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5篇
  免费   600篇
  国内免费   1455篇
安全科学   568篇
废物处理   146篇
环保管理   423篇
综合类   3075篇
基础理论   671篇
污染及防治   579篇
评价与监测   242篇
社会与环境   229篇
灾害及防治   157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293篇
  2021年   268篇
  2020年   322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282篇
  2013年   379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394篇
  2010年   385篇
  2009年   308篇
  2008年   302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介绍了废旧聚苯乙烯(PS)泡沫塑料的回收概况、来源与分类、回收工艺和方法、回收技术瓶颈,重点讨论了熔融造粒法回收和改性废旧聚苯乙烯(Ps)泡沫塑料的工艺与进展,不同造粒回收工艺适合的原料种类,资源化利用的方向等,并对不同回收工艺的聚苯乙烯粒子性能作出了比较。  相似文献   
982.
多金属氧酸盐电催化降解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IR和XRD等手段对磷钼酸(PMo12)和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形成的电荷转移配合物(TMB)3PMo12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中的杂多阴离子仍保留着Keggin结构.将配合物负载于γ-Al2O3上制备(TMB)3PMo12/γ-Al2O3负载型催化剂填充于电化学反应器中,考察电催化氧化体系降解酸性大红3R染料废水的效果.研究表明,(TMB)3PMo12/γ-Al2O3催化剂对酸性大红3R废水显示了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催化剂填充量为50g,负载量为0.6%时,在pH值为4,槽电压15.0V,曝气量0.14m3/h,极板间距3.0cm反应条件下,60min后,色度去除率达到79.7%,去除效果较传统二维平板和三维电解槽更高.  相似文献   
983.
利用彗星实验检测渤海区主要入海河流遗传毒性.以虾虎鱼为受试生物,暂养在河口水样中,染毒48h,取外周血细胞,运用彗星实验检测外周血细胞内DNA损伤程度,以尾相(TM)作为DNA损伤程度指标,并据此评估入海河流邻近海域遗传毒性风险.实验结果表明,入海河流中的特征污染物可导致虾虎鱼外周血细胞的DNA损伤,且损伤程度可以通过彗星实验定量分析,同时该试验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能够反映出多种污染因子的综合致毒能力.因此,通过彗星实验建立实验室检测入海河流遗传毒性方法具有可行行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984.
场地土壤中有效态砷的稳定化处理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以生石灰和亚铁盐作为辅助剂与稳定剂对2种砷污染的土壤进行稳定化处理,通过化学浸出、形态及结构研究,揭示土壤中有效砷的稳定效率和机理.结果表明,外源铁添加量与土壤砷含量(Fe/As)的物质的量比达到6:1~8:1,CaO投加比例为0.05%~0.1%(w/w)时,土壤中有效态砷的稳定效率超过85%.土壤有效砷的稳定化处理主要是将砷从非专性吸附态和专性吸附态转化为弱结晶的铁铝或铁锰水化氧化物结合态、结晶铁铝或铁锰水化氧化物结合态.稳定处理后2种污染土均有新物相羟砷铜矿(As2Cu5H4O12)生成.  相似文献   
985.
参照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国家技术规范,基于近年来我国燃煤电厂常规污控设备协同脱汞的现场测试数据(文献报道和实测值)及各省原煤w(汞)的实测值,初步构建了国内燃煤电厂烟气汞排放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并以2010年的燃煤量、污控方式布局为基础,计算了该年度汞排放的不确定度. 结果表明:2010年我国燃煤电厂烟气汞排放的总不确定度为48.8t,占平均排放总量的34.3%;其中60.2%源于污控设备脱汞效率的不确定度,39.8%源于原煤w(汞)的不确定度;采用ESP(静电除尘)、ESP+WFGD(静电除尘+湿法脱硫)、SCR+ESP+WFGD(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静电除尘+湿法脱硫)和FF(袋式除尘)大气污控组合的机组各存在6.0、32.2、9.7和0.9t的烟气汞排放不确定度,分别占各对应机组烟气汞排放量的19.3%、32.8%、84.6%和53.6%,其中SCR+ESP+WFGD污控组合烟气汞排放的相对不确定度最大. 随着我国烟气脱硝工作全面推行,2015年以后,SCR+ESP+WFGD污控措施(组合)的机组所占比例将会提高到66%以上,如果仍以现有数据为基础,则来自SCR+ESP+WFGD污控措施(组合)机组的烟气汞排放不确定度将会大幅增加,因此急需增加对该类装置脱汞效率的实测样本数量.   相似文献   
986.
