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7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24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微波辅助氢氧化钠改性竹炭对水溶液中铜离子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竹炭为原料,NaOH为改性药剂,采用微波辅助加热的方法对竹炭进行改性,并利用SEM、EDAX、BET、FTIR、pHzpc和Boehm滴定等方法对改性前后的竹炭进行表征.考察了溶液pH、吸附时间、温度和离子强度等对改性竹炭吸附Cu2+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辅助NaOH改性提高了竹炭的比表面积,增加了其表面含氧官能团和总碱基的数量;改性竹炭吸附Cu2+的最佳pH值约为5,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比Freundlich方程更适合描述Cu2+在改性竹炭上的吸附行为,吸附为放热的物理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sp.)微生物传感器毒性分析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sp.)微生物传感器毒性分析系统,对Hg2+、Cu2+、Zn2+、Cr6+、Cd2+、Pb2+、Co2+等重金属和邻氯苯酚(2-CP)、2,4-二氯酚(2,4-DCP)、邻硝基酚(2-NP)、对硝基酚(4-NP)、四环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等有机物的生物急性毒性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对数生长后期和稳定期的Psychrobacter sp.微生物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毒性分析性能,呼吸基质盐度低于10%和pH=5~10时,对Psychrobacter sp.微生物传感器的分析性能影响不明显.测试得到Cd2+、Zn2+、Cr6+、Cu2+、Hg2+和Pb2+对Psychrobacter sp.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47.3、10.9、14.0、2.6、0.8和100.1mg·L-1,Co2+的30%有效浓度(EC30)为56.6mg·L-1;4-NP、2,4-DCP、四环素和LAS的EC50分别为424.4、163.8、103.5和754.6mg·L-1,2-NP和2-CP的EC30值分别为249.23和195.6mg·L-1.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大肠杆菌的CellSense生物传感器毒性分析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聚碳酸酯膜直接固定法制备并优化了大肠杆菌(E.coli Top10)CellSense生物传感器微生物电极,探讨了其在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生物急性毒性分析中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基于对数生长后期和稳定期E.coli微生物电极的CellSense生物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毒性分析性能,基于衰减期E.coli菌株的CellSense生物传感器毒性分析的稳定性和灵敏性降低;CellSense生物传感器测试得Hg2+、Cu2+、Zn2+、邻氯苯酚和对硝基苯酚对E.coli的EC50分别为0.6、3.1、5.8、180和94 μg/mL,制备的E.coli微生物电极在冰箱中4℃保存2个月,仍能很好地满足毒性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化学生物絮凝工艺的反应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考察了化学生物絮凝工艺中的Zeta电位、颗粒物粒度分布和溶解性有机物的分子质量分级,并分别与化学强化一级工艺和初沉池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相同药剂投加量下,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和化学强化一级工艺的出水Zeta电位值基本相等,化学生物絮凝工艺的回流污泥所携带的化学药剂几乎不影响反应池内颗粒物的稳定状态,其中的生物作用是该工艺对污染物的絮凝效果优于化学强化一级工艺的关键因素.在化学生物絮凝工艺中,投加药剂仅对粒径>10 μm颗粒物和分子质量>6 ku溶解性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而生物絮凝作用不但可以促进对大粒径颗粒物和大分子质量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而且对小粒径颗粒物和小分子质量溶解性有机物也有较好的去除,其出水中粒径>3 μm的颗粒物被完全去除,分子质量为2~6 ku 的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率也高达42.5%.  相似文献   
15.
酚酸废水是典型的难降解有毒有机化工废水之一。在分析中 ,综述了我国酚酸类有机化工废水的几种主要处理技术及应用情况 ,指出了酚酸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奇异变形杆菌TJ-1产絮凝剂的培养基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1株新型高效产絮凝剂菌TJ-1,经16S rDNA相似性分析鉴定为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这是首次发现奇异变形杆菌能产微生物絮凝剂,对其进行了产絮凝剂培养条件优化研究.结果表明,TJ-1菌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基成分为:葡萄糖10g,蛋白胨1g,MgS040.3g,KH2PO42g,K2HP04 5g,去离子水1L,pH=7.0.絮凝实验结果表明,该菌在最佳培养条件下所产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液的絮凝率达到92%.  相似文献   
17.
采用连续式离子分离系统 (ISEP)处理水杨酸生产废水 ,结果表明 ,该系统对水杨酸生产废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当进水CODCr为 180 0 0— 2 0 0 0 0mg/L时 ,经一步吸附处理 ,出水CODCr可实现达标排放 ,苯酚、水杨酸去除率接近10 0 % ,脱附液中高浓度苯酚、水杨酸等资源可有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8.
酚酸类有机化工废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酚酸废水是典型的难降解有毒有机化工废水之一。在分析中,综述了我国酚酸类有机化工废水的几种主要处理技术及应用情况,指出了酚酸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采用聚碳酸醑膜直接固定法制备了基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CellSense生物传感器,分别测定了Cd2+、Cu2+、Zn2+和Cr(Ⅵ)对Bacillus Subtilis的单一毒性,以及等毒性配比和等浓度配比下二元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并用相加指数法对其联合毒性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对数生长后期和稳定期的Bacillus Subtilis的CellSense生物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毒性分析性能;2种联合毒性评价方法下4种重金属离子二元混合体系的联合作用结果一致,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0.
污泥基活性炭吸附Cu2+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原料,以ZnCl2为活化剂制取污泥基活性炭。以此污泥基活性炭为吸附剂,对含Cu2+的废水进行了吸附实验研究。考察了溶液pH值、Cu2+的起始浓度对Cu2+离子吸附量的影响;利用等温吸附实验作出吸附等温线,并考察了污泥基活性炭吸附剂吸附Cu2+的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污泥基活性炭对Cu2+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吸附的最佳pH值为5;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吸附为优惠吸附,吸附量随着吸附质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吸附平衡时间为4 h,吸附动力学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