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7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66篇
基础理论   45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生物标记物可用来评价水生生态系统中污染物 (金属、有机异生物质、有机金属化合物等 )的暴露和效应。金属硫蛋白、乙酰胆碱酯酶、细胞色素 P4 5 0、性别异常、应激蛋白等都是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文章对几种重要生物标记物的适用范围、测定方法及应用前景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32.
土壤中水动力弥散系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溶质运移的基本方程出发,系统论述了国内外对土壤中水动力弥散系数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上述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3.
改性土壤对模拟含硝基苯废水的吸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徐仲艳  王晓蓉 《环境化学》2002,21(3):235-239
研究了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四甲基铵离子(TMA)和十六烷基三甲基铵离子(HDTMA)改性的土壤(黑土、黄棕壤、红壤)对水中硝基苯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改性土壤和改性土壤均能吸附水中的硝基苯。但改性土壤对水中硝基苯的吸附能力明显高于未改性土壤。改必土壤吸附硝基苯能力的顺序为1CEC-HDTMA黑土>1CEC-HDTMA黄棕壤>0.7 CEC-HDTMA黄棕壤>1 CEC-HDTMA红壤>0.7 CEC-HDTMA红壤>1 CEC-TMA黄棕壤>1 CEC-TMA红壤。未改性土壤和HDTMA改性土壤对硝基苯的吸附通过分配来进行,吸附等温线可用Henry方程表示,其lgKSOM为2.27,lgKHDTMA为2.87。  相似文献   
34.
太湖水域PH3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太湖为研究对象 ,考察了富营养化浅水湖泊中磷化氢的时空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 ,湖面大气中PH3 由于受风向、天气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时空分布规律不太明显 .表层湖水和底层湖水由于受到风浪扰动 ,天气变化和船只等的影响 ,不同采样点PH3 的含量变化不大 .同时 ,PH3 浓度沿湖水垂直梯度方向的变化亦较小 .而过滤湖水与原始湖水中PH3 的时空变化在同一采样点位、同一采样时间 ,原始湖水中PH3 的浓度明显高于过滤湖水中PH3 的浓度 .底泥中PH3 含量的变化可能与湖底氧化还原环境和温度有关 ,对于水体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底泥PH3 含量较高 .  相似文献   
35.
采用实验室模拟的方法,以日本锦鲫(Carassius auratus)作为实验生物,运用SDS变性胶(SDS-PAGE)蛋白电泳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了1mg/L 2-硝基-4’-羟基二苯胺(HC Orange No.1)在不同暴露时期对鲫鱼鳃组织应激蛋白HSP70诱导表达的情况,并探讨了鲫鱼鳃组织HSP70作为该有机污染物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鲫鱼鳃组织HSP70在暴露2d后相对于空白对照组开始有显著的表达(P〈0.05),并随着暴露天数的增加其表达量显著增加;在暴露4d后其表达量达到最大值;在暴露7d后其表达量开始下降,但可能由于长时间的有机物毒性胁迫,造成了鲫鱼鳃组织损伤和病变,HSP70在随后的暴露时间段内表达量明显下降,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因此,鲫鱼鳃组织HSP70并不适宜作为该有机污染物在自然界水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36.
污泥循环再利用技术在油田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中原油田含油污泥的再利用进行实验研究,得到结果:污泥的平均固含量为75.18%,含水量为24.82%,污泥含油量5.4%;污泥中碳酸钙含量62.15%,碳酸镁含量15.295%,氯化钠含量2.696%;在废液与污泥的掺入比例小于1:4的条件下,废液得到有效净化。污泥循环再利用技术的实施,降低了污泥产生量。  相似文献   
37.
伊犁河谷生态旅游形象定位及产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开发的基础,但拥有旅游资源并不等于就拥有旅游产品,旅游资源要成为旅游产品,还必须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形象设计、加工和再创造。伊犁河谷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世所罕见的生物多样性特征,是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发展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以伊犁河谷生态旅游源为基础,塑造伊犁河谷生态旅游形象,设计开发特色生态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38.
两种典型氯酚对鲫鱼脑组织应激蛋白HSP70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鲫鱼(Cracian carp)分别暴露于五氯酚(PCP)、2,4,6-三氯酚(2,4,6-TCP)10d后,运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鱼脑组织内应激蛋白HSP70的诱导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整个实验浓度范围内(PCP为0.001,0.005,0.01,0.025mg/L,2,4,6-TCP为0.005,0.01,0.05,0.1mg/L),随着PCP和2,4,6-TCP浓度的增加,HSP70的相对灰度值都呈现先诱导后抑制的大体趋势;HSP70对PCP暴露更为敏感,在0.001mg/L时对鱼脑HSP70有较显著诱导作用(P<0.005).  相似文献   
39.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污染对苦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沉水植物苦草为试验材料,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长期暴露对苦草的生长状况以及丙二醛、可溶性糖、叶绿素、谷胱甘肽、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浓度DBP长期暴露对苦草生长有严重伤害,DBP对苦草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比较相似,都有一定的起伏.在DBP胁迫下,苦草中氨基酸总量和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呈下降趋势.苦草体内谷胱甘肽(GSH)含量明显低于对照,且随DBP浓度的升高GSH含量下降,统计分析表明有显著性差异.因此,谷胱甘肽含量可以考虑作为DBP对沉水植物早期伤害的指标.  相似文献   
40.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颗粒物对浸提液中金属的再吸附,样品的采集和保存方式以及已知组成的模拟沉积物的研究,对目前广泛应用的颗粒物金属形态逐级提取技术所获得结果的物理—化学意义提出了疑义。因此,在应用上述技术进行研究并解释所得结果以前,仍有必要对技术本身的可靠性进行深入细致的实验和理论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