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23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聚合物驱采出水中聚丙烯酰胺的微生物联合降解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株细菌的培养降解实验研究聚丙烯酰胺(hydrolyzed polyacrylamide,HPAM)降解菌对水环境下聚丙烯酰胺的降解作用,讨论协同降解机理。2株降解聚丙烯酰胺的菌株假单胞菌CJ419、枯草芽孢杆菌FA16在初始30℃废水样品上培养,定期测量细菌生物量和HPAM降解率。培养30 d后CJ419和FA16对聚合物的降解率最大值分别达到30.4%和25%,而以1∶1比例的混合菌降解率最大值达到80.3%。对2株菌胞外各组分研究表明:混合菌降解HPAM的机理主要由胞外降解酶系水解聚合物侧链基团导致HPAM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同时生长过程中降解菌还会释放非蛋白还原性物质引发氧化反应共同参与HPAM降解。  相似文献   
12.
江苏阳澄湖螺类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1月~2009年10月对江苏阳澄湖螺类群落结构进行了季节调查研究。共采集到螺类4科5属6种,优势种为铜锈环棱螺,次优种为长角涵螺。阳澄湖螺类平均密度为220±47 ind./m2,平均生物量为2331±469 g/m2,螺类密度和生物量在年际和季节间均无明显差异,但群落结构存在显著的空间变化,密度在东湖区和中华绒螯蟹围网养殖区较大、西湖区最小,生物量围网养殖区最高、西湖区最低;铜锈环棱螺密度围网养殖区最高、西湖区最低,长角涵螺密度东湖区最高、围网养殖区次之、入湖河流及其它湖区极低。中华绒螯蟹养殖未导致围网养殖区螺类数量下降,螺类(主要是铜锈环棱螺)的投放可能是该区螺类密度、生物量及铜锈环棱螺所占比例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水深是影响螺类群落整体密度和生物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子;典型对应分析(CCA)表明,铜锈环棱螺主要分布在叶绿素a较高的水域,而长角涵螺和纹沼螺则主要分布在透明度较大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中原油田石油污染土壤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实验室选择性富集培养,从中原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获得了能以中原原油为碳源快速生长的石油降解菌群。结合黑麦草(Ryegrass)和苜蓿(Alfalfa),采用该降解菌群对原油污染土壤进行了原位生物联合修复实验。接入降解菌的实验区分种植黑麦草、种植苜蓿、未种植区,另设黑麦草区和空白区。经过99 d的生物修复,石油烃累计降...  相似文献   
14.
地理信息系统在综合减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轻自然灾害是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本文从GIS基本功能、构成特点出发,归纳、总结出GIS在综合减灾中应用的几个方面,并以GIS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为例进行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SeaWiFS资料水色辐射模式验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1994 年~1997 年,作者对杭州湾与长江口海区、台湾至吕宋以东海区和渤海海区,进行了多次光谱测量和同步取样试验,将试验所得资料经计算机处理,确定了三种验证区域各种水色要素与遥感光谱值之间的关系,提出适用于我国验证区域各种水色的验证模式。其各水色模式验证偏差均小于20% ,并适用于我国海域SeaWiFS水色遥感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运用近五年的大气监测数据分析了甘南县大气污染特征,指出了影响甘南县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及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稳定同位素分析过程中需运用一些计算法则,把原始的稳定同位素测量数据校正为基于国际标准的稳定同位素标准数据.这些校准方法包括:1)相对于参考气真值的校正;2)单一参考物质的校正;3)使用两个或三个参考物质的校正.因此只有在客观的计算测量误差及恰当的数据处理时,才能给予稳定同位素分析数据的正确解释[1].不同的标准化校正方法产生的误差影响了不确定度的计算,先前的研究说明不同的实验室稳定同位素分析,检测报告的不确定度能相差10倍[2],甚至因为计算原因产生的误差远远大于样品制备和样品分析过程产生的误差.  相似文献   
19.
城市高速发展对徐州地下水环境演化的驱动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70年代后期,徐州市进入城市高速发展时期,生产生活用水量逐年增大,地下水常年处于超采状态,地下水环境演化趋势偏离正常轨道,局部呈现恶化的态势,主要表现在地下水动力场演化、地下水化学场演化和地质灾害负环境效应三方面。徐州市地下水环境演化轨迹和城市高速发展的相关分析结果和拟合函数表明,城市高速发展对地下水环境的演化具有明显的线性驱动作用。本文详细分析了这种驱动作用并提出了城市与地下水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井下支护作业人员颈部肌肉疲劳受伸张和屈曲角度变化的影响,采用表面肌电法(sEMG)实验模拟测量7种点位角度下,颈部夹肌、斜方肌以及胸锁乳突肌在不同作业频率时的疲劳情况,以积分肌电值(iEMG)及中值频率(MF)评价各肌肉疲劳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低频实验中随点位角度的增大,颈部屈曲活动时,胸锁乳突肌疲劳变化明显,iEMG疲劳前后差值最大为1.55,MF下降率最大为0.60;颈部伸展活动时,夹肌疲劳变化明显,iEMG疲劳前后差值最大为1.59,MF下降率最大为0.59;斜方肌未表现出明显疲劳变化规律。高频实验相较低频实验疲劳发生速度加快,疲劳积累程度显著提升,颈部活动主要肌肉疲劳发生时间由16~19 min提前至13~17 min,各肌肉MF下降速度为低频实验的1~1.5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