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2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992篇
安全科学   211篇
废物处理   119篇
环保管理   208篇
综合类   1455篇
基础理论   445篇
污染及防治   773篇
评价与监测   135篇
社会与环境   116篇
灾害及防治   12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961.
生物可降解络合剂聚天冬氨酸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重金属污染会产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土壤淋洗技术可达到土壤修复的目的,其中络合剂的选择是达到安全、有效修复效果的关键.聚天冬氨酸(PASP)可生物降解,对环境安全.文章选择PASP作为重金属的络合剂,研究其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效果.结果表明,PASP对金属离子Cd、Zn和Ca均有较好的提取率,均超过50%,并且络合剂/重金属的摩尔比越高,提取效果越好,受pH的影响就越少,提取速率开始比较快,而后趋于平缓.在PASP络合物的形态分布中,在pH较低阶段,PASP-Cd络合物所占的比例较大,随着pH的升高,PASP-Zn和PASP-Ca的比例增加,同时微生物对聚天冬氨酸的降解作用对治理效果产生负面影响.PASP可作为环保型的络合剂,达到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962.
红树林生态系统微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红树林生态系统是复杂而独特的生态系统,是目前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领域,而对红树林生态系统微生物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红树林生态系统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生理活性物质多样性以及环境修复功能上.未来的研究,除了现有的研究基础要加强,研究手段与方法要采用新技术外,还应该在探索红树林生态系统微生物与物质和能量平衡、微生物与其它生物及其与气候的关系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63.
运用生态学的方法,结合实地调查与数理统计分析,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大气微生物与环境的相关性问题进行探讨,拟为珠江三角洲城市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和卫生防疫工作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广州和东莞的大气微生物含量较高,其中细菌比真菌含量高;室内较室外,无绿化地较有绿化地的大气微生物含量高,在全年中,春、夏季节的大气微生物含量相对较高.(2)大气风速、湿度、气温、可吸入颗粒、总悬浮颗粒、人口流动,绿化状况等环境因子与大气微生物真菌、细菌的平均含量有较明显的相关关系,大气微生物含量与气象因子多数呈正或负的线性关系.相关分析的计算结果为:真菌、细菌平均含量在春、夏、秋、冬四个季度中与大气温度、湿度、风速大多数地区相关程度比较高,其值R在0.583~0.988之间,真菌、细菌与可吸人颗粒数和总悬浮颗粒数,R值分别为为0.525,0.388和0.081,-0.044.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计算结果为:大气微生物含量与气象因子有明显的正或负的线性关系.真菌、细菌的平均含量与温度、湿度、风速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置信水平较高,其p值大多在0.019~0.483之间,T值在0.001~0.246之间;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置信水平也较高,其P值大多数在0.083~0.220之间,T值在0.026~0.132之间;排序值显示:温度、风速变化是大气微生物含量高低影响重要性最大的环境因子.(3)统计数据比较分析表明:大气微生物含量与人口密集状况、人口流动大小和绿化状况好坏也有较明显的相关性,火车站,汽车客运站售票厅,人口流量大,绿化无,大气微生物(真菌细菌)平均含量高;而人口流量相对较少,但车流量大,有一定的绿化带的道路大气微生物平均含量较低;环境条件、绿化较好的公园绿地大气微生物含量低,车流、人流多,绿化少的地段、商业中心大气微生物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964.
卤代酚对斑马鱼的急性联合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为了探讨卤代酚等毒性二元混合物联合毒性效应和评价其联合毒性效应的最佳方法,依次测定了6种卤代酚对斑马鱼的单一急性毒性和二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其中联合毒性作用类型采用毒性单位法(TU)、相加指数法(AI)和混合毒性指数法(MTI)分别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单一卤代酚的生物毒性随着卤素原子数目在化合物中的增多呈增强趋势;卤代酚等毒性二元混合物的联合作用方式以部分相加和协同作用为主;毒性单位法(TU)和混合毒性指数法(MTI)可以较精确地评价卤代酚联合毒性作用类型.   相似文献   
965.
