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83篇
安全科学   164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68篇
综合类   424篇
基础理论   51篇
污染及防治   35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81.
当前,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出现了国际话语权分化与组合的新趋向,欧盟的领导权似乎已旁落,而中美双边碳外交将引领未来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走向。今年上半年,中美围绕完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机制展开了势头强劲的碳外交,其背后则有着各自新的战略考量:美国的目标是获取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导权;中国的着眼点则在于继续赢得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均势。  相似文献   
682.
以自动调节和控制锅炉过热蒸汽为目的,本文论述了使用PCS7过程控制系统中功能强大的PID控制器埘锅炉过热蒸汽的准确控制的应用,取得了良好控制效果,实现了锅炉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683.
复合型人工湿地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面源污染管理中。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对氮素的去除机理和去除性能是不同的。氮素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去除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同的研究中氮素的去除效率变化较大。通过对韩国西部一复合型人工湿地中氮素的去除能力研究,分析了氮素的去除效率以及水力负荷对去除性能的影响,进而分析了人工湿地去除氮素的主要机理。结果表明,氨氮(NH+4-N)、硝酸盐氮(NO-3-N)、凯式氮(TKN)和总氮(TN)的平均去除效率分别为13%、29%、35.3和26%。其中有机氮的去除是该复合型人工湿地中氮素去除的主要原因。水力负荷和先行干期天数对氮素的去除能力有一定影响。较长的先行干期天数和较低水力负荷可以提高氮素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684.
投加阳离子聚合物加速UASB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形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行2个UASB反应器,研究常温低浓度进水条件下,投加阳离子季胺盐絮凝剂对厌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一个反应器中投加阳离子季胺盐絮凝剂(称A反应器),另一个反应器作为对照不投加絮凝剂(称B反应器)。经过196 d的运行,2个反应器中均形成了活性较高、沉降性能良好的颗粒污泥。A反应器中的污泥颗粒更多、粒径更大,粒径>0.5 mm的污泥颗粒的百分比比B反应器的多16%~19.3%。研究结果表明,投加阳离子聚合物加速了颗粒污泥的形成,提高了颗粒污泥的产甲烷活性和沉降性能。  相似文献   
685.
低缓坡地是重要的农业自然资源,以往对其重视不够、研究不多,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商用地矛盾日益加剧条件下,低缓坡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备受关注和重视。现以浙江长兴为例,从方法探讨入手,对研究区低缓坡地资源作了应用性调研,结合农业产业发展布局,提出开发利用区划建议,以期探讨技术、总结经验,为开展区域性调研和开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86.
朱冰聪  于宏源 《绿叶》2012,(4):83-89
总部设于发展中国家的环保组织不仅对该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有所贡献,还可为当地的非政府环保组织提供借鉴的榜样和帮助,同时还表明了该国对于环境课题的积极反应,以及对国际社会负责的态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蔡茨基金会是总部设于发展中国家的环保组织的两个成功案例。通过总结这些国际环保组织既存的优势和障碍,我们在此对总部设于发展中国家的环保组织提出了多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687.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以更高标准打好碧水保卫战,并提出到2025年,地表水Ⅰ—Ⅲ类水体比例达到85%,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等具体的指导意见。我国城市黑臭水体产生的根源在哪里?水污染防治的系统解决方案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688.
<正>2022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过去的一年,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下降9.1%。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指出,今年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同时,要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相似文献   
689.
利用2017年1月—2019年11月龙凤山大气本底站一氧化碳(CO)连续观测资料和NOAA再分析资料,对东北平原地区大气CO浓度季节变化及其排放源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龙凤山站CO日变化规律具有季节性差异,春、秋和冬季CO浓度均在午后13:00—14:00出现最低值,秋和冬季19:00出现峰值,春季2:00出现最峰值,冬季CO浓度日平均最大,日振幅最大.夏季CO日变化不同于其他季节,在8:00—13:00维持较高值,在16:00—次日04:00维持较低,峰值出现在08:00,谷值出现在00:00.龙凤山站CO浓度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季节变化和波动下降趋势,呈现出冬季高夏季低的特点,最高值出现在1月,最低值出现在6月,月平均浓度明显高于青藏高原地区浓度水平,全年CO月均值振幅为134.8×10-9 ± 2.5×10-9(物质的量分数,下同).在春、夏和秋季西南方向地面风能够明显抬升观测CO浓度,冬季西北方向地面风能够明显抬升观测CO浓度.后向轨迹聚类、浓度权重轨迹分析(CWT)以及地面风结果分析表明:SSW-SW-WSW扇区内的城市交通及工业等人为排放是龙凤山站的CO潜在源区,此外,冬季的NW-NNW-N扇区的短距离输送也是龙凤山站的CO潜在源区.  相似文献   
6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