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48篇
安全科学   62篇
废物处理   48篇
环保管理   71篇
综合类   472篇
基础理论   178篇
污染及防治   317篇
评价与监测   35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6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关于城市应急供水系统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沈晓娟  徐向阳  崔韩 《灾害学》2007,22(1):134-137
从城市应急供水系统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应急供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和造成城市非常供水的原因。构建了城市应急供水系统的框架,将其分成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部分,并阐述了工程措施的类型和实施方法,以及非工程措施的各项应急机制,对建立、健全城市应急供水系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2.
基于移民、牧民访谈和问卷调查,对青海三江源泽库县生态移民的生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移民对草地资源依赖性变化,以了解生态移民政策的成效与不足,并探讨现有政策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对三江源生态补偿政策和制度的制定完善提供参考和研究基础。研究结果显示:生态移民家庭经济收入有所提高,畜牧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下降,生态补偿、务工、经商对于家庭收入的作用已明显显现。移民家庭从事畜牧业降为20.1%,务工家庭增加到37%,30.5%的移民参加过技能培训,但能源使用经济负担有所增加。53.90%的牧民愿意移民,但对移民后就业及生活设施建设仍有较大顾虑。总体而言,生态移民生活整体情况有所改观,移民后草地资源不再是家庭主要收入的基础。政府应完善技能培训体系,加快后续产业培育,重视生态移民工程前期规划,加大生态补偿资金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63.
生态文明是继农业、工业文明之后,适应新形势而提出的.以直接解决与人类生存相关的生态问题为己任,用于指引人们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内蒙古地区,草原是最具内蒙古特色和开发价值的资源,然而在近几十年的开发中严重违反了生态文明理念,以致出现草场退化、生物生存危机等状况.在当前内蒙古草原出现的严重问题的情况下,很有必要去探寻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价值.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天时地利人和的重要思想,实现在“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及各方因素协调共促”理念下新的草原开发.  相似文献   
64.
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西苕溪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借助RS/GIS技术,结合遥感影像数据、环境监测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运用模糊物元模型,从水域、水陆交错带和陆域子系统选取21项评价指标,建立了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西苕溪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空间分布规律和限制性因子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西苕溪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整体呈现出优良状态,其中,生态系统健康优秀地区面积占68.2%,良好地区面积占31.8%,能够正常发挥流域服务功能,维持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西苕溪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上游好、下游差的局面.在各子系统健康评价中,水域生态系统优于陆域生态系统,水陆交错带生态系统最差.底栖动物完整性遭受破坏、湿地退化、人为干扰活动、水源涵养功能减弱、点源和面源污染负荷较重是限制西苕溪流域部分评价单元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5.
ZnBiYO4 was synthesized by a solid-state reaction metho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structural and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of ZnBiYO4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and UV-Vis diffuse reflectance. ZnBiYO4 crystallized with a tetragonal spinel structure with space group I41/A. The lattice parameters for ZnBiYO4 were a = b = 11.176479 Å and c= 10.014323 Å. The band gap of ZnBiYO4 was estimated to be 1.58 eV.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ZnBiYO4 was assessed by photodegradation of methyl orange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ZnBiYO4 had higher catalytic activity compared with N-doped TiO2 under the sam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using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The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methyl orange with ZnBiYO4 or N-doped TiO2 as catalyst followed first-order reaction kinetics, and the first-order rate constant was 0.01575 and 0.00416 min-1 for ZnBiYO4 and N-doped TiO2, respectively. Aft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for 220 min with ZnBiYO4 as catalyst, complete removal and mineralization of methyl orange were observed. The reduction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formation of inorganic products, SO42- and NO3-, and evolution of CO2 revealed the continuous mineralization of methyl orange during the photocatalytic process. The intermediate products were identified using liquid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The ZnBiYO4/(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sis system was found to be suitable for textile industry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could be used to solve other environmental chemical pollution problems.  相似文献   
66.
A 1-dodecanethiol-based phase-transfer protocol is developed for the extraction of noble metal 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 to a hydrocarbon phase, which calls for first mixing the aqueous metal ion solution with an ethanolic solution of 1-dodecanethiol, and then extracting the coordination compounds formed between noble metal ions and 1-dodecanethiol into a non-polar organic solvent. A number of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including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demonstrate that this protocol could be applied to extract a wide variety of noble metal ions from water to dichloromethane with an efficiency of >96%, and has high selectivity for the separation of the noble metal ions from other transition metals. It is therefore an attractive alternative for the extraction of noble metals from water, soil, or waste printed circuit boards.  相似文献   
67.
采用聚合硫酸铁作为化学调理剂,对浓缩池污泥进行调理.以污泥比阻为主要指标考察了投药量、调理剂浓度、pH值和搅拌强度对污泥过滤脱水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污泥经过沉降后上清液的浊度变化.调理实验结果表明,PFS的适宜调理参数为:投加量1mL,浓度6%,pH为7(未调节),快速搅拌速度120 rpm,慢速搅拌速度50 rpm.污泥经PFS调理后,比阻降低到1.56×10-14 m/kg,显然,调理剂影响污泥调理脱水效果和它们的种类、浓度和投加量等条件相关.  相似文献   
68.
针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难降解有机物问题,介绍了芬顿的概念和特点,探讨了均相芬顿氧化在原位产生芬顿试剂的机理及应用.目前均相芬顿氧化技术总体可归纳为超声-芬顿氧化技术、微波-芬顿氧化技术、光-芬顿氧化技术、电-芬顿氧化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能促进有机物的降解,提高芬顿技术的处理效率.通过介绍芬顿氧化技术降解废水中污染物的机理,综述了均相芬顿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分析了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69.
通过实地调研和等标污染负荷模型等研究方法,对北方某流域内畜禽养殖产生的环境污染进行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规模化大型畜禽养殖和小户养殖都比较多,管理混乱;流域内畜禽养殖污染向水体排放污染物主要是COD,占排污总量的82.73%;等标污染负荷研究显示流域主要污染物是TN和TP,在对畜禽污染的治理中应着重治理TN和TP的污染;研究区应在合理规划布局选址基础上,建立畜禽粪便治理和综合利用设施,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促进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0.
吉富罗非鱼是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水产养殖中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但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罗非鱼养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铜富集的挑战。为探明日粮中铜胁迫对吉富罗非鱼幼鱼抗氧化系统和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将1 080条罗非鱼幼鱼暴露于6个浓度梯度(0、3、30、300、1 000、3 000 mg·kg-1)的高铜日粮中,通过60 d的暴露试验,实时测定罗非鱼血清与肝脏抗氧化能力,监测肝脏病理变化。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罗非鱼幼鱼血清和肝脏中MDA的含量随日粮中铜含量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显著升高,而SOD、GSH-PX和Cu Zn-SOD的活性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各组间肝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病变,主要是浊肿变性和脂肪变性,且第Ⅲ、Ⅳ、Ⅴ组肝脏病变严重。综上,日粮中铜胁迫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的抗氧化机能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长时间的暴露能严重损伤其肝脏的组织结构,因此,建议吉富罗非鱼幼鱼日粮中铜的实际含量应控制在42.36 mg·kg-1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