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214篇
安全科学   138篇
废物处理   32篇
环保管理   108篇
综合类   566篇
基础理论   82篇
污染及防治   128篇
评价与监测   64篇
社会与环境   89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选取近10多年来江西省人均GDP作为经济指标,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作为工业环境污染及治理指标,运用SPSS统计软件构建了相应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对江西省经济发展与工业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工业废水排放量曲线出现了拐点和转折点;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曲线虽有拐点,但是其产生量处于逐渐递增的态势;工业废气排放量曲线呈直线上升势头,环境污染仍然严重;工业污染治理的投资总额趋于减少,且建成的治污项目没有发挥积极的作用,也延缓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的出现。  相似文献   
62.
某型无人机伞降回收系统故障模式、 影响及危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提高某型无人机伞降回收系统的可靠性,采用硬件法与功能法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系统进行了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利用定量分析方法和危害性矩阵图对该系统的危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需要对"主伞故障"这一失效模式加以重点关注。给出了使用中应采取的预防措施,使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显著增长。  相似文献   
63.
河流为人类提供了多样的生态服务功能,然而城市化对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造成严重的影响。随着点源污染的有效管理控制,非点源污染降雨径流己成为造成城市地表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善河道水质,引调清水激活城市内河水体,提高河道的水环境自净能力,有效改善城市水环境。文章以南京河西水系为例,利用Saint-Venant方程组对水系建立一维水动力模型,并通过汇流结点水位法对方程组进行数值求解;对WASP5水质模型进行二次开发用于水质模拟;建立水质模型和一维河网水动力模型的耦合模型,将水动力模型计算所得到的水动力参数耦合到WSAP5水质模型中,模拟降雨过程以及引调清水过程的河网各河段的水质变量浓度,得出降雨径流对河流的污染程度以及引清冲污措施对河流水质改善的效果并优化调水过程。  相似文献   
64.
电子束辐照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氧化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环保性能好等优点,其在化学污染物降解方面的作用逐渐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在此简述了电子束辐照技术降解化学污染物的原理及特点,重点介绍了电子束辐照技术在食品中有害残留物;挥发性有机物、烟气等废气的净化;印染、浸金、苯胺类废水的辐照处理及固体污染物等化学污染物降解中的应用进展,并展望这一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5.
吕建华 《海洋环境科学》2012,31(1):120-124,144
实现对海洋倾废科学有效管理是保护海洋环境及海洋资源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主要任务。东海是我国海洋生产力最大的海区,近年来,随着海洋经济和沿海区域经济的发展,向海上倾倒废弃物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在实际倾倒过程中出现了倾倒区选划利用不合理、违规倾倒和执法监管不力等问题,影响东海海洋生态环境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因此,文章在对东海区海洋倾废活动现状进行全面客观梳理的基础上,就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结合东海区海洋倾倒的实际需求,为实现合理有效的管理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6.
漫衰减系数是水体重要的光学参数,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利用2009年4月和2010年5月太湖实测数据,基于光学闭合原理,首先求解出490 nm处水体总的吸收系数[a(490)]和后向散射系数[bb(490)],进而研究了其与模拟的环境一号卫星多光谱数据不同波段遥感反射率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太湖春季水体Kd(490)反演的半分析模型并将其应用到环境一号卫星影像上进行了太湖春季水体Kd(490)的遥感反演.结果表明,①基于光学闭合原理,可以较为准确地求解出a(490)和bb(490),a(490)实测值与求解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7.1%,bb(490)与模拟的环境一号卫星第四波段的遥感反射率具有很好的指数关系;②本研究所构建的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和稳定性,利用与卫星影像准同步的地面采样点对模型进行验证,得出模型反演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1.6%,均方根误差为1.68 m-1;③太湖春季水体Kd(490)具有较强的空间差异性,太湖北部和东太湖大部分区域为Kd(490)的低值区,太湖西部和南部为Kd(490)的高值区,而太湖中部大部分区域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67.
A sensitive method based on the fluorescence quenching effect of the Tb^3+-Tiron complex is propo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lkali-labile phosphoprotein phosphorus (ALP) released from fish plasma. The detection limit was 5.4 ng/ml (S/N=2), an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quenching effect (6 replicates) was 4.6%.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the proposed method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obtained by the colorimetric assay.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esent method are its relatively simple detection procedure, the lack of toxic organic solvents, and high sensitivity.  相似文献   
68.
外加淀粉酶预处理污泥厌氧发酵产氢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外加淀粉酶预处理剩余污泥,考察了淀粉酶对污泥的破解效果,研究了接种产氢菌(Enterococcus sp.LG1)和未接种产氢菌两种状况下,污泥厌氧发酵产氢效果,并与相应温度(60℃)热预处理污泥的发酵产氢效果进行对比,同时分析探讨了污泥发酵产氢过程中底物和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淀粉酶预处理污泥4h后水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9.
以广西平果县龙何生态重建示范区的石漠化山地复合生态系统为例,依据试验研究及专家咨询的结果,构建了一个基于自然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值进行了分析,应用指数评价模型对石漠化山地复合生态系统进行综合评估。层次分析结果表明,植被覆盖率、人类活动强度、物种多样性、物质生活指数、石漠化程度、水土流失程度等指标的权重值较大,是石漠化山地复合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子;指数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表明,石漠化山地复合生态系统的总体质量较差,但通过生态示范区建设,改善复合生态系统中的植被状况,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提高系统中人类的生活水平,可以使复合生态系统中社会、经济、环境3个子系统的转运功能逐渐趋于协调,总体质量逐渐好转。  相似文献   
70.
三峡库区悬移质泥沙对磷污染物的吸附解吸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三峡库区悬移质泥沙对磷污染物的吸附解吸特性从野外同步监测和室内试验研究两个方面展开研究。选取长江干流、嘉陵江和乌江共7个监测断面于2002年和2003进行野外同步监测,测试结果表明:水中的悬移质泥沙对水中各种覆存形态的磷污染物浓度具有显著影响,单位重量泥沙对磷的吸附量与水体总泥沙含量、泥沙粒径有密切关系。采集寸滩断面泥沙对磷酸盐吸附解吸特性进行室内试验研究,并根据Langmuir吸附动力学方程对吸附解吸过程进行了拟合,发现吸附速率常数k随着泥沙粒径的增加而呈递增变化,而磷酸盐初始浓度对k值的影响并不明显,同时,磷酸盐解吸量随着泥沙浓度的增加和粒径的增加呈递减变化,k值随着泥沙粒径的增加而呈递增变化,泥沙浓度对k值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