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57篇
安全科学   102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237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温和热处理对低有机质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高浓度低有机质污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加热时间研究100℃温和热处理对其有机物溶出以及厌氧消化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通过100℃的温和热处理,污泥上清液中的有机物浓度在预处理前30 min内显著增加,30 min以后则趋于平缓.其中SCOD、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在100℃热处理30 min时的溶出率分别达到10.5%、11.6%和8.2%.温和热处理不仅可以提高低有机质污泥的产气总量,而且还可以缩短产气高峰的到达时间.经100℃热处理30 min的污泥,在厌氧消化10 d时的沼气产率(以VS计)为136.0 mL·g-1,比空白对照组提高了86.0%;厌氧消化30 d后的VS降解率也由空白时的19.1%增加到33.3%.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100℃的温和热水解处理对厌氧消化过程中的4种关键酶(蛋白酶、乙酸激酶、磷酸转乙酰酶和辅酶F420)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22.
两种水生植物对滇池草海富营养化水体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模拟实验,比较了2种典型水生植物水葫芦和轮叶黑藻对滇池草海富营养化水体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过程中,水葫芦同化吸收的氮、磷量分别比轮叶黑藻所同化吸收的量高109%和17%.在水生植物采收前,水葫芦处理组水体DO和pH值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电导率(EC)和氧化还原电位(Eh)显著性高于对照组,与轮叶黑藻处理组结果相反.水葫芦和轮叶黑藻处理组水体TN和TP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同初始种养量的情况下,试验初期轮叶黑藻处理组水体TN、TP及Chl-a浓度显著性低于水葫芦处理组,与试验后期结果相反.当水生植物采收后约50 d,水葫芦处理组水体TN、TP浓度均维持在采收前的低水平;轮叶黑藻处理组TN和TP浓度也维持在采收前水平,而Chl-a浓度较采收前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423.
采用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工艺处理养猪废水,研究了该工艺的启动过程,分析比较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对污染物的去除情况。研究表明: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减少,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而氨氮容积去除负荷从(0.086±0.008)kg/(m3·d)增加到(0.170±0.038)kg/(m3·d),最高可达0.22 kg/(m3·d)。本工艺的最佳进水容积负荷为0.070.12 kg/(m3·d),此时NH+4-N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4.18±2.78)%和(73.83±9.13)%。稳定运行期间出水NH+4-N和COD基本都能满足GB 1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424.
对比分析泄漏检测技术现状、检测与维修效果,同时给出国内外设备泄漏检测与维修(LDAR)发展趋势,以中国石化炼化企业开展设备泄漏检测与维修为例,提出集团公司各炼化企业开展LDAR的建议.  相似文献   
425.
目的评估自然暴露环境下新型纳米涂层的耐蚀性能。方法选取西沙永兴岛海洋环境作为自然暴晒场,对试验件做预损伤处理后,开展7B04-T6铝合金/新型纳米涂层与天津灯塔涂料股份有限公司典型防腐涂层在高盐雾、高湿热、强太阳辐射等综合腐蚀环境下的外场暴露试验,利用电化学阻抗技术对暴晒前后的两类涂层试样在3.5%NaCl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的耐蚀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类涂层外场暴露试验后,电化学阻抗值下降,且随着在3.5%NaCl溶液中浸泡时间的增加,Rp值不断减小,CPE-T值不断增大。结论新型纳米涂层在外场暴露试验1年后,并未发生腐蚀损伤失效,仍具有较好的耐盐水性,但其耐候性差于天津灯塔涂料股份有限公司试验涂层。  相似文献   
426.
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分析及园区示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绵城市建设是低影响发展(LID)理念的特色实践。厦门市是国家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城市之一,故海绵城市建设对厦门市生态文明和旅游城市的建设工作有重要意义。结合厦门市具体特点和LID技术特点,对厦门市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作了进一步分析。介绍了厦门市某园区的LID技术应用示范,并对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的高效应用提出建议,以期为其他区域的海绵城市技术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27.
为探索企业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的工作方法与模式,运用健康促进的理论与方法,以某铁路企业为实例,搭建企业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的组织架构、工作流程和实现路径。围绕"快乐工作,健康生活"主题,坚持大众生态健康理念,将职工健康问题放在人们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大环境中考虑,构建了企业6个层次的健康促进管理工作网络和12项工作制度,建立了推进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的长效工作机制。通过实践,提出政府主导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建立有效有力的管理体制和分层级健康促进工作网络,健全以系列制度为内容的长效工作机制,是推进企业工作场所健康促进常态化的良好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428.
针对我国石化企业污水处理单元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排放量核算结果准确度不一、缺乏有效评估手段的现状,建立了一种基于开路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Open Path-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OP-FTIR)现场实测的源强反算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我国北方某石化企业污水处理单元于2018年11月进行了18 d的大气VOCs环境浓度监测,监测结果表明,研究单元VOCs排放污染物以烷烃、卤代烃、苯系物和有机硫化物为主,其体积浓度百分比可达到95%,源强反算结果表明,研究单元TVOCs年排放量约为52.61 t·a-1,与根据生态环境部《石化行业VOCs污染源排查工作指南》计算结果较为相近,该反算方法可作为指南核算结果的一种辅助验证和评估手段而存在,气浮池、催化燃烧和污泥干化单元VOCs年排放量远远高于隔油池单元,特别是气浮池单元是VOCs减排治理的重点和难点,苯系物和甲硫醇更是其中的代表性污染物,应重点关注和加强管控.  相似文献   
429.
采用乙烯和溴反应生成二溴乙烷 ,用 10 %DC -2 0 0ChromosorbW /AW -DMCS(80~ 10 0目 )色谱柱 ,对水中二溴乙烷进行分析测定 ,从而得出水中Br2 的含量。方法加标回收率为 92 % -97% ,变异系数 5 %以下 ,最低检测浓度 :0 .10mg/L。因此 ,该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30.
环境友好消毒剂二氧化氯的灭活效果和消毒副产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毒是一个非常重要水处理单元过程,但常规消毒剂氯气会产生具有"三致"作用的消毒副产物.二氧化氯(ClO2)灭活效率高,消毒副产物的危害小,是一种环境友好消毒剂.总结了ClO2对水中细菌、病毒、乙肝表面抗原(HBsAg)、原生动物、浮游动物、藻类等的灭活效果,分析了温度、pH、CT(ClO2浓度×灭活时间)等对ClO2灭活水中微生物效果的影响,探讨了ClO2消毒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的性质,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法,展望了ClO2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