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13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44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以南宁市竹排冲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为例,探讨此类建设项目中施工扬尘、噪声、固废物处置及水土流失、底泥疏浚与处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点;针对项目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和营运期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2.
采用对渔网尼龙-6纤维进行接枝丙烯酸的方法,制备防止海洋污损生物附着的表面凝胶化改性渔网材料.以小球藻、杜氏藻、金藻为实验海藻,研究了三种海藻在改性材料表面的生物附着性能.结果表明,三种海藻在聚丙烯酸凝胶改性尼龙-6纤维表面的附着量明显少于普通尼龙-6纤维.改性纤维的接枝率越高,海藻的附着量越小,接枝率16.1%以上时纤维具有优良抗生物附着性能.  相似文献   
23.
微污染原水的处理技术发展与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莉  范跃华 《重庆环境科学》2002,24(6):67-69,78
饮用水水源污染的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危胁,给传统净水工艺提出了新的挑战,从目前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出发,介绍了现有的微污染原水处理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膜法深度处理技术,光催化氧化技术,生物预处理技术,强化混凝技术,强化过滤技术等,分别阐述了各项技术的机理,并进一步从功能,费用等方面对这些技术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4.
正挥发性有机物(VOCs)广泛存在于大气对流层,且组分多、结构复杂,在大气化学过程中充当了很活跃的角色,是生成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的重要前体物质,对大气环境、人体健康都有重要影响。加强VOCs污染防治工作,对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生态环境需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5.
从培养基配方、菌种来源、激活时间、菌液用量以及检测方式等几个方面对脱氢酶快速毒性检测法进行了改进,确定了整个体系的操作方法。并用HgCl2和NaN3验证了改进后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以天然地表水作为菌种来源,转接培养1次后,混合细菌的脱氢酶活性的稳定性便可达到实验要求。样品液与菌液按照6∶1的比例混合效果较好。混合体系在37℃恒温培养箱中激活50min以上细菌可完全活化,最终检测可用普通分光光度计进行。改进后的方法解决了原方法菌液失活过快,实验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同时克服了检测仪器难以购买的问题,使这一方法得以在普通实验室实现。  相似文献   
26.
1.引言中厅建筑虽然不是新型建筑形式,在香港却很流行。这种设计形式始于发展尖沙咀的东部时,许多中厅式建筑都建于1980年之后。在东南亚,香港可能是拥有最多中厅建筑的城市。目前,在许多大型规划中仍不断出现中厅结构,例如,多层购物中心,豪华宾馆以及高级行政大楼。这种建筑形式之所以非常流行是因为它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大部分中厅的室内地面装饰有植物、音乐喷泉,且它所具有的大空间是展览、娱  相似文献   
27.
一株海洋石油降解菌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从胜利油田石油污染水体中分离出的一株石油降解菌HB-1(Acinetobacter sp.),在人工海水条件下,对该菌株的降解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了石油组分降解前后的变化规律,并对其降解机理进行了初探. 结果表明:①菌株HB-1降解石油烃所需优势氮源为NH4NO3,氮磷比〔ρ(氮)/ρ(磷)〕约为3.18,转速200 r/min,φ(石油)为1.0%时为最佳降解条件;②菌株HB-1在淡水和海水中均能生长,但在海水中对石油烃的降解效果显著;③GC-MS分析表明,菌株HB-1对长链烃有明显的降解作用;④表面活性剂Tween 80能强化菌株HB-1对石油的降解,推断菌株在培养过程中产生了某种生物表面活性剂促使烃类易于为细胞吸收所利用.   相似文献   
28.
天津市郊区土壤细粒径空间分布及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天津市郊区土壤细粒径的空间分布及变异性,以郊区土壤细颗粒中位粒径为研究对象,基于Arcgis和geoda平台,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在对数据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普通克里格插值法,由采样点土壤粒径数据创建该区域土壤粒径预测表面,得出天津市郊区土壤细粒径的空间分布特征:总体来看,天津市蓟县、宝坻区、武清区、北辰区、西青区、静海县等土壤粒径较大,其中个别小区域土壤粒径较小,而天津市宁河县,汉沽区、东丽区、塘沽区、大港区、津南区土壤粒径较小,其中个别小区域土壤粒径较大;半变异函数分析可知郊区土壤细粒径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性,土壤粒径产生的变异是耕作,种植制度等随机因素和地形、土壤类型、母质等结构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9.
为了研究沈阳市采暖期与非采暖期空气PM_(2.5)污染特征及来源,于2015年1月29日~2016年1月26日在沈阳市采集PM_(2.5)有效样品113组,并分析了其载带的水溶性离子、碳组分及元素组分.结果表明,采样期间沈阳市PM_(2.5)质量浓度均值为66μg·m~(-3),其中31. 0%的样品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日均值二级标准(75μg·m~(-3)),采暖期PM_(2.5)的平均浓度和超标率(90μg·m~(-3)、68. 6%)明显高于非采暖期(51μg·m~(-3)、31. 4%).采样期间21种元素(除了Mg、Ti、Ca、Fe、Si)、水溶性离子(除Ca~(2+)以外)和OC、EC质量浓度均呈现出采暖期高于非采暖期的趋势;[NO_3~-]/[SO_4~(2-)]比值表明非采暖期受移动源影响明显增加,燃煤等固定源仍是采暖期PM_(2.5)的主要来源,PM_(2.5)中水溶性离子是固定源和移动源共同作用的结果;氮氧化率(NOR)和硫氧化率(SOR)分析得到NO_x二次转化程度较弱,SO_2二次转化程度较强,特别是在非采暖期;富集因子结果表明EF值较高的元素主要来自燃煤、交通污染和工业排放. PM_(2.5)组分重构质量与实测质量呈现较好的相关性,采暖期和非采暖期PM_(2.5)中主要组分均为有机物(OM 28. 0%、23. 1%)、矿物尘(MIN 14. 5%、26. 0%)和SO_4~(2-)(15. 1%、19. 9%),PM_(2.5)受二次粒子、燃烧源和扬尘源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0.
陈莉 《环境教育》2011,(4):49-49
写下这个标题,不是我的发明创造,而是来源于南京市分管城建工作的副市长陆冰同志的一句"指示".在南京的"法桐让路"之争和名人"护树运动"日前引发"围观"后,南京市政府迅速作出积极应对.3月15日,市分管城建工作的副市长陆冰率领南京市地铁建设指挥部、南京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一同前往地铁3号线浮桥站、常府街站、夫子庙站等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