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69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玉溪市中心城区TSP源解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法鉴别了玉溪市中心城区TSP的5种主要污染源,并估算了这5种污染源的贡献率分别为水泥/石灰石源占52.32%、土壤源占22.74%、道路交通源占12.06%、钢铁源占7.45%、燃煤及垃圾燃烧源占3.51%。  相似文献   
102.
以城市河道污染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水体中土著微生物的富集过程,利用自行设计的生物接触氧化装置进行动态挂膜试验研究。讨论了挂膜过程系统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变化、生物膜及其生物相的变化;同时考察了填料上SS以及VSS的变化;分析了影响填料挂膜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判断生物膜成熟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3.
文章根据海林市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实际情况,介绍了CAST技术在该污水处理厂建设中的应用及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04.
土壤微生物链霉菌6803菌株被证明对高等植物具有化感作用。采用单因子实验方法,研究液体发酵碳源、氮源、无机盐、发酵温度、发酵液初始pH值、摇床转速、发酵时间等对链霉菌6803菌株菌丝体产量及发酵液化感作用的影响,用均匀试验设计法优化了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链霉菌6803菌株生长和产生化感作用的最佳发酵条件为:p(淀粉)=26.67g·L-1,p(蔗糖)=25.15g·L-1,p(NH4C1)=0.30g.L-1,黄豆饼粉浸液8.88%,所(NI-h)H2P04]=O.18g·L-1,p(FeS04.7H20)=O.002g·L-1,p(NaCl)=0.75g·L-1,pH值7.6,装量系数O.16,接种量3%,温度36℃,转速200r·min-1,发酵144h。本研究为利用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作为天然除草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5.
金文斌  朱建云 《环境工程》2010,28(5):107-109
碘化汞和碘化钾的碱性溶液与氨反应能生成淡红色胶态化合物,该颜色在较宽的波长内具有强烈吸收。国家标准纳氏试剂光度法是常见的测定氨氮的方法,该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但预处理过程繁琐。通过对校准曲线的绘制条件进行改进,并对水样的预处理方法作了进一步的探讨,改进后的方法操作简便,对水样进行测定,与标准法相对照,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6.
刘松华  周静  金文龙  唐明  武瑾 《环境工程》2021,39(5):217-224
通过收集2015-2019年苏州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的例行监测数据,采用USEPA(美国环保署)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12个在用水源地水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健康风险评价,并利用GIS软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空间可视化展示。结果表明:2015-2019年苏州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致癌风险均值为4.07×10-5/a,非致癌风险均值为3.61×10-9/a,总风险均值为4.07×10-5/a。健康总风险按水源地排序为长江新海坝水源地(5.33×10-5)>长江常熟水源地(4.68×10-5)>阳澄湖水源地(4.49×10-5)>太湖镇湖水源地(4.30×10-5)>太湖贡湖金墅湾水源地(4.14×10-5)>长江浏河口水源地(3.96×10-5)>太湖寺前水源地(3.95×10-5)>傀儡湖水源地(3.79×10-5)>尚湖水源地(3.77×10-5)>太湖渔洋山水源地(3.69×10-5)>太湖庙港水源地(3.46×10-5)>太湖北亭子港水源地(3.39×10-5);按地区排序则为张家港市>工业园区>常熟市>相城区>高新区>太仓市>吴中区>姑苏区>昆山市>吴江区;致癌风险高于非致癌风险,且致癌风险需重点关注Cr(Ⅵ)和As,非致癌风险主要关注氟化物;总体上看,苏州市水源地的健康总风险处于US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之内,属于比较安全的水源。  相似文献   
107.
酸性橙7(AO7)是一种典型的阴离子偶氮染料,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该研究采用二硫化钼(MoS2)活化过氧乙酸(PAA)降解AO7。结果表明,AO7在MoS2/PAA体系中的降解效率要远远超过MoS2/H2O2体系和MoS2/PI体系,当ρ(MoS2)0=0.4 g/L、c(PAA)0=0.4 mmol/L、初始pH为3.0时,AO7的降解率达到84.2%。此外,MoS2/H2O2体系能高效降解MO、ACE、DCF、SMX和TC等多种污染物。EPR和淬灭实验表明,MoS2/PAA体系产生的·OH、R-O·和1O2等是AO7降解的主要活性氧物种。紫外全波长扫描发现,AO7的偶氮键、芳香族片段(萘环和苯环)等在活性自由基的攻击下被快速破坏。...  相似文献   
108.
苯污染地下水系统反硝化菌分布及其净化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降解作用是地下水系统有机污染物自然衰减过程中最重要的破坏性衰减机制。在分析中,以我国某受苯污染水源地的地下水系统为对象,研究了该地下水中反硝化菌的分布,筛选出2株土著反硝化菌,通过生物降解实验证明其具有降解苯的能力,同时结合水源地历年的水质监测数据,首次从地球化学及生物学2个方面说明了该地下水中存在反硝化菌对苯的生物净化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该地下水中苯自然衰减规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9.
金文珠 《环境科学》1978,(5):32-37,31
我国第一辆大气污染监测车胜利研制成功,在试运行期间性能良好。监测车对大气污染物中的一氧化碳、甲烷、乙烯、乙炔和总烃的测定采用了小型气相色谱仪。除总烃单独分析外,其它四种组分要求同时分析,仪器必需满足以下的条件:(1)大气中这些污  相似文献   
110.
在对纺织染整企业集聚、环境位置敏感的两个典型区域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类似重金属标准和毒性类比、排污治理情况及水体底泥中锑含量的分析、水环境承载力和允许排放浓度计算等技术论证,提出环境敏感地区纺织染整工业锑的排放限值按不同排放情形可分别设定为0.1 mg/L和0.05 mg/L。工程实例表明,采用基于聚合硫酸铁混凝沉淀法的高低浓度废水分质处理技术可满足排放限值要求,且经济成本可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