮体可进一步增长,其恢复因子高达259%;在电中和混凝区,絮体的强度最小,易于破碎,但破碎后可完全恢复;在再稳区和卷扫混凝区,絮体的强度较大,不易破碎,但破碎后不能完全恢复,其中后者的恢复因子仅为18.6%.再搅拌强度越大,对絮体的破碎及恢复程度的影响越大.对于卷扫混凝,经再搅拌破碎后而得到部分恢复的絮体,相对于未经再搅拌的絮体而言,其絮体层与水体间界面的沉降高度及平均沉降速率均较低,且在絮凝沉降区和区域沉降区,该絮体界面的瞬时沉降速率在同一絮体浓度下均较低,但在压缩沉降区,二者的瞬时沉降速率相同.  相似文献   
50.
河流汛期污染与源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河流汛期污染的特点、产生原因与产生条件进行深入分析并进行产生源定量解析。结果表明汛期污染引起河流断面增加的COD通量枯水年份约占全年COD通量的55%-68%,丰水年可达91%-96%。在汛期COD增加量中,河流本底淮干1^#断面约占64%,洪河2^#和沙颍河3^#断面约占25%-38%;三断面水土流失引起增加量约占29%-41%,其他因素增加量淮干为6%,另两断面为26%-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