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6篇
综合类   71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煤加压气化废水的催化湿式氧化处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2L高压釜中进行了催化湿式氧化处理煤气化废水(含酚7866mg/L,COD22928mg/L)的研究。在反应温度178—236℃、氧分压9.8×10~5—29.4×10~5Pa条件下,评价了几种金属盐催化剂,硝酸铜以及它与氯化亚铁的混合物显示出高的氧化催化活性。在合理的处理时间内,酚、CN~-、S~(2-)去除率近100%;COD降低65—90%;多环芳烃类有明显净化效果。考察了COD降低与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氧化反应有快速与缓慢反应两步,反应速率均与COD值呈一次方关系。氧分压对催化湿式反应速率的影响远低于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非洲爪蟾肝细胞原代培养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非洲爪蟾是研究内分泌干扰物的良好模型动物,其体外肝细胞可用于类雌激素活性评价、污染物代谢等研究.论文探讨了非洲爪蟾肝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采用两步原位灌注法分离非洲爪蟾肝细胞,通过胶原酶的作用使细胞之间解离,后经过一系列转速的离心,获得纯化的肝实质细胞.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此法获得的细胞数量为2.5~5×106个,细胞成活率达95%以上,纯度在95%以上,细胞胞体透亮,折光性强,状态良好.培养24h后贴壁较好,每2d换液1次,可培养8~10d,细胞可满足多种后续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83.
多氯联苯(Aroclor 1254)对非洲爪蟾变态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研究多氯联苯(Aroclor 1254)对非洲爪蟾变态发育的影响,将非洲爪蟾受精卵暴露在一定浓度(0、400ng·L-1、2μg·L-1、10μg·L-1、20μg·L-1)的Aroclor 1254中,直至完全变态.结果表明,20μg·L-1Aroclor1254暴露可使变态所需时间显著延长(p<0.05),低于20μg·L-1的各组变态所需时间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2μg·L-1以上的Aroclor1254暴露可使蝌蚪甲状腺发生明显的组织学改变,包括甲状腺组织滤泡扩张、胶体面积相对缩小,滤泡细胞增殖、高度增加,并且这种变化随暴露剂量的增加而愈发明显.提示多氯联苯可干扰非洲爪蟾的变态发育,引起甲状腺组织学改变.采用定量组织病理学技术检测甲状腺激素干扰物较为灵敏,方法简单易行,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筛选和确证甲状腺干扰物的体内方法.  相似文献   
84.
为了解PCBs在生态系统中的分布,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对受PCBs污染地区的土壤、底泥进行实际环境样品的调查。在底泥和土壤样品中测定近50个同属物的含量,并对其分市规律进行了探讨。指出在实际环境样品中PCBs的同属物分布和工业产品有明显不同。通过不同深度底泥样品测定,证明PCBs在底泥中的渗透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85.
黄磷诱发氧化水中苯酚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衍生化气相色谱法和GC/MS对黄磷诱发氧化水中苯酚的降解产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并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黄磷诱发氧化条件下,苯酚首先氧化成中间产物,然后进一步降解,反应的非挥发性产物以羧酸为主。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苯酚去除率可达95%以上,降解表现一级反应特征。文章还探讨了苯酚的起始浓度、磷和酚的比例及温度对苯酚去除率和降解深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除草剂西玛津对非洲爪蟾生存和性腺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三嗪类除草剂西玛津对两栖动物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生存和性腺发育的毒性作用,并且与另一种三嗪类除草剂阿特拉津的毒性进行比较,将非洲爪蟾从46/47阶段开始暴露西玛津和阿特拉津到变态1个月后停止,再饲养2个月后将其解剖,取性腺做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暴露期间,每天记录蝌蚪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存活率.结果显示,在暴露的第1周内(蝌蚪处于46~50阶段),西玛津可导致蝌蚪死亡率明显升高,随后的时间内西玛津对非洲爪蟾的生存不再有明显影响,但却使发育阶段明显的不整齐.阿特拉津对非洲爪蟾的生存和发育则没有明显影响.西玛津和阿特拉津对非洲爪蟾性腺的总体形态和性别比没有明显影响,然而两种除草剂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睾丸组织学的改变.西玛津可能与阿特拉津一样能够通过雌性化/去雄性化作用影响非洲爪蟾睾丸的发育.  相似文献   
87.
苯处理SD大鼠器官和血中DNA加合物的形成与分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P1核酸酶提高灵敏度的^32P后标记法系统研究活体条件下腹腔注射苯处理的SD大鼠脏器和血细胞中DNA加合物的形成与分布。结果表明,苯诱导或Aroclor诱导对苯处理的SD大鼠体内DNA加合物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苯诱导的促进作用大于Aroclor诱导。采用共价加合物标记指数对^32P后标记法数据进行计算的结果表明,此指数能反映出同一处理不同器官及不同处理相同器官中的DNA加合物的形成与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88.
灭幼脲(Ⅲ)在模拟大气条件下光解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灭幼脲(Ⅲ)在模拟大气条件下的光解行为,测定了在不同气氛环境中灭幼脲(Ⅲ)的反应速率.结果表明,灭幼脲(Ⅲ)在氮气及空气中的光解为一级反应,其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00703h-1和0.0109h-1;在氧气中近似二级反应,其速率常数为0.00445h-1(mg/g)-1.其主要光解产物为:对氯苯胺,对氯苯基异氰酸酯,邻氯苯甲酰胺,对氯苯基脲和N—(邻氯苯甲酰基)对氯苯胺.根据产物组成,建议了可能的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89.
鲁奇煤气化工艺低温煤焦油的组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液-液提取分离和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相结合的预分离程序、GC-MS结合保留指数的定性方法,分析研究了鲁奇煤气化工艺低温煤焦油的化学组成,推测鉴定出12大类共400余种化合物,并对其中脂肪烃、PAH、NPAH和酚类化合物进行了定量分析,讨论了鲁奇低温煤焦油的组成特点.  相似文献   
90.
玉渊潭底泥中烃类物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集玉渊潭不同深度的沉积物样品,测定了其中多环芳烃和正构烷烃的含量。结果表明5-15cm层多环芳烃含量最高,0-5cm层次之,15-25cm层最低,参照若干多环芳烃指数的计算,进行源的识别,正构烷烃含量的分布与多环芳烃类相似,多环芳烃的吸附量与沉积物中的有机碳含量呈很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而正构烷烃的吸附量则随沉积物粒径的减小而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