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15篇
安全科学   97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316篇
基础理论   77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6 毫秒
51.
局域地形和林火数量对区划方法的影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火灾等级区划不仅能为预防森林火灾提供宏观指导,并有利于防火人员的合理安排,从而达到对火灾的有效防范和控制。一个好的森林火灾的区划结果得益于适宜的区划方法,而区划方法的选择则受制于区划影响因子,因此探讨森林火灾区划的影响因子对区划结果至关重要。分析了重庆市森林火灾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在GIS支持下,利用2000-2010年中527例历史林火记录和DEM数据,分析了局域高度和林火数量对森林火灾区划的影响。最终,将局域高度及林火数量构建成火灾易发程度并空间化,从林火易发程度的角度出发给出了重庆市森林火灾区划结果。通过分析发现,所构建的林火易发程度可从地形和林火数量的角度反映某一地区的林火发生情况,因此局域地形和林火数量可分别作为重庆市森林火灾区划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2.
首先介绍传统加速度振动试验产生过试验的主要原因;接着介绍机械阻抗特性,给出视在质量、有效质量及剩余质量的定义;然后通过对复杂二自由度方法进行理论推导,给出力限试验条件的制定方法;最后以铝板为例,建立典型力限控制试验方案,提出力限试验方法及试验步骤。从试验结果看,力限控制试验方法是缓解试件过试验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3.
通过对现有传爆药安全性综合评价方法和装载加固评价方法进行改进,建立导弹铁路运输安全评价模型,运用改进型安全评价方法计算出导弹运输实际现实危险度。通过重大事故后果模拟法对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量危险源进行分析、模拟,得出发生事故后产生的对人、物的危害范围。运用装载加固安全评价方法对装载加固方案进行评价,从而得知铁路运输导弹的危险综合程度,该评价模型可为铁路运输部门危险货物运输安全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高原机场飞机架次较少,机型单一,飞行周期稳定,以及高原特殊的环境特征,有时会导致现场实际噪声监测数据无效。应用综合噪声模型(INM)软件对青海玉树机场飞机噪声进行计算,其结果与监测结果比较显示,计算值和监测值误差在±6 d B的范围以内。探讨提出采用飞机噪声计算模式,可以为高原机场飞机噪声管理提供可靠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5.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two step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anaerobically digested swine manure on soybean cyst nematode (SCN) egg control. In the first step, liquid swine manure underwent anaerobic digestion to search for the best digestion time for both volatile fatty acids (VFA) and ammonium nitrogen (NH4 +) enrich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bout 17 and 28 days of incubation were needed, respectively, to reach the maximal levels of VFA and NH4 + in the manure. In the second step, raw, VFA-enriched, and NH4 +-enriched manure were applied separately, at four different rates (25, 50, 100, and 200 mL/pot), to soil pots inoculated with nematode eggs in a greenhouse environment.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35 and 61 days after inoculation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such treated manure on SCN egg productivity. The data indicated that the SCN egg counts were inversely related to the manure application rates in a linear manner wit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0.998, 0.967, and 0.900 for raw, NH4 +-enriched, and VFA-enriched manure for the 35-day samples. While no such relationships were found for the 61-day samples, implying that none of the treatments were still effective 61 days after application. At the four application rates, the VFA-enriched manure performed best in reducing SCN egg counts (by 18.1, 19.5, 34.3, and 18.6%) as compared to the raw manure treatment. In contrast, the NH4 +-enriched manure achieved mostly negative reductions. To achieve the best control of SCN egg growth, the VFA-enriched manure should be used and applied to soybean fields every 35 days.  相似文献   
56.
近年来,城市集中供热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城市供热需求的增加,供热地下管线长度迅速增长,供热地下管线事故时有发生,城市供热地下管线安全问题已成为市政地下管线安全研究的重点问题和城市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事故致因论的角度和事故树的方法对供热地下管线系统的危险因素和薄弱环节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合理有效的预防对策,有效消除事故隐患,减少事故发生,对确保城市供热管网安全、稳定、正常供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7.
