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8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89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砷污染土壤复合淋洗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土壤砷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淋洗法是修复砷污染土壤的一种有效方法.本研究以砷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批量振荡淋洗实验,将5种常用淋洗剂进行组合复合淋洗,探索最佳复合淋洗组合,对淋洗前后土壤进行形态分析,并通过3种不同污染程度土壤的修复效果比较,研究复合淋洗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复合淋洗效果优于单一淋洗效果,能够很好地提高砷的去除率.当采用4 h 0.5 mol·L~(-1)Na OH+4 h 0.1 mol·L~(-1)EDTA进行复合二步淋洗时土壤砷的去除率从66.73%提高到91.83%,砷含量由186 mg·kg~(-1)降至15.2 mg·kg~(-1),为最佳淋洗组合.其次,研究结果还表明,淋洗前后土壤中砷的形态发生改变,有效态比例得到有效降低,0.5 mol·L~(-1)Na OH+0.1 mol·L~(-1)EDTA适用于铝型砷含量较高的砷污染土壤,0.5 mol·L~(-1)OX+0.5 mol·L~(-1)Na OH适用于铁型砷含量较高的砷污染土壤.  相似文献   
92.
低碳源条件下改良双污泥系统脱氮除磷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低碳源废水条件下,通过对改良后的双污泥处理工艺与传统厌氧-好氧-缺氧工艺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探究解决城市生活污水碳源不足的方法.实验组反应器为改良型双污泥系统,即在原双污泥系统缺氧段增加两个阶段的微曝气(曝气量0.5 L·min~(-1)),对照组反应器为多级厌氧-好氧-缺氧SBR.结果表明,进水COD、氨氮、SOP浓度分别为200、35、10 mg·L-1时,实验组比对照组脱氮除磷效果好(去除率分别为:TN 94.8%与60.9%;TP 96.5%与75%),出水SOP浓度0.35 mg·L-1,NH+4-N浓度0.50 mg·L-1,TN浓度1.82 mg·L-1,完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单位碳源(以COD计)可实现的最大的氮、磷的去除量分别为0.17 g·g-1和0.048 g·g-1,可以最大程度地解决当前城市废水碳源浓度较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93.
内循环SBR反应器无厌氧段实现同步脱氮除磷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研究了内循环SBR反应器在模拟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脱氮除磷的效果.结果表明,在曝气时间为4h,曝气开始时DO浓度为6mg·L-1,pH值7~8时,反应器对COD、NH4 -N、TP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进水中COD浓度、NH4 -N浓度、TP浓度分别由170~260mg·L-1、20~30mg·L-1、8~20mg·L-1降到出水的4~48mg·L-1、0~2.0mg·L-1和0~1.4mg·L-1,COD、TIN(NH4 -N NO3--N N02--N)的去除率分别为89.7%±6.5%、70%左右,NH4 -N的转化率为97.4%±3.6%、TP的去除率为95.6%±4.4%.在本研究的实验过程中反应器进水后未经过传统除磷理论认为所必须的厌氧段而直接曝气,TP的去除效果仍然良好且运行稳定,这和传统的理论与研究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94.
杨帆  王冬波  李小明  杨麒  邓莹  罗琨  邹正军  曾恬静  邓嫔 《环境科学》2011,32(11):3379-3385
以A/O工艺和单级好氧除磷工艺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活污水中存在最广泛的乙酸钠作为单一碳源,对比研究了2组SBR(A/O工艺,SBR1;单级好氧除磷工艺,SBR2)的除磷效果.连续进行3个月的研究表明,2组SBR在稳定除磷阶段的除磷率和单位污泥的除磷水平分别为91.72%和3.23 mg.g-1(SBR1)与71.70%和2.91 mg.g-1(SBR2).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SBR1中PHA合成的同时伴随着糖原质的消耗,而在SBR2中PHA合成的同时伴随糖原质的积累,这意味着单级好氧除磷工艺中PHA的合成无需糖原质的参与;在静置阶段,2组SBR都表现出了很明显的释磷现象,但SBR2具有更高的释磷水平(释磷量分别为2.6 mg.L-1和13.28 mg.L-1).SBR1和SBR2体现出不同的除磷能力的原因很有可能是2组SBR的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储能物质在消耗和存贮的循环过程中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5.
锰矿尾渣污染土壤商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湘潭锰矿尾渣库地区商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的活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商陆根际土壤各种酶的活性显著大于非根际土壤。商陆根际环境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表现为:蔗糖酶>脲酶>脱氢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根际效应值(R/S)分别为:1.622、1.598、1.586、1.485和1.328。除过氧化氢酶活性外,土壤各种酶活性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程度显著负相关,表现出重金属复合污染对土壤酶活性的抑制效应。商陆可有效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各种酶的活性,是锰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理想植物。  相似文献   
96.
动电技术去除城市污泥中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实际城市污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阴极液酸度和添加络合剂,考察了镉的动电过程.结果表明,添加EDTA和柠檬酸不仅改变了动电过程的电流和电渗流,同时对镉的形态分布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存在于移动性较低形态、难以去除的镉被转化为移动性较高的形态,在动电作用下从污泥中移除,从而提高了动电处理的效率,总镉的去除率最高达到70.1%;EDTA和柠檬酸对动电处理的促进作用主要受体系酸度的影响,其中控制阴极pH值为4和8时,总镉的去除率达到66.4%、70.1%、62.3%和66.5%,较pH值为6时去除率提高了2~3倍.比较两种络合剂,EDTA在高pH值条件下对镉的络合能力较强而表现出较高的去除率,而柠檬酸对酸度的适应性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97.
阐述了燃煤锅炉烟道气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处理废水的机理,介绍了锅炉烟道气处理废水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98.
以磷酸钙盐的形式从污水处理厂回收磷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磷是一种不可再生、难以替代的有限自然资源.磷的可持续利用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学者与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从污水厂回收磷在世界各国逐渐兴起,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以磷酸钙盐的形式回收磷的相关研究还未见报道.以磷酸钙盐形式回收废水中的磷,优化磷回收过程相关工艺控制条件.结果表明,pH值和Ca2 浓度是磷酸钙盐回收的关键因素,最优值分别为10和6.68,磷回收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99.
工业废水的直接过滤吸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炉渣直接过滤吸附处理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对其工艺操作,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0.
pH、ORP监控在亚硝酸型生物脱氮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亚硝酸型生物脱氮因为其节约能源和碳源备受人们的关注。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实现及维持的控制途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分析了pH、ORP作为亚硝酸型硝化过程控制参数的理论基础,并阐述了亚硝酸型生物脱氮过程中pH、ORP过程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