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74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109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59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51.
152.
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中共二十大提出的重要目标,乡村振兴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标志性成果形式。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既是严重水土流失区,也是我国经济社会相对落后的贫困区。如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有机协同发展是该区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率先优化南沟村生态景观格局,历经八载把原来的贫困村打造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典范,探索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机耦合发展之路。本文从科学与社会的综合视角分析了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的“化蝶”经验,梳理发现“南沟模式”的内涵可以归纳为“景观多元化、生态经济化、农业现代化、人民福祉化”。南沟村的蝶变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乡村振兴提供借鉴案例,但是借鉴不等于照搬照抄,必须根据自然禀赋实事求是地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53.
154.
Odor problems in source water caused by 2-methylisoborneol (MIB) have been a common issue in China recently, posing a high risk to drinking water safety. The earthy-musty odorant MIB has an extremely low odor threshold (4–16 ng/L) and is hard to remove via conventional processes in drinking water plants (DWP), and therefore could easily provoke complaints from consumers. This compound is produced by a group of filamentous cyanobacteria, mainly belonging to Oscillatoriales. Different from the well-studied surface-blooming Microcystis, filamentous cyanobacteria have specific niche characteristics that allow them to stay at a subsurface or deep layer in the water column. The underwater bloom of these MIB producers is therefore passively determined by the underwater light availability, which is governed by the cell density of surface scum. This suggests that drinking water reservoirs with relatively low nutrient contents are not able to support surface blooms, but are a fairly good fit to the specialized ecological niche of filamentous cyanobacteria; this could explain the widespread odor problems in source water. At present, MIB is mainly treated in DWP using advanced treatment processes and/or activated carbon, but these post-treatment methods have high cost, and not able to deal with water containing high MIB concentrations. Thus, in situ control of MIB producers in source water is an effective complement and is desirable. Lowering the underwater light availability is a possible measure to control MIB producers according to their niche characteristics, which can be obtained by either changing the water level or other measures.  相似文献   
155.
在系统分析北京市大气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的基础上,研究了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过程中的问题及不足,并提出了改进上海市大气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6.
PromotingsustainableagriculturedevelopmentbyimprovingtheefficiencyofchemicalfertilizersandsoilnutritionsLiJiyun;LiuXiudi;Zhou...  相似文献   
157.
1978年对北京地区某聚氯乙烯工厂的14名工人和14名对照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作了染色体畸变频率和姊妹染色单体交换数目的检查。 两种细胞遗传学技术——常规技术和SCE技术对长期接触环境中高浓度氯乙烯的工人的染色体的诱变效应都是灵敏的。 实验监测结果表明工人的染色体断裂频率和姊妹染色单体交换的数目都显著地高于对照组。14名工人的平均染色体断裂是16.5%,对照组是2.57%;12名工人的每个细胞的平均姊妹染色单体交换数目是8.27±0.45,对照组是4.13±0.11。  相似文献   
158.
土壤胡敏酸的解离及其与Cu2+的络合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电位滴定法及恒定容量模式(CCM)研究了2种土壤胡敏酸的解离特性及其与Cu^2 的络合特征,结果证明在pH3-7范围内胡敏酸表现为2种一元酸组成的混合酸,实验数据适用于静电模式。胡敏酸的解离常数和Cu^2 的络合常数应用计算机程序FITEQL32表明,优化的解离常数pKHL1在3.50-4.89之间,pKHL2在6.17-8.38之间,2种形态一元胡敏酸解离常数之比小于10^5,与滴定曲线只有一个突跃区相一致。2种土壤胡敏酸与Cu^2 络合常数logK^intACu大小分别为Lou土HA1.346,黑垆土HA2.241,非静电模式的优化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9.
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Dissimilatory nitrate reduction to ammonium,DNRA)过程,可将土壤中的NO3-/NO2-还原成NH4+-N以被作物吸收利用,有助于土壤中氮素的保存.选择位于广东韶关市和吉林安图县的两块稻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深入探究了两种稻田土壤(0~1 m)中DNRA细菌丰度和群落结构的垂向分布特性.结果显示:两种稻田土壤中DNRA细菌更多的存在于表层土壤(0~20 cm)中,丰度最低值均出现在深层土壤(90~100 cm)中,且表层样品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大于深层样品;两个稻田样品间的群落结构体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安图稻田样品DNRA细菌的丰度和群落结构多样性均大于韶关稻田样品;其中,相对丰度较高的Anaeromyxobacter(28.67%)、Caldimicrobium(19.49%)、Nitrospira(10.90%)和Chthoniobacter(9.15%)是两个稻田中DNRA细菌群落组成中的关键菌属.相关性分析表明,总硫(TS)、有机质(TOM)、含水率(MC)、碳氮比(C/N)与DNRA细菌丰度之间均有显著正相关性(p<0.01,n=20),偏碱性、有机质丰富、氮源缺乏、碳源丰富且C/N较高的环境及适宜的含水率是稻田垂向生态系统中DNRA细菌适宜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60.
利用MODIS/NDVI数据、近18年来贵州省气象站点数据,辅以时间序列、变化趋势和空间动态变化分析等方法,研究贵州省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植被覆盖变化对气象因子在地域、变化速率和变化方向方面的时空响应规律。研究结果显示:(1)2000~2017年贵州省植被覆盖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增速为0.004/a,夏季NDVI值最高,冬季增加趋势最大;空间上,贵州省植被覆盖格局呈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在变化趋势上,贵州省植被覆盖呈改善和退化趋势的面积分别占贵州省总面积的94.97%和5.03%。(2)2000~2017年,贵州省气候变化特征是降雨量在年内分布不均,且主要分布在5月至8月;温度在各个季节变化趋势不明显,但是总体呈上升的趋势。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大于零的面积分别占贵州省总面积的98.4%和60.46%,说明在全球暖湿化的大背景下,贵州省大部分地区亦呈温度升高、降水增加的态势。(3)贵州省NDVI与气温的相关性大于降水,但其对降水的滞后性却高于气温。其中,秋季植被受降水影响滞后性最强,其次是夏季。(4)不同气候要素对贵州省植被生长影响具有空间差异性,98.4%的地区NDVI与同期温度均达到正相关水平;NDVI与同期降水并未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但82.63%的地区植被与前一年降水呈正相关水平。植被与降水呈负相关的地区,建设用地、裸地占更大比率,且人类活动在植被变化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