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38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59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362篇
基础理论   137篇
污染及防治   272篇
评价与监测   38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研究长三角背景点夏季PM2.5污染特征,于2018年5月30日—8月15日在上海市崇明岛对PM2.5样品进行昼夜采集,并对其中水溶性无机离子(Cl-、NO3-、SO42-、Na+、NH4+、K+、Mg2+、Ca2+)进行了分析.运用PSCF(潜在源贡献)方法判别污染物排放源区,并结合PCA(主成分分析)和PMF(正交矩阵因子)源解析探究PM2.5来源.结果表明:①观测期间崇明岛ρ(PM2.5)平均值为(33±21)μg/m3,低于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标准限值(35 μg/m3),但在部分时段存在显著超标现象,ρ(PM2.5)最高值在120 μg/m3以上.②水溶性无机离子质量浓度平均值为(14±9.3)μg/m3,占PM2.5的42.4%,其中SNA(SO42-、NO3-、NH4+三者统称)为主要离子,占水溶性离子总质量浓度的85.7%.③n(NH4+)/n(SO42-)(NH4+与SO42-的摩尔浓度比)显示,清洁期〔ρ(PM2.5) < 15 μg/m3〕呈贫铵状态,过渡期〔15≤ρ(PM2.5)≤35 μg/m3〕和污染期〔ρ(PM2.5)>35 μg/m3〕均呈富铵状态;过渡期SNA主要以NH4HSO4和NH4NO3形式存在,而污染期则主要以(NH4)2SO4和NH4NO3形式存在.④通过对两次典型污染事件进行离子相关性分析和PSCF分析发现,E1污染事件(5月30日—6月8日)为局地生物质燃烧型污染事件,E2污染事件(7月23日—8月1日)为区域传输污染事件.源解析结果进一步表明,两次典型污染事件期间气态污染物的二次转化对PM2.5的贡献最显著,贡献率分别为62.8%和59.8%;其次是生物质燃烧,其贡献率分别为32.5%和20.1%;E2污染事件期间海盐源对崇明岛PM2.5贡献率较高(16.6%),远超过E1污染事件期间对PM2.5的贡献率(2.7%).研究显示,区域输送对崇明岛PM2.5有显著贡献,二次颗粒物累积是崇明岛PM2.5超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好氧颗粒污泥对有机物的去除机制,进行好氧颗粒污泥对有机物的吸附性能及吸附类型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动态吸附方式,利用SBAR反应器分析好氧颗粒污泥对有机物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好氧颗粒污泥存在初期吸附作用,最佳吸附时间为30~45 min,COD去处率60%;通过对失活前后好氧颗粒污泥对有机物吸附性能测定以及红外光谱分析,探究好氧颗粒污泥对有机物的吸附类型,表明好氧颗粒污泥对有机物的吸附是一个包含生物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4.
高灵敏XRF测定废水中痕量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在硫酸介质中,以锌粒还原产生氢化物,溴化铜溶液吸收,微孔滤膜过滤制成薄样,X射线荧光测定水中痕量砷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土壤全氮的快速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方法是过硫酸盐氧化消化样品的基础上测定土壤中全氮的光度法.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溶液(0.37mol/L K_2S_2O_3,0.375N NaOH)消化土壤样品,然后用百里酚光度法进行测定,具有准确、灵敏、快速、简便等优点,适用于常规和大量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重庆三峡库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三峡水电站建成后,制约重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生态环境问题,包括三峡库区的水体污染,水土流失与泥沙问题,灾害性地质环境问题,建议建立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委员会,实行在市长领导下的环境保护行政领导责任制依法治库,加强生态环境意识教育,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基金等。  相似文献   
7.
生物质炭对Cd污染土壤团聚体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生物质炭对Cd污染土壤团聚体酶活性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向模拟Cd污染土壤中添加生物质炭并测定水稻根际土壤团聚体碳循环酶与氧化还原酶活性.结果表明:Cd污染土壤团聚体酶活性对添加量为2.5%的生物质炭响应明显,氧化还原酶活性指数值介于0.522~0.792之间.在2.5mg/kg的外源Cd条件下,2.5%的生物质炭比未添加生物质炭处理显著提高蛋白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至121%与653%.在Cd污染土壤中添加生物质炭,碳循环酶与氧化还原酶及综合酶活性均在0.5~1mm中等粒径土壤团聚体中产生富集效应,其酶活性随土壤团聚体粒径的增大呈先升后降最终趋于稳定的趋势.研究显示,在2.5mg/kg的外源Cd条件下,添加2.5%的生物质炭对水稻根际土壤团聚体酶活性影响显著,土壤酶活性受酶种类、生物质炭量与团聚体粒径的综合影响;在Cd污染土壤中添加生物质炭后,土壤酶活性随团聚体粒径的增大呈“∧”形变动规律.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清洁生产和技术改造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例进行了说明,得出将清洁生产理念融入到老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造之中是企业实现经济和环境双赢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西山白家庄矿8煤可排放硫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山白家庄矿8煤的实际情况,初步尝试了测定其硫的实际排放状况,探索了温度及添加剂对可排放 硫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煤的自身固硫率不高; 添加9%的CaO可排放硫含量可以达到城市窑(锅)炉对硫分的要求;同时试验表明MgO对可排放硫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滇南湖群环境综合治理总体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规划采用决策支持系统 (DSS)对湖泊的水量平衡和水质现状以及采用不同措施对水质的影响进行评估 ,并通过多标准分析 (MAC)对每项措施进行优先排序 ,使规划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