Given the threats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a changing climate to marine ecosystems,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esponse of not only adult corals, which are particularly sensitive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but also their larvae, whose mechanisms of acclimation to both temperature increases and ocean acidification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Brooded larvae from the reef coral Pocillopora damicornis collected from Nanwan Bay, Southern Taiwan, were exposed to ambient or elevated temperature (25 or 29 °C) and pCO2 (415 or 635 μatm) in a factorial experiment for 9 days, and a variety of physiological and molecular parameters were measured. Respiration and rubisco protein expression decreased in larvae exposed to elevated temperature, while those incubated at high pCO2 were larger in size. Collectively, thes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complex metabolic and molecular responses of this life history stage and the need to integrate our understanding across multiple levels of biological organization. Our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for this pocilloporid larval life stage, the impacts of elevated temperature are likely a greater threat under near-future predictions for climate change than ocean acidification.  相似文献   
987.
为研究温度对烃类气体爆炸极限的影响,利用爆炸极限测试仪对C1-C4烃类气体在20℃、60℃、100℃、140℃等初始温度条件下的爆炸极限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C1-C4烃类气体的爆炸下限在20-140℃范围内与温度呈线性关系,同一系列烃类物质,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同一温度下所对应的爆炸下限数值依次降低;对于相同碳原子数的烃类物质,相同温度下烷烃的爆炸下限数值高于烯烃的爆炸下限数值。此外,建立了高温条件下烃类物质爆炸极限的预测模型,为烃类物质爆炸极限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88.
中国东部春季一次强冷锋活动空气污染输送过程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利用CMAQ(4.7.1)和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结合长岛和洪泽湖站点污染物观测数据,对2011年3月31日—4月3日影响我国东北部地区的一次典型强冷锋天气空气污染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验证表明模式能较好地模拟此次强冷锋过程. 由结果可知,此次强冷锋前后污染物浓度呈先升后降又上升的现象. 在冷锋移动过程中,锋前出现一条高浓度污染带,锋面将污染物抬升至800~500 hPa的高度,使污染物在对流层中层快速向西太平洋传输;冷锋对当地污染物的去除不仅有水平方向的推动作用,还会使污染物向高空输送. 锋面过后污染物浓度急剧降低,冷锋对长岛站点SO2、O3、NOx、PM2.5的清除率分别为90.87%、34.10%、50.56%、72.69%,对洪泽湖站点则分别为82.53%、50.45%、65.11%、36.80%. 锋面过去1~2 d后,高压控制天气形势下污染物再次开始积累、浓度回升. 冷锋前后污染物形成一个“积累—锋前抬升—高空平流输送—锋后大风清除—积累”的循环.   相似文献   
989.
冶金行业环境污染物的特征与监测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凡 《环境工程》2013,31(1):108-111
冶金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工业,在其制造体系中大量的物质、产品流、废弃物、能量转换过程、多形式的排放过程都对环境造成不同层次和程度上的影响。针对不同工艺产生的污染物特征及主要污染物的种类,综述了环境监测运用的各类监测技术、监测方法,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0.
人类活动对流域旱涝事件具有决定性影响,已经成为国内外热点研究问题之一。通过系统分析国内外人类活动对流域旱涝事件影响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导致大气温室气体和气溶胶含量上升,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导致流域极端水文过程时空格局改变。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退化将影响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和水循环过程,削弱流域防洪抗旱能力;水利工程的修建将增大流域储水状况,有效应对流域旱涝事件,但同时存在加剧流域旱涝事件的风险。此外,论文还概述了人类活动对流域旱涝事件影响的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