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21篇
安全科学   43篇
废物处理   51篇
环保管理   89篇
综合类   693篇
基础理论   265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80篇
评价与监测   46篇
社会与环境   56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8篇
  1976年   8篇
  1966年   8篇
  1965年   11篇
  1964年   11篇
  1963年   9篇
  1962年   11篇
  1961年   11篇
  1960年   18篇
  1959年   10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11篇
  1955年   6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992.
我国城市供水安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华军  施春红 《安全》2007,28(8):26-29
城市供水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供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水平.随着我国城市化战略的加快实施,在水资源紧缺、水质污染加剧、突发水污染日益频繁的形势下,城市供水安全问题已不容忽视.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供水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开源节流加强保护为原则提出了安全保障对策.  相似文献   
993.
Biomineralization, biosilicification in particular (i.e. the formation of biogenic silica, SiO2), has become an exciting source of inspir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bionic approaches following “nature as model”. Siliceous sponges are unique among silica forming organisms in their ability to catalyze silica formation using a specific enzyme termed silicatein. In this study, we review the present state of knowledge on silicatein-mediated “biosilica” formation in marine sponges, the involvement of further molecules in silica metabolism and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nano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Werner E. G. Müller dedicated this study to Prof. Vera Gamulin (Rudjer Boskovic Institute, Zagreb, Croatia) in honour of her unique contributions in molecular evolution.  相似文献   
994.
一种基于GOCI数据的叶绿素a浓度三波段估算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标准三波段算法为基础,构建了适用于GOCI影像数据的叶绿素a浓度三波段估算模型.并以三峡水库、巢湖、洞庭湖和太湖水体的289组实测叶绿素a浓度以及光谱数据作为基础,模拟了GOCI影像和MERIS影像波段,率定了模型参数,并与MERIS三波段算法和目前常用的GOCI波段比值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用GOCI影像数据进行了独立数据验证.结果表明:1对目前的数据集,680 nm处和660 nm处的色素颗粒物吸收系数具有相对固定的比例关系,比值为1.351;2 GOCI三波段模型在模型率定中,得到与MERIS三波段模型近似的效果,线性拟合的决定系数为0.809,略低于MERIS三波段模型的0.820,但明显优于GOCI比值模型(0.450),有效避免了GOCI波段比值模型中在叶绿素a浓度低值区出现的"扩散"现象,体现出较好的普适性;3通过验证数据集中平均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两个误差指标的对比,发现GOCI三波段模型误差表现与建模数据一致,与MERIS数据接近,明显优于GOCI波段比值模型;4通过GOCI影像的同步验证,发现GOCI波段比值算法会对太湖叶绿素a浓度产生明显的低估,且难以体现叶绿素a浓度空间变异.GOCI三波段算法效果相对较好.相比于目前常用的波段比值算法,GOCI三波段算法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精度,有较强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95.
纳米零价铁的生态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零价铁(n ZVI)由于其比表面积大、表面反应活性高以及强还原性,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环境修复材料,广泛运用于污染地下水及土壤修复。大量的n ZVI颗粒直接注射到污染位点会增加生态系统的暴露可能性,并且由于n ZVI粒径特别小,能穿过细胞膜和生物体的各类天然屏障,对环境及生态系统存在潜在风险,因此科学家们开始更多地关注n ZVI的生物安全性研究。鉴于n ZVI在环境修复应用中的巨大潜力和可能的毒性效应,对n ZVI环境风险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关于n ZVI生态毒性的研究成果,n ZVI对病毒、细菌、微生物群落、以及动植物等都能导致一定的负面效应,尽管其毒性机制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n ZVI暴露后铁离子的释放和氧化损伤确实可以引起生物效应,部分研究还分析了环境因素和表面改性对其毒性的影响。文章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纳米零价铁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抗生素环境污染是影响抗生素抗性基因传播和扩散的主要因素,然而关于抗生素耐药菌在抗生素暴露下抗性基因的表达机制研究甚少。本研究利用RT-PCR方法检测了土壤中优势耐药菌菌株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 SYN201,G+)和弗氏志贺菌菌株(Shigella flexneri NJJN802,G-)在含有不同浓度磺胺类药物的培养基中生长不同时间后抗性基因(sul 1、sul 2、sul 3)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无论培养基中是否存在磺胺类药物,菌株SYN201和NJJN802中的3种磺胺类抗性基因均分别在培养的第72小时或36小时出现一个明显的表达峰,而在其他培养时间下不表达或表达量处于相对极低的水平;磺胺嘧啶的存在有助于提高菌株在此特征表达时间下抗性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未加磺胺嘧啶组相比,暴露于磺胺嘧啶(60μg·m L~(-1))组的sul 1、sul 2和sul 3在菌株SYN201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提高了2.5、4.8和3.2倍,而在菌株NJJN802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提高了3.7、6.0和5.0倍。通过将耐药菌暴露于不同磺胺嘧啶浓度下考察sul基因相对表达情况,研究发现随着培养基中磺胺嘧啶浓度的升高(0~1 024μg·m L~(-1)),菌株SYN201和NJJN802中sul基因的表达量整体上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本研究对揭示磺胺耐药菌的抗性表达规律及抗生素暴露对其抗性表达发挥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中国独立型环境税方案设计及其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税是当前国家正在推进的一项重要的环境经济政策改革。本研究从分析环境税的内涵和实施基础出发,提出了我国独立型环境税税制设计方案,对污染排放税目、污染产品税目、生态保护税目和碳排放税目的具体税制要素进行了设计,测算了不同组合方案下的环境税可能收入水平。利用环境CGE模型分析了环境税征收对GDP、物价、生产、消费、贸易和要素资源配置的影响,提出了环境税的实施路线图。  相似文献   
998.
Achondroplasia is the most common form of short-limbed dwarfism in humans and is caused by mutations in the FGFR3 gene. Currently, prenatal diagnosis of this disorder relies on invasive procedures.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fetal single gene point mutations could be detected in cell-free DNA (cf-DNA) from maternal plasma by either the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 MS) assay with single allele base extension reaction (SABER) approach or the size fractionation of cf-DNA in maternal plasma. Here, we combined the two approaches to non-invasively examine the fetal G1138A mutation in maternal plasma. cf-DNA was extracted from maternal plasma samples obtained from two pregnant women at risk for achondroplasia. The fetal G1138A mutation was determined by the analysis of size-fractionated cf-DNA in maternal plasma using MALDI-TOF MS with SABER approach and homogenous MassEXTEND (hME) assay, respectively. The fetal G1138A mutation was detectable in the two achondroplasia-affected pregnancies by the analysis of cf-DNA in maternal plasma using MALDI-TOF MS. However, the size-fractionation approach led to a more precise detection of the fetal mutation in both analyses. This analysis would be suitable for non-invasive prenatal diagnosis of diseases caused by fetal single gene point mutations.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9.
Summary  The main readership are students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cs. In most parts, other interested scientists from environmental disciplines get some insights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and software. The book can be recommended broadly. With the last chapter ‘Simulation in Practice’, this work may also be useful for commercial application. With chapter 14, the authors contribute to th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pic of E-Learning.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