以意大利的FACE(Free atmospheric CO2 enrichment)长期定位试验区和大气环境控制装置为研究对象,用化学分步酸提法将土壤有机质分离为活性库、慢库和惰性库,并培养测定土壤有机氮的矿化率,研究人工模拟大气CO2富集、施氮肥及植株类型对土壤有机质库及激发效应的影响.第一茬(POP FACE)试验产生了激发效应.但第二茬(Euro FACE)试验CO2处理区的总碳增加最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区.即激发效应终止.主成分分析显示,有效氮的矿化水平已成为有机质降解的制约因素.据此推断,试验区巾活性碳和有效氮控制的激发效应阶段转变为氮利用受限所引起的碳积累阶段.CO2富集对N矿化率、慢库和惰性库均无显著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的激发效应不仅受有机碳的活性库制约,氮的矿化率也是影响其发生的关键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58.
山仔水库沉积物蓝藻复苏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温度、光照、营养盐和物理扰动4个因素对山仔水库冬季沉积物中蓝藻复苏的影响,每个因素设置两个水平,培养周期为6 d,并以蓝藻复苏量为考察指标.结果表明,温度和光照为蓝藻复苏的主要影响因子,上覆水体的营养盐、物理扰动对沉积物中蓝藻门复苏的影响作用不显著,不同的蓝藻种属对温度和光照条件的响应程度不完全一致,蓝藻门微囊藻属(Microcystis)对温度和光照的复苏响应显著,颤藻属(Oscillatoria)仅对温度的复苏响应显著.同时,通过设置6.0~16.0 ℃之间6个温度梯度及50和2000 lx两个光照梯度,进行了沉积物柱状样复苏模拟实验.结果显示,山仔水库冬季沉积物微囊藻属和颤藻属在10 ℃左右开始复苏,微囊藻属对光的敏感性使其更容易处于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59.
长株潭地区人为源氨排放清单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根据收集到的长株潭地区各类人为源氨排放的活动水平数据和排放系数,建立了长株潭地区2013年人为源氨排放清单,并根据空间特征数据进行了3 km×3km的空间网格分配.结果表明,长株潭地区2013年人为源氨排放总量为7.27×10~4t,排放强度为2.59 t·km~(-2);其中,畜禽养殖业和农田生态系统为最主要的氨排放源,氨排放分担率分别达58.60%和29.73%;畜禽养殖业中,肉牛、蛋鸡和肉猪是主要贡献源,分别占畜禽养殖业氨排放总量的26.26%、21.40%和18.43%;宁乡县、湘潭县和浏阳市为氨排放量较大的县市,分别占长株潭地区氨排放总量的17.49%、12.82%和12.02%;石峰区和岳塘区的氨排放强度最大,分别达到了9.14 t·km~(-2)和5.01 t·km~(-2).空间分布特征显示排放量较大的网格主要是大型点源.  相似文献   
60.
为研究梯级水坝运行条件下沉积物中重金属和营养盐的污染状况,于2016年对澜沧江漫湾和大朝山梯级水坝库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As、Cd、Cr、Cu、Pb和Zn)和营养盐(总有机碳TOC、总氮TN)的污染特征展开了调查,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有机指数(OI)、有机氮百分数(ONP)、TOC/TN和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了梯级水坝库区沉积物污染状况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沿着库区河流纵向梯度,重金属和营养盐污染均表现为坝前静水区相对较高的空间分布格局.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评价结果表明,上游漫湾库区重金属生态风险(I~III级)总体高于下游大朝山库区(I~II级);而营养盐污染程度则表现为下游大朝山库区高于上游漫湾库区的分布格局.两库区沉积物有机质主要由水库水体产生,漫湾库区坝前静水区雨季有机质来源主要为陆源.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与营养盐污染的来源具有一定的空间差异性.梯级水坝工程对沉积物的重金属和营养盐污染具有显著的累积和拦截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