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52篇
  免费   8393篇
  国内免费   28755篇
安全科学   6242篇
废物处理   745篇
环保管理   3191篇
综合类   43271篇
基础理论   5811篇
污染及防治   5587篇
评价与监测   2742篇
社会与环境   2189篇
灾害及防治   1622篇
  2024年   233篇
  2023年   756篇
  2022年   1979篇
  2021年   2088篇
  2020年   2933篇
  2019年   2716篇
  2018年   2771篇
  2017年   2954篇
  2016年   2471篇
  2015年   3356篇
  2014年   3859篇
  2013年   4308篇
  2012年   4959篇
  2011年   4390篇
  2010年   4207篇
  2009年   4064篇
  2008年   3564篇
  2007年   3556篇
  2006年   3044篇
  2005年   2289篇
  2004年   1855篇
  2003年   1269篇
  2002年   1127篇
  2001年   1073篇
  2000年   1102篇
  1999年   766篇
  1998年   459篇
  1997年   413篇
  1996年   452篇
  1995年   415篇
  1994年   260篇
  1993年   194篇
  1992年   302篇
  1991年   260篇
  1990年   227篇
  1989年   197篇
  1988年   144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74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3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5篇
  197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Eco-security assessment is a hot research area in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which involves data with much spatial, non-linear, and random feature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s a useful tool to analyze and manage spatial information, has a superior advantage in this field. A case study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Liaohe River featuring a method of eco-security spatial differences (ESSD) based on GIS i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 includes four steps: 1) developing the pressure-state-response (P-S-R) framework with site data; 2) digitizing West-Liaohe River and setting its GRID database of ecosecurity assessment indicators; 3) figuring out the relative membership degree (RMD) of eco-security indicators by using 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with the weight of indicator; 4) classifying the security zone and mapping the assessment result of eco-security status in grid by GIS method of assigning and clustering. The visual spatial differences of eco-security based on GIS enables decision makers to know the status of eco-security better in making policies for achieving sustainability.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5, 26(5): 28–33 [译自: 环境科学]  相似文献   
992.
乌金塘水库水体中钼污染现状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乌金塘水库水质的监测和调查分析,了解了乌金塘水库水水质中钼(Mo)的污染状况和来源。根据监测结果可以判断,乌金塘水库处于严重污染状态。提出通过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乌金塘水库可以满足饮用要求。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建立多污染热源置换通风的三维数学模型,根据数值解分析三热源位置变化对多污染源置换通风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源的位置变化对多污染热源置换通风效果的影响是很大的,房间内热源应紧凑布置以利于提高通风效果和节能。  相似文献   
994.
泥炭保护紫花苜蓿根系对柴油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盆栽试验,观察了泥炭保护根系移栽和直播2种栽培方式处理的紫花苜蓿在柴油污染土壤中的生长情况及其对土壤中柴油污染物的去除情况,探讨了利用泥炭保护根系措施清除土壤柴油污染物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泥炭保护根系处理有利于紫花营蓿根系形态发育,能促进根系细菌和真菌的繁殖,并显著提高根区土壤柴油降解率.  相似文献   
995.
微等离子弧放电催化水处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钛为阳极的微等离子弧放电技术,研究了在模拟废水处理中放电催化效应及其机理,发现该技术对甲基橙有好的放电催化处理效果.甲基橙的脱色程度与峰值电压、脉冲频率、占空比、阳极电极面积等有关.在0.3mol·L-1的H3PO4电解液中,在峰值电压为550V、脉冲频率200Hz,占空比1∶180、阳极电极面积50mm×50mm条件下,20min内600mL、20mg·L-1的甲基橙溶液脱色率达90%.实验结果表明,该放电催化体系具有协同效果好、能效高、反应器设计要求简单等特点,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水处理新技术.  相似文献   
996.
针对165℃、30min预处理后的混合污泥,进行高温厌氧消化的连续试验.研究了在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下的产气量、有机物的分解率等指标,探讨了"热处理 高温消化"实用化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总固体(TS)为70g·L-1、预热处理后的混合污泥经高温厌氧消化,在HRT.为10、20、30d的条件下,产气率为2.82、1.70和1.19 L·L-1·d-1;降解单位COD的产气量为968、1053和1091 L·kg-1;COD分解率为47%~52%;有机物分解率与HRT的关系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关系.COD物质平衡计算结果表明,基质中50%的固态有机物被分解转化,生物气中的甲烷含量可达59.1%.本研究中的厌氧消化反应可归纳为C8.38H19.7O7.59N 3.86H2O→4.38CH4 2.99CO2 NH4 HCO3-.  相似文献   
997.
受污染地表水体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介绍了受污染地表水体生物修复技术的类型及特点,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受污染地表水体生物修复技术研究及应用的现状,并对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8.
通过连续提取法对电镀废水污染区和对照区农田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Cu、Cr、Ni、Pb和Mn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污染区土壤中多种形态的Cu、Cr和Ni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区,尤其以它们的有机结合态差异最为显著.污染区较对照区土壤中Mn的总量虽无显著差异,但可交换态Mn的含量显著增加(分别为98.68mg/kg和40.75mg/kg).污染区与对照区土壤中的Pb的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Fe-Mn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留态均无显著差异.电镀废水的污染使得农田土壤中Cu、Cr和Ni含量和生物有效性显著升高,Mn的化学形态改变,移动性和生物有效性增加.  相似文献   
999.
王基建  姚巍 《环境科技》2006,19(3):44-46
水环境的治理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此,以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水专项分课题武汉水专项的实施为背景,在绿色GDP核算框架下对水环境治理效益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00.
赵云  王贤奕  洪陵成 《环境科技》2006,19(Z2):23-24
介绍硫离子在线检测仪的测定原理和基本系统结构,仪器采用流动注射法(FIA),具有测定周期短、试剂用量少的优点,该方法(显色剂为对二甲氨基苯胺)测定波长为665nm,工作范围ρ=2.0~25.0mg·L-1。回收率为96.1%~10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