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8篇
安全科学   91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241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41.
通过对部分石化企业近4年安全仪表系统相关的非计划停工情况统计分析,发现传感器、执行器设置不当是安全仪表系统误动作引起装置非计划停工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风险的降低安全仪表系统误动作的方法,应用表明,能够有效降低泵非计划停工,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42.
空气微生物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随着城市空气环境恶化以及雾霾污染事件的不断发生,城市空气中微生物的监测研究开始受到高度重视。着重综述了不同城市室内外空气微生物的主要种类,粒径分布特征、浓度分布特征及监测研究方法,并依此提出了以往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分子生物学方法将为全面研究城市空气微生物提供有效途径,建议空气微生物污染监测应常态化,并达到实时持续监测的新要求,同时制定有害空气微生物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43.
姜应和  李瑶  张莹  张翔凌 《环境科学》2017,38(5):1898-1903
为了将污水厂尾水作为再生水进行利用,常常需要对尾水进行深度脱氮,针对尾水的水质特征,在深度脱氮时常常需投加碳源.试验采用树皮作为填料,兼作脱氮的缓释碳源,进行树皮填料人工湿地深度脱氮模型试验,研究进水NO_3~--N负荷对反硝化和树皮释放碳源的影响.结果表明,树皮填料人工湿地可稳定脱氮;反硝化速率遵循Monod关系式,随进水NO_3~--N负荷增大而递增,饱和常数KS=19.10 mg·L~(-1);硝氮去除率随进水NO_3~--N负荷增大而减小;在树皮填料人工湿地运行早期,树皮释碳总量、树皮释碳速率随进水NO_3~--N负荷增大而递增,与进水NO_3~--N均呈线性正相关;树皮静态释碳速率为0.2 mg·(g·d)-1,与腐朽木等中空松散的植物碳源相比,碳源缓释性能较好,释碳周期较长,是良好的缓释碳源.  相似文献   
444.
在收集评估区域范围内污染源荷载、水文地质参数和地下水功能价值等资料的基础上,应用GIS软件对黑龙江省某地级市进行了建城区地下水污染防治防控区划分,选取模型进行了污染源荷载评价、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得出,地下水污染防治优先控制区位于污染源荷载较高的中部、北部和中部及西南部的部分区域为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控制区、其它为一般控制区域.区划结果为当地政府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合理有效的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依据.  相似文献   
445.
QCM-D与AFM联用解析EfOM在SiO2改性PVDF超滤膜表面的吸附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进一步从微观角度上研究不同过滤阶段出水有机物(Ef OM)在纳米Si O2改性超滤膜表面的具体吸附机制,通过调节Si O2添加比例从而获得不同改性程度的实际膜.借用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与原子力显微镜(AFM)联用技术分别测定Ef OM在膜表面的吸附情况和Ef OM与膜之间的相互作用力.QCM-D实验结果与分析表明,膜表面的亲水性越好,膜表面Ef OM吸附量就越少,以及Ef OM在膜表面的吸附速率明显减缓.实验结果还发现,Ef OM的吸附经历了两个阶段:在初始阶段(15 min内),有机物快速吸附到膜表面并堆积;当Ef OM的吸附频率达到平衡时,耗散却处于非平衡状态,该现象说明虽然Ef OM在膜表面的吸附量达到稳定,但其吸附层的构象却仍在发生变化.AFM测定结果证明,随着亲水性的不断改善,Ef OM-膜、Ef OM-Ef OM之间的作用力均有所减小,该结果揭露了膜面Ef OM吸附量减少吸附速率下降的本质原因.QCM-D与AFM的联用有效地解释了膜改性对Ef OM吸附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6.
采样是检测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的关键步骤,吸收液的数量、采样流量、气泡吸收管的出气口内径均会时采样效率造成影响,本文用正交试验法对各因素的影响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47.
陆生经济植物浮床去除富营养化水中氮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玻璃缸静态培养试验,探讨陆生经济植物芹菜(Apium graveolens L).、茼蒿(Chrysanthemum coronarium L).和大蒜(Alliumsativum L).作为人工生物浮岛栽培植物,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的可行性和净化效果。采用常规耗竭法进行吸收动力学试验,研究植物根系对不同形态氮的吸收特性,为浮床植物遴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芹菜、茼蒿和大蒜在水中生长状况良好,试验前后生物量相对增长了121.24%~330.12%;三种经济植物浮床系统净化效果显著,对水中TN的去除率为44.94%~82.84%,高于空白对照系统(25.15%)。三种植物浮床系统对TN去除效果差异极显著(P0.05),根据这三种植物根系对不同形态氮在不同浓度水平下的吸收特性研究发现,其吸收规律均符合Michaelis-Menten动力学方程,但不同种类植物根系吸收特性存在差异,从而影响不同形态氮的去除效果。其中芹菜对NH4+-N的吸收潜力最大,对NO3--N的亲和力最大,大蒜对NO3--N的吸收潜力最大,对NH4+-N亲和力最大,茼蒿对两种形态氮的吸收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448.
采用NaCl-H2SO4法回收CODcr废液中的硫酸银,回收率达到80.5%。将回收与市售硫酸银试剂同时对4种废水做CODcr测定的对比实验,经数据分析得出,所回收的试剂完全符合要求,可以循环用于CODcr测定。该方法具有操柞简便、回收率高和成本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449.
介绍了石化行业安全仪表系统及其安全完整性等级确定方法,并对方法的应用范围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450.
采用总消耗量预测法,对2010年珠三角地区机动车在使用燃油过程中排放的SO2进行了估算.并指出尽管机动车排放的SO2相较燃煤而言排放总量很小,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