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01篇
综合类   128篇
基础理论   49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41.
天津地区土壤有机碳和粘粒对PAHs纵向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研究了天津地区土壤中有机碳(TOC)和粘粒含量对多环芳烃(PAHs)纵向分布的影响,利用相对富集系数分析了PAHs在不同土壤深度的富集趋势.结果表明,土壤剖面中PAHs含量峰值一般在土壤的表层和次表层,并随着土壤剖面的加深而减少.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土壤粒度、PAHs性质和扰动、淋溶等均是影响PAHs纵向迁移的重要因素.PAHs相对富集在有机碳和粘粒含量较高的土壤中.高环PAHs主要是以与土壤有机质胶体结合的形式发生迁移,不易迁移到土壤剖面的深部,而低环PAHs则主要是以溶解态形式发生迁移,相对较易发生迁移.   相似文献   
142.
北京市场淡水鱼中七氯和环氧七氯含量及分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测定了北京市场上4种淡水鱼(草鱼、鲤鱼、鲫鱼和鳙鱼)的不同器官或组织(鱼脑、鱼泡、肝脏和肌肉)中w(七氯)和w(环氧七氯),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及人体暴露健康风险. 结果表明:①w(七氯)平均值为(0.09±0.14) ng/g,范围为nd~0.82 ng/g;w(环氧七氯)平均值为(0.02±0.02) ng/g,范围为nd~0.14 ng/g,比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的量级低. ②不同鱼种间w(七氯)和w(环氧七氯)均无显著差异;不同器官或组织间,鱼泡中w(七氯)显著高于鱼脑、肝脏和肌肉,w(环氧七氯)在四者间无显著差异. ③经对数变换,w(七氯)和w(环氧七氯)与脂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④鱼体中w(七氯)远低于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1993)规定的浓度要求,食用时存在较小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43.
土壤中六六六在消化道中生物可给性的体外测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体外消化实验模拟了4种有机质含量不同的土壤中六六六在胃和小肠中的释放,重点验证了消化释放出来的六六六在固态消化残渣上的吸着现象以及该现象对测定消化率的影响的研究假设.结果表明,固相吸着对测定消化率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这在有机质含量偏高的土壤中尤其明显.吸着影响可以用不同液固比实验设计配合非线性拟合方法加以校正.对有机碳含量分别为0.63%、1.08%、1.60%和2.87%的4种土壤,未经校正的总六六六消化率的均值与标准差分别为(16.7±2.8)%、(11.6±2.0)%、6.9%和(26.4±1.3)%,校正后则分别达到16.7%、16.5%、16.5%和59.7%.显然,除有机质含量很低的样品,未经校正的测定结果显著低估了消化道吸收风险.  相似文献   
144.
大气中颗粒物和多环芳烃对环境与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我国10个城市2013年12月和2014年1月大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PM10)为研究对象,采用硅胶-氧化铝层析柱净化分离、气质联用仪分析的方法测定了27种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水平,分析其谱分布及空间分布,并通过呼吸暴露途径估算了癌症病发增量(ILCRs)和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F)。结果表明,27种物质的总浓度为13.72~2 002 ng·m-3;在10个城市中晋中总浓度最高,厦门最低。PAHs空间污染水平呈现北方高于南方、东部沿海城市浓度相对较低的趋势。温度与总浓度有相关性。在27种PAHs中,占主导地位的单体为荧蒽(FLA,7.56%~19.8%),芘(PYR,6.72%~13.8%),艹屈(CHR,12.8%~19.6%)和苯并(k)荧蒽(Bk F,8.59%~15.5%),4者占到多环芳烃总浓度的42.1%~64.3%。根据研究区域苯并[a]芘(Ba P)人口加权浓度估算ILCRs范围为8.94×10-6~4.77×10-4,据此计算的PAFs为0.487%~13.2%,均值为3.4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上述研究结果为大气颗粒物中PAHs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45.
用采虹方头鱼进行了不同形态铜有效性的暴露实验。涉及的形态包括游离态和吸附态。研究结果发现,对实验鱼而言,除游离态铜是最重要的生物有效态外,颗粒态铜也能部分地被鱼吸收。鱼鳃是吸收游离态和细颗粒吸附态铜的主要部位。食物(粗颗粒态)中的铜则能通过摄食方式被吸收  相似文献   
146.
引滦水中天然有机化合物的形态及紫外吸收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改进的Leenheer法将引滦水中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分离为悬浮态和溶解态两大类,后者又分离成憎水有机物、腐殖酸类、强阴离子化合物和其它亲水化合物4种。溶解态有机物含量在4—5mgC/L之间,其中半数左右为腐殖酸类,其紫外吸收强度远在其它形态之上。非极性憎水有机物在5%以下。  相似文献   
147.
山地土壤表层水溶性有机物淋溶动力学模拟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伊春河流域河水、井水、坡面漫流、土壤淋溶液等样品中的水溶性有机物含量,据此结果建立了河水溶解态有机物来源的概念模型。并根据不同流速条件下土壤水溶性有机物淋溶模拟实验的结果,探讨了水溶性有机物从山地土壤中淋溶的动力学过程。研究发现,吸着在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表面的水溶性有机物的淋溶包括三个连续的动力学过程:即从复合体表面进入土壤毛管水的解吸作用,自土壤团粒结构内部转移到土壤重力水中的扩散和相迁移过程,以及被流动相携带淋溶的对流过程。这一物理模型可以表述为包括三个加和项的简单表达式,模型中的迁移速率常数与流动相线速度的某一方次成正比。  相似文献   
148.
天津地区冬季总悬浮颗粒物中PAHs污染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集并分析了天津不同区县13个样点冬季总悬浮颗粒物(TSP)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样品间PAHs含量差异明显,东部开发区和中北部区县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地区,大港油田的颗粒物中PAHs含量很低,市区、南部区县和北部山区居中.根据毒性等效因子计算了等效浓度,不同样品PAHs总等效浓度差异不大,占总浓度50%的高环PAHs毒性贡献达90%.  相似文献   
149.
安伟  胡建英  陶澍 《环境化学》2006,25(1):80-83
采用正态分布累积函数和幂函数,分别建立了壬基酚(NP)对Americamysis bahia多代种群暴露影响的浓度-种群周限增长率(λ)和浓度-种群内禀增长率(r)曲线,根据各自拟合的模型选择基准(MSC)值选择幂函数浓度-r曲线来估算种群安全暴露浓度.使用浓度-r曲线的浓度(r=0)的95%置信区间下限作为种群水平上的安全暴露基准浓度,确定了NP对Americamysis bahia种群多代安全暴露浓度(1.87μg·l-1).这个基准浓度要低于多代暴露实验所获得的NP的个体水平上的慢性繁殖毒性的安全浓度(12μg·l-1).  相似文献   
150.
水稻根系对多环芳烃的吸着与吸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采集了天津市宝坻和新立2地的水稻根系样品及同期当地的空气、灌溉水和田间土壤样品.将水稻根分为节根和侧根2部分,并采用连续提取方法将根系中的多环芳烃分为3种形态:根表弱吸着态、根表强吸着态和根内吸收态.结果表明:2样点根系中多环芳烃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节根和侧根中的多环芳烃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被根吸收的部分约占多环芳烃总量的60%左右.比表面和脂含量是影响水稻根系化合物浓度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