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1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131篇
基础理论   34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为了查明成都市城郊水产品中汞的安全性,分两次对成都郊区16个鱼塘进行调查采样,用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仪并参考国标方法,测定了鱼中汞的含量。研究结果显示,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鱼肉中汞含量(300ng/g)相比,16个鱼塘四种鱼肉中汞含量均未超标;鱼中汞含量空间分布上呈现东部>西部>南部;鱼的内脏中汞含量高于鱼肉;不同鱼类相比,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无鳞鱼类>有鳞鱼类,即鲶鱼>鲫鱼>鲤鱼>草鱼。与国内外其它地区相比,成都市城郊鱼中汞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02.
锡林郭勒草原荒漠化气候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06年锡林郭勒草原年、季、月降水量、平均气温、沙尘暴日数等气象资料,针对锡林郭勒草原荒漠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气候变暖背景下,研究锡林郭勒草原干旱发生的规律及其成因,分析其带给锡林郭勒草原荒漠化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锡林郭勒草原沙化、荒漠化严重,沙化面积位居内蒙古自治区第一,荒漠化面积位居内蒙古自治区第二。2.锡林郭勒草原春夏季降水趋势存在准25a气候振动,年代际变化特征比较突出。干旱发生的频率较高。3.气候变暖给锡林郭勒草原干旱带来较大的影响。4.沙尘暴频发与干旱相互影响,同时对锡林郭勒草原草场生态资源产生一定的影响。5.生态环境恶化,导致大面积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丧失。恶化的生态环境已经影响到了锡林郭勒草原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3.
2008年12月~2009年1月在丽江市共采集25个TSP样品,目的是研究丽江市冬季TSP中水溶性离子的化学特征及它们的来源情况.结果表明,样品中主要水溶性离子的电荷浓度:Cl-、NO3-、SO42-、Na+、NH4+、K+、Mg2+、Ca2+分别为16.00、14.95、49.40、3.12、44.75、8.65、2...  相似文献   
104.
以七乡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2015年4、5、6月3次不同雨强条件下的河流水质实时监测数据,以及区域DEM数据和遥感数据,根据高程与坡度将流域划分5级河流缓冲区,研究不同雨强条件下各缓冲区内土地利用类型、格局与河流水质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空间单元土地利用类型与格局存在差异.低缓区域、中缓区域和高缓区域优势土地利用类型为建设用地;中陡区域和高陡区域林地为优势土地利用类型.2低缓区域是不同雨强条件下,土地利用类型对河流水质影响最大的空间单元.3低缓区域建设用地对水质的影响最大;中缓区域湿地对小雨强时水质影响最大;建设用地对中等雨强和大雨强时水质影响最大.中陡和高缓冲区,建设用地对小雨强时水质影响最大;而中等雨强和大雨强时林地对水质影响最大.4土地利用格局对河流水质影响比较复杂.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对低缓区域水质影响最大;斑块密度、平均斑块形状、多样性指数分别是中缓区域3种雨强时对水质影响最大的格局因子;高缓区域3种雨强条件下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多样性指数和斑块密度对水质影响最大;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和蔓延度是中陡区域和高陡区域小雨强和大雨强时对水质影响最大,蔓延度和多样性指数是中等雨强时影响最大土地利用格局因子.  相似文献   
105.
零价铁(Fe0)具有中等还原性,可通过还原反应或通过铁腐蚀产物的吸附和共沉淀过程去除水中重金属.但由于铁表面易钝化,导致铁腐蚀反应难以持续,这是限制Fe0应用的关键.因此,本研究通过原位制备零价铁复合体系(Fe0/Fe3O4),并采用批处理和连续流的流化床反应器考察了该复合体系同时去除水中Zn2+、Ni2+和Cr(Ⅵ)...  相似文献   
106.
电力工程建设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江苏某电厂为例,采用概率法对其工程场地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确定基岩水平向地震加速度时程,并根据场地土的静、动力性能参数的测试结果,采用等效线性化考虑土的非线性特性的影响,利用一维波动模型进行场地土层地震反应分析和地震动效应分析。文中得到了50年超越概率63%、10%和3%的地表水平向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将所得结果与电力工程相关规范作了一些比较,指出了相关规范中的一些不足,提出应对大型电力工程场地的设计地震动参数做专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7.
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往往建于山区的沟源坳地,场地地形复杂,各工程场点高差大。结合某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的具体情况,根据工程场地岩土参数原位测试及试验室试验结果,采用二维波动有限元方法研究复杂场地条件下的场地地震动效应,计算确定了50年及100年设计基准期对应超越概率63%、10%、5%、2%共8个设防水准的地震动参数,并通过不同高程处地震动参数的对比分析,研究了地形地貌对场地地震动效应的影响,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结论。研究成果已在具体工程设计中采用,该成果对其它同类工程也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8.
2003年12月23日,重庆市开县发生了世界气井井喷史上罕见的特大井喷事故.这次事故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同时硫化氢的沉降也对水环境和土壤环境造成了影响.本文研究了重庆市开县"12.23"特大井喷事故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情况,发现土壤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zn,Cd,Cr以及硫污染,最后还分析了主要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及污染来源.  相似文献   
109.
针对近年来采用微生物法降解水体中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这一研究热点问题,以本课题组前期从太湖芦苇荡底泥中筛出的耐硼赖氨酸芽孢杆菌CQ5(Lysinibacillus boronitolerans)为考察对象,研究微生物对MC-LR的降解动力学.分别采用Logistic生长方程和Monod动力学方程构建菌株CQ5细胞生长动力学模型和MC-LR降解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菌株CQ5在以MC-LR粗提液为碳、氮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其中菌株生长环境承载量K为1.306,菌株生长平均速率r为0.1685,无量纲参数a为1.688;该菌株在6 d内可使MC-LR的浓度由14.12μg·L~(-1)降至1.57μg·L~(-1),降解率达88.86%,其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为0.3698,半衰期t_(1/2)为1.88 d;该降解过程中MC-LR浓度、菌株细胞密度和MC-LR降解速率3者间的偶合关系符合低浓度下的Monod模型,其中υ_max/K_s为0.342;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式S=e~(2.648-0.3698t)和Monod模型方程式S=14.12e~(-0.342Nt)(N=1.08)均可模拟预测降解体系中的MC-LR浓度,二者的模拟结果高度一致.本文可为研究微生物降解MC-LR的机理和推动MC-LR降解菌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0.
青海省1998—2012年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由于人类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干扰,草地退化加剧,科学评估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对于草地保护与管理决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通过整合青海省多源、多尺度、多过程的生态环境数据,结合大规模的野外调查数据,构建各类专项和综合数据库,以千年生态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分类系统和Costanza等的分类方法为基础,结合青海省生态系统特征及生态地位,选取了青海省生态系统服务指标评估体系。开发定量核算青海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的数据-模型融合平台,对青海省1998—2012年的草地生态系统固碳释氧、水文调节、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等16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全面的评估,成功实现了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动态化、精细化和智能化。结果表明:1998—2012年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在2 349.97~3 374.49亿元之间,均值为2 935.63亿元,是青海省2012年全省GDP的1.55倍,平均每公顷达92.87万元。最后,以此为基础,提出青海省草地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策略,为青海省生态立省战略提供决策支持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