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8篇
  免费   481篇
  国内免费   2034篇
安全科学   515篇
废物处理   235篇
环保管理   471篇
综合类   3745篇
基础理论   940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399篇
评价与监测   337篇
社会与环境   309篇
灾害及防治   211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346篇
  2021年   299篇
  2020年   331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246篇
  2017年   284篇
  2016年   298篇
  2015年   364篇
  2014年   399篇
  2013年   558篇
  2012年   527篇
  2011年   577篇
  2010年   463篇
  2009年   429篇
  2008年   389篇
  2007年   386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2篇
  1918年   1篇
  1917年   1篇
  19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城市生活垃圾渗透系数测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常水头测渗实验,对不同压实密度和水力梯度下的新鲜垃圾与陈垃圾的渗透系数进行测试,根据达西定律求得渗透系数值。由于垃圾的不均匀性、小颗粒的运动和大孔隙沟道流的形成和改变,实验初始阶段渗透系数值先增大至峰值,然后缓慢降低直至趋于稳定。实验稳定后,新鲜垃圾压实密度为0.75—0.95t/m^3时,渗透系数值约为1.26E-03~1.43E-03cm/s。陈垃圾在压实密度分别为1.2和1.4t/m^3时,渗透系数为8.29E-04和1.35E-04cm/s。  相似文献   
952.
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及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污染是当今面临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常规的土壤污染物理化学治理技术 ,如客土换土法、冲洗法、热处理、固化、玻璃化、动电修复法等 ,由于其技术要求高或经济成本高昂 ,对土壤结构的扰动破坏较严重 ,因而 ,大规模推广应用存在较大问题。重金属超累积植物的不断发现 ,使人们认识到有可能利用植物于土壤污染的治理修复。自 2 0世纪 90年代起 ,植物修复成为环境污染治理研究领域的一个前沿性课题。研究表明 ,通过植物的吸收、挥发、根滤、稳定等作用 ,可以净化土壤或水体中金属污染物 ,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近 10年来 ,在超累积植物的找寻培育、植物根际微生物共存体系研究、植物对重金属的耐忍性、超量吸收及其解毒机制以及植物修复的工艺技术方面已有不少研究 ,并取得长足的进展 ,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有可能使植物修复技术取得根本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953.
催化湿式氧化处理机械加工工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担载的双金属活性组分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进料空速和污水pH等条件对催化湿式氧化处理某厂机械加工废水效果的影响。对于该厂的混合废水,在反应温度260℃,反应压力6.6MPa,空速为2.0h^-1,pH为3条件下处理后的废水CODCr去除率为90.2%。考察了助剂H2O2、絮凝剂对处理废水效果的影响和各种联用技术对废水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954.
燃烧法处理酚醛废水的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述了燃烧法处理高浓度含苯酚,甲醛废水的原理及技术方法。该法一次性投资代,占地少,操作简单,运作费用低。去除效果明显,同时为回收废水中酚醛的技术留有余地,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55.
将计算机实时监测和控制技术引入到城市垃圾焚烧设备中,对回转炉床式焚烧炉的整个流程中各环节的生产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及控制,以提高焚烧炉的焚烧量和焚烧质量,使焚烧效率最佳,并且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956.
PM10冲击采样器切割头设计参数对切割粒径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颗粒在气流中的受力情况分析入手 ,得到冲击采样器中喷嘴喷出后颗粒的运动轨迹方程以及运动轨迹与采样器切割头设计参数的关系式。分析了PM10空气采样器的切割原理 ,并利用数值计算研究颗粒在不同的流量、喷嘴尺寸及喷嘴与冲击板的距离下的运动轨迹 ,从而得到切割头设计参数对切割粒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7.
利用填埋层内生物代谢控制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目前国内卫生填埋场运行中存在的渗滤液问题 ,分析了不同填埋结构中生物代谢环境和主要污染物的代谢途径 ,探讨了不同填埋结构中利用渗滤液回灌来控制渗滤液污染的“生物反应器型”填埋技术。  相似文献   
958.
机械镀锌工艺的清洁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机械镀锌的实际生产过程 ,讨论了机械镀锌实现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 ,并且从工艺过程、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3个方面对机械镀锌进行了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 ,机械镀锌是切实可行的清洁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959.
水中氰化物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研究现场快速测定水中的氰化物。运用比色分析的朗伯 比尔定律和真空工艺设计 ,将复杂繁琐的实验室测试方法和操作程序有机地融合在测试管中。该测试管具有快速、简便和价格低廉等特点 ,测定范围为 0 0 0 5— 0 2 0mg/L。  相似文献   
960.
The influence of organic ligands on the retention of lead in soi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chwab AP  He Y  Banks MK 《Chemosphere》2005,61(6):856-866
Organic acids are commonly produced and exuded by plant roots and soil microorganisms. Some of these organic compounds are effective chelating agents and have the potential to enhance metal mobility. The effect of citrate and salicylate on the leaching of lead in soil was investigated in a laboratory experiment. In short-term batch experiments, adsorption of lead to soil was slightly enhanced with increasing salicylate concentration (500-5000 microM) but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presence of citrate. These observations suggested that citrate may enhance Pb leaching, but this was not observed in the column study. Soluble Pb in the presence and absence citrate or salicylate (up to 5000 microM) was added to soil columns at a moderate flow rate, but no Pb was observed to emerge from the soil in any of the soil columns. Rapid biodegradation of citrate in soil eliminated potential complexing ability. Breakthrough of Pb from soil was noted only when using small columns at high flow rates (>20 pore volumes per day). Under these conditions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non-equilibrium, citrate was not degraded and significantly enhanced Pb mobility. As in the batch adsorption experiments, the presence of salicylate reduced Pb leaching. Considering the extreme conditions required to induce Pb leaching, it is likely that Pb will remain relatively immobile in soil even in the presence of a strong complexing agent such as citr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