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9篇
安全科学   83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178篇
基础理论   44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91.
右江矿务局党委坚持贴近实际、紧扣主题、服务基层、多办实事,认真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使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一名党员、干部、职工创有目标、争有榜样,使企业的“创先争优”活动结出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392.
针对给水管网水质变化引发的重金属释放、管网水变色以及潜在的健康风险等问题,利用静态模拟实验系统,研究了硫酸根(SO42-)、氯离子(Cl-)和碱度含量变化对给水管网铁(Fe)、锰(Mn)、砷(As)和铜(Cu)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O42-和Cl-浓度的增加,钢管和铸铁管中的溶解氧(DO)含量不断降低,浊度不断升高;而随着碱度的增大,两种管道中的DO含量和浊度均逐渐降低.SO42-和Cl-浓度的增加能够促进Fe、Mn、As和Cu的释放.当SO42-浓度为100mg/L时,钢管四种金属最大浓度分别为2.20mg/L,45.15,0.74和5.41μg/L;铸铁管内最大浓度分别为1.06mg/L,9.31,0.76和5.43μg/L.同样的.当Cl-浓度达到100mg/L时.Fe、Mn、As和Cu的浓度达到最大值.而碱度的增...  相似文献   
393.
针对利用数字化技术提高危化品仓储安全监管水平问题,考虑政府搭建“危化品集中式仓储中心+数字化网络监管平台”策略,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危化品仓储安全监管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建立数字化集中仓概率(本文简称“建仓概率”)对相关政府部门和危化品仓储企业行为演化规律的影响,探讨数字化集中仓模式下,危化品仓储企业合规仓储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当建仓概率低于某临界值时,政府部门和危化品仓储企业会疏于监管违规仓储;随着建仓概率提高,政府部门和危化品仓储企业策略呈现周期性波动现象;当建仓概率很高时,虽然数字化集中仓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政府监管便利性,但从长远看会使政府监管部门放松对危化品仓储安全的监管。研究结果可为政府推行数字化监管新模式和危化品仓储企业实施智能仓储管理提供一定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94.
图象火灾监控中一个新颖的火灾判据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边缘抖动”是早期火灾火焰的重要特性。本文基于这个特征,利用图象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崭新的火灾判据-尖角判据。尖角判据减少了误报和漏报,大大提高了火灾判别的可靠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395.
高原环境因素对涂层自然老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青藏高原地区主要环境特点进行了概述,对高原地区典型环境特性(太阳辐射强度、温度、湿度)进行了分析研究,重点探讨了太阳辐射强度和温度对涂层老化的影响,分析了青藏高原典型地区1981-2008年地面交换站累年平均日照时数、地面气温、降水量等环境因素对涂层老化机理的影响,为开展涂层环境适应性研究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96.
壳聚糖-钇多孔微球对Cr(Ⅵ)的吸附性能与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壳聚糖和Y2(OH)5NO3为原料通过乳液交联法制备了壳聚糖-钇(Ch—Y)复合微球,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其表面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溶液的pH值、反应时间、投加量、离子初始浓度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钇(Ch—Y)复合微球在pH值为3的酸性环境中对Cr(Ⅵ)保持了较高的吸附能力,吸附容量为52.39mg·g-1,其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通过吸附机理的研究,发现壳聚糖-钇(Ch—Y)对Cr(Ⅵ)吸附是化学吸附静电吸附协同氧化Cr(Ⅵ)离子作用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97.
杨洲  张志强  杨静  卢金锁 《环境科学》2022,43(4):2055-2061
污水管道的厌氧环境是诱发H2S和CH4等有毒有害气体产生的主要原因,结合我国污水收集系统内建筑排水立管与市政污水管道之间设置化粪池加剧了污水管道通风不畅的现状,提出将建筑排水立管与污水管道直连形成的增强通风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污水管道通风量,来改善管道气相空间环境.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验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方法,以...  相似文献   
398.
基于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对我国283座地级及以上城市2003—2017年土地绿色利用效率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从时空二维视角对我国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时序动态演进规律和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刻画和识别。实证结果显示:①在研究期内我国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平均效率值由2003年的0.481提升到2017年的0.489,有效决策单元数量由20座城增加到24座城。高效率和有效决策单元城市2003年多位于东部沿海地区,2017年多位于中西部内陆地区。②在研究期内我国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经历了下降-上升的演进特征,城市效率差异经历了缩小-扩大-缩小的演进特征,并始终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三大地带核密度曲线在位置、峰度、峰数和拖尾上具有各自的形态和变化轨迹,是一种区域特色与时段特征叠加共生的结果。③在研究期内我国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始终存在显著正向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并呈现由强相关向弱相关演变特征。局域空间格局以HH和LL为主,以LH和HL为辅,地理上存在空间邻近同伴效应和空间邻近溢出效应,形成了“城以群聚群分”的空间格局。最后提出,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来指导城市土地开发利用,构建城市生态环境共同体,利用邻近城市之间空间溢出效应,发挥各城市在提高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上的合作联动作用。  相似文献   
399.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群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是城市群城市土地要素有效配置、合理利用以及城市经营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在使用DEA方法得到2003~20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28个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并且分析其变化趋势以及空间关联性的基础上,构建SDM模型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3~20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总体呈波动变化趋势。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存在空间负相关关系,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具有空间异质性;(2)通过构建SDM模型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资额以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主要驱动因素;(3)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较弱,经济联系还不够紧密。因此,长江中游城市群需要进一步构建城市合作机制,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系统的整体性和联动性,推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400.
石南A集中处理站在污水处理系统和原油系统中发现大量硫化氢气体,给生产带来严重安全隐患。通过对处理站污水处理系统和原油系统产生硫化氢的机理进行调查,确定硫酸盐还原菌(SRB)是产生硫化氢的主要因素。文章分析了温度、酸碱度和矿化度等影响SRB生长的因素,对比差异变化,通过现场试验对杀菌剂种类和加药量进行了调整,确定油用杀菌剂DL-328最佳投加量为50g/mL,水用杀菌剂JXSH-1最佳投加量为20g/mL。措施优化后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硫化氢得到了有效治理,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