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132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189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7 毫秒
31.
介绍了某煤矿矿井水处理工程的PLC控制系统,根据水处理工艺的特点,对原水提升系统、净化处理系统、供水系统和煤泥压滤系统等主要工艺环节的控制要求进行了阐述,重点对PLC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和通讯方式,以及PLC程序的结构、主PLC程序设计和从PLC程序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该PLC控制系统的应用,提高了整个水处理系统的自动化水平,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运行稳定性,且具有故障率低、操作简单方便、可移植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32.
随着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加剧,单纯的化学分析方法已不能真实地判别出重金属是否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生物评价体系来辅助评价.蚯蚓广泛分布于土壤中并处于食物链的底部,其生化指标的变化对重金属污染起到早期预警作用,已被广泛应用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本文简要概述了蚯蚓生物标志物的发展,着重阐述了几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抗氧化酶系统、金属硫蛋白、基因表达),来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及作用机理,并对未来的蚯蚓生物标志研究和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3.
通常.活性污泥在中温或高温条件下运行,一般都在20℃以上。而我国北方每年有一半的时间要低于20℃。污水处理厂对温度的控制需要耗费大量电能,大大增加了运行成本、,本实验研究了在20℃和瞬间温度突变对活性污泥的呼吸速率的影响,并对污泥活性的恢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4.
低碳农业纵横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农业是生物多样性农业,它具有低耗性、持续性、高优性、协调性、系统性的特征,发展低碳农业是实现"两型社会"的重要途径。要推动低碳农业发展引领"两型社会"建设,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制定出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措施来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35.
为提高乳品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的去污脱氮能力,以新型螺旋状纤维填料作为载体,采用多级氧化槽内不同种类微生物形成的食物链系统(food chain reactor),详细考察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COD、TN、NH4-N、TP等的去除率及其去除机理,并对污泥减量化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842~1 843  mg/L、TN为36.3~92.2  mg/L、NH4-N为30.1~52.1  mg/L,HRT=6 h时,系统COD的平均去除率达到93.3%;TN和NH+4-N的去除效果显著,其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3.3%和80.7%,出水COD、TN、NH+4-N平均值分别为79.4 mg/L、9.6  mg/L、6.1 mg/L,均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2002)的一级标准.该系统不仅具有较高的去污脱氮效果,而且产生的剩余污泥量极少,其污泥产率的平均值为7.7%.该系统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方便,长期运行稳定,可应用于城市污水、中高浓度有机废水(如餐厅污水、食品工业废水)等的处理.  相似文献   
36.
以某酶制品厂的废水为研究对象,确定了絮凝-SBR-Fenton高级氧化的试验方法.结果表明,在絮凝阶段,当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为0.6g/L,搅拌6 min,絮凝70min的条件下,预处理的出水CODCr效果最好,去除率为44.6%;再经过SBR工艺处理,停留时间为14 h时,CODCr去除率达到了89.2%;之后再进行Fenton高级氧化,氧化的最佳条件是:ρ(FeSO4·7H2O)为3 g/L,ρ(H2O2)为0.8g/L,反应时间2 h.最终出水达到了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7.
农业旱灾损失形成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不同受旱胁迫下作物蒸发蒸腾与生物量积累之间的定量响应关系是解析该过程的理论基础,对指导区域抗旱减灾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基于淮北平原两季夏大豆盆栽受旱试验,分别构建了收获时植株地上部生物量与籽粒产量之间、受旱当期和受旱后复水各生育阶段蒸发蒸腾量与同期地上部生物积累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对不同阶段受旱胁迫下的产量构成要素响应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受旱胁迫下大豆收获时地上部生物量与籽粒产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2015、2016季相关系数分别为0.91和0.78),籽粒产量与其各阶段不断积累的地上部总生物量存在定量转化;大豆某一生育阶段受旱当期的蒸发蒸腾量与该阶段的地上部生物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且在花荚期更为明显;某一阶段受旱对后续各生育阶段的蒸发蒸腾与地上部生长均产生影响,且两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距受旱时期越远相关性越弱;大豆在营养生长阶段受旱后复水,鼓粒期的地上部生长机制恢复正常,且这种恢复效应在前期轻度受旱后更为明显;不同阶段受旱造成的籽粒产量损失差异较大,与充分灌溉相比,大豆分别在苗期、分枝期、花荚期和鼓粒期遭受干旱时,2015和2016季的产量分别减少了14.2%和28.0%、18.2%和30.5%、53.1%和56.2%、50.1%和45.2%,花荚期和鼓粒期受旱对籽粒形成的不利影响更为严重;两季鼓粒期受旱胁迫下的收获时地上部生物量和千粒重均为最低。  相似文献   
3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垃圾总量、成分也在不断改变,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垃圾治理跟不上垃圾的产出。这不仅污染、占用自然资源,而且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9.
胡德良 《民防苑》2009,(3):37-37
一项新研究表明:在实验室里,当白血病细胞接触到一种葡萄籽提取物时,不下四分之三的白血病细胞在24小时之间内死掉,这些白血病细胞自取灭亡,非常有效,而其他细胞却安然无恙。  相似文献   
40.
在抗振缓冲设计中,人们通常按标准、合同中的要求进行设计,本文认为要按产品受振动与冲击后的响应进行设计,及如何按振动与冲击后的响应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