卤代酚复合污染对鲤科金鱼的生化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卤代酚复合污染对水生生物的联合毒性效应,探究较为可靠的检测方法,根据所选6种卤代酚化学结构的相似程度和48 h LC50值,将其分为3组二元混合物进行急性暴露实验, 毒性单位比为1∶1,每组分2个浓度级别观察金鱼生物学行为的变化,同时检测金鱼肝脏中3种抗氧化酶(SOD,CAT和GSH-Px)活性以及酶活性影响率的变化. 结果表明:3组卤代酚对金鱼肝脏中3种抗氧化酶的酶活性影响率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3种抗氧化酶中仅SOD在1/2LC50剂量暴露组中均表现为明显升高的酶活性激活率或酶活性抑制率,提示SOD较适合作为卤代酚低浓度复合水污染情况监测的生物化学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966.
以Al2O3为粘结剂对粉末状HZSM-5分子筛成型,并通过HZSM-5分子筛固定床分离水体中硝基氯苯异构体.研究流量对分子筛固定床动态吸附与温度、流量对固定床动态脱附的影响,得出其动态吸附-脱附最优化条件:吸附流量25 mL/h;处理量1.35 L/批次;脱附温度40 ℃;脱附流量10 mL/h.设计了双柱串联吸附实验,以直接高效分离水体中的对硝基氯苯与邻硝基氯苯.结果表明,采用双柱串联吸附-脱附工艺,可从硝基氯苯混合液中同时回收纯度高于95%的对硝基氯苯和邻硝基氯苯,且动态吸附-脱附实验具有较好的重现性.   相似文献   
967.
对柴油进行了在玻璃表面皿上和在土壤中的挥发实验研究。在玻璃表面皿的挥发实验中,进行了30℃条件下柴油与90^#汽油、煤油及沙特原油挥发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柴油和煤油的挥发量与挥发时间呈指数关系,而90^#汽油与沙特原油的挥发量与挥发时间呈对数关系。柴油在土壤中的挥发实验表明,土壤质地、土壤的含水量及柴油浓度都影响柴油的挥发量。土壤中的柴油污染物有一种向上运动的所谓“灯芯”作用,适度的土壤含水量会促进“灯芯”作用,而过高的含水量则抑制其发生。  相似文献   
968.
SBAR中同步脱氮好氧颗粒污泥的菌种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气提式内循环间歇反应器进行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用分批培养法对好氧颗粒污泥中具有脱氮作用的菌种进行分离纯化.对各菌种进行了鉴别,通过培养过程中对氧气条件的控制,考察了各菌种反硝化生长特性和需氧性.结果表明,好氧颗粒污泥纯化培养可得到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以及兼性亚硝化菌和硝化菌,分离得到的反硝化菌在有氧反硝化条件下能够生长,因此好氧颗粒污泥中微生物具有多样性和较强的适应性,从侧面体现出好氧颗粒污泥微观结构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69.
人工湿地基质微生物状况与净化效果相关分析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38  
利用混菌法和稀释法,测定了不同植物以及无植物潜流水平湿地基质中微生物的数量.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湿地基质中微生物的数量差异不显著,有植物和无植物湿地的差别不明显;湿地基质中不同空间位置的微生物数量各不相同,一般上层多于下层;在湿地运行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湿地基质中会逐渐形成数量和活性比较稳定的生物群落.分析了人工湿地基质中微生物数量与污水净化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微生物数量与BOD5及TN的去除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微生物的作用是去除它们的重要途径;基质微生物数量与TP的去除率相关性不明显.测定了湿地基质硝化速率,其硝化能力与亚硝化细菌的数量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70.
改性半焦脱除烟气中SO2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内蒙工业副产褐煤半焦(比表面积49.187m^2/g,孔容0.0351cm^2/g),采用加压水热化学活化法,HNO3活化法和高温煅烧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半焦烟气脱硫剂,并对脱硫剂的脱硫性能进行固定床活性评价。分析表明,其脱硫效果比较好,转化率维持在50%以上的累计硫容可达24.30%,脱硫时间长达35h,远远高于原料半焦的脱硫效果(硫容为0.68%,时间为1.5h);同时采用水洗法对脱硫剂进行再生,其再生液可用来制备浓度为9.01%的稀硫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