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5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141篇
基础理论   33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木质素是自然界中数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可再生资源,每年由造纸工业排放的木质素数量也相当巨大。木质素具有丰富的官能团,是复杂的芳香族聚合物,如何资源化利用低成本原料——木质素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主要介绍木质素作为吸附剂的研究状况,其中包括木质素改性前后的吸附性能,并探讨了木质素基吸附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2.
123.
邹嘉南  安俊琳  王红磊  邵平  段卿  薛国强  庞博 《环境科学》2014,35(11):4044-4051
使用β射线测尘仪、EMS污染气体监测系统、安德森9级采样器和IC型离子色谱分析仪对2013年8月10~28日南京市亚青会期间PM2.5、污染气体和水溶性离子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在亚青会期间PM2.5、NO2、O3和CO的浓度分别为37.0、19.3、48.1和0.7×103μg·m-3,分别比亚青会前降低了26.0%、42.6%、36.1%和46.1%.亚青会期间,细粒子段主要水溶性离子为Na+、NH+4、Ca2+和SO2-4,占80.6%;粗粒子段主要水溶性离子为Na+、Ca2+、NO-3和SO2-4,占77.9%.Ca2+、Mg2+和NO-3在亚青会期间为双峰型分布,其余离子为三峰型分布;亚青会前和后水溶性离子均为三峰型分布.由NO-3/SO2-4的值判断亚青会前和后南京市SO2和NOx主要来自于移动源,在亚青会期间主要来自固定源.  相似文献   
124.
污泥生物干化是利用微生物高温好氧发酵过程中有机物降解所产生的生物热能,通过过程调控手段促进水分蒸发,从而实现快速去除水分的一种干化处理工艺,文章对生物干化中嗜热微生物的特点从宏观和微观2个角度进行分析,得到了嗜热微生物的生长曲线;通过试验发现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可以有效地干化污泥;同时对不同通风量下污泥温度和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通风量为10 L/min的污泥温度比5 L/min的高3~4℃,污泥含水率降低趋势明显提高,污泥干化效果优于5 L/min试样。  相似文献   
125.
运用因素分解方法,将影响环境污染事故频数变化的因素分解为经济规模、污染治理资金规模和风险控制技术水平,构建了环境污染事故频数变化的完全分解模型,并对我国1991~201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污染事故年度间变化均值为-138起.其中,由经济规模、污染治理投资规模和风险控制技术水平所引起的频数变化分别为279起,-74起和-344起.总的看来:该时期经济规模增长对污染事故频数增加起到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规模的增加,该效应对污染事故频数的促进作用减弱;1991~2005年污染治理投资效应有一定的随机性,对污染事故频数的增加基本起到遏制作用;风险控制技术效应对污染事故频数的增加起到遏制作用.环境污染事故频数变化是由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时期各因素对污染事故频数变化所发挥的效应不同.  相似文献   
126.
炉排炉垃圾焚烧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天津泰环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贯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中希格斯机械炉排炉的应用,介绍了炉排炉焚烧线工艺流程,并重点分析了炉排炉焚烧线中一次风、二次风、给料及炉排速度等系统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27.
云浮黄铁矿废渣中铊的模拟淋滤试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模拟广东地区酸雨的几种要素,分别对粤西云黄铁硫酸厂两种类型、两种粒径的废渣进行淋滤试验,考察废渣中的铊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粒径0.5-0.25mm的炉底渣和沉灰渣分别在PH.11和PH4.02的硫酸介质中,铊的释放率最高。铊的释放率,滤出液的PH值与淋滤介质的PH值和离子强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8.
应用气象站1954—2001年地面观测资料,对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沙尘暴研究得出,北京地区的沙尘暴年均2.08日,1.79小时。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最为严重,七八十年代逐渐减少,90年代以来更少。多方研究表明,北京地区的沙尘暴源于当地的土壤大面积风蚀,并非外来,而且沙尘暴和扬沙年均日数,北京地区均高于其大多数周边近邻地区。在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内蒙、辽宁等北京周边远邻地区中,内蒙古沙尘暴最严重,其次是河北、山西。但这些邻近省区也不是北京地区的沙尘暴来源之地。而北京冬春季节的裸露农田,才是北京地区沙尘暴、扬沙的主要发生地,因此应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9.
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对创制新药提出的新的要求和新药研究开发自身的规律,为了解决创新药物研制全过程中的关键和薄弱环节,加速技术转移,迎接知识产权挑战,必需实施技术创新战略,通过技术创新活动将医药科学技术运用于经济活动中去,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创新,我国新药开发和医药产业才能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30.
以邯郸黑龙港平原作为典型受水区,运用描述性统计、Piper图、离子比例分析、饱和指数和氯碱指数等方法,开展浅层地下水水化学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浅层地下水总体上由咸水向微咸水转化,浅层地下水水质的改善与水位恢复存在密切的相关性;6月和12月浅层地下水主要水化学类型分别是Na-SO4-Cl型和Na-HCO3型.蒸发岩(岩盐、石膏和芒硝)和碳酸盐岩矿物(方解石和白云石)的溶解/沉淀作用控制着浅层地下水主要离子浓度的变化.大部分区域发生了正向阳离子交换作用,而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区或钠离子浓度相对富集区域则主要发生了反向离子交换作用.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农业化肥使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部分浅层地下水的污染.研究结果对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