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8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林地内凋落叶的种类和比例调控其分解过程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然而,不同树种组合以及不同混合比例的凋落叶在分解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有何差异,目前尚不清楚。将马尾松与乡土阔叶树种香椿[Toona sinensis (A. Juss.) Roem.]、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Linn.)和檫木(Sassafras tzumu Hemsl.)凋落叶按照不同树种、不同质量比例混合后,通过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研究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所有处理中,Proteobacteria和Actinobacteria均为优势门,Sphingomonas,unidentified_Rhizobiaceae,Bradyrhizobium和unidentified_Cyanobacteria为优势菌属。此外,混合凋落叶中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在分解250 d后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效应(分别为70.97%和29.03%);第2年分解期内大部分混合凋落叶的观测值-期望值<0,尤其是分解末期(分解604 d)后有19.35%的混合凋落叶的细菌多样性指数...  相似文献   
2.
自然灾害背景下的社会脆弱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扬  李宁  吴文祥 《灾害学》2014,(2):128-135
  相似文献   
3.
基于SPI指数的1981—2010年内蒙古地区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依据内蒙古地区47 个地面观测站1981—2010 年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作为干旱指标,分析了内蒙古地区年度和四季干旱发生的频率、干旱强度和站次比(发生干旱站数与总站数之比) 的演变特点。结果表明:年度、秋季和冬季干旱强度变化趋势不明显,春、夏季干旱强度呈显著上升的趋势;近30 a 来年尺度上干旱强度表现为轻度干旱,四季干旱强度以轻度干旱为主;年、季尺度上干旱发生的覆盖范围为局域性干旱和区域性干旱;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盟是年度干旱、中旱、重旱与特旱发生频率最高地区,而西部阿拉善盟地区干旱、中旱、重旱和特旱发生的频率相对较低;从季节上来看,内蒙古全区春、冬季干旱(含中、重和特旱)发生频率较为一致,表现为西部及西南部地区干旱发生的频率较低,而东部、中部、北部地区干旱发生的频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4.
FeCl3改性污泥生物炭对水中吡虫啉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意义  袁怡  沈涛  周扬 《环境科学学报》2021,41(9):3478-3486
以脱水污泥为原料,制备污泥生物炭(SBC)和FeCl3改性污泥生物炭(Fe-SBC)处理低浓度吡虫啉(IMI)废水(浓度为10 mg·L-1),考察SBC和Fe-SBC对IMI的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并探究其吸附机理.采用SEM、XRD、FTIR、BET及元素分析等探得污泥生物炭FeCl3改性成功.Fe-SBC对IMI的最大吸附量为4.915 mg·g-1,是SBC的1.97倍,表现出更好的IMI吸附性能.pH和离子强度的变化对Fe-SBC的吸附性能影响较小,最大波动幅度分别为4.4%和7.8%.两种生物炭对IMI的吸附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Freundlich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其等温吸附曲线.热力学研究表明,SBC吸附IMI是非自发吸附,而Fe-SBC是自发吸附.Fe-SBC对IMI的吸附机理包括静电作用力、氢键作用力及π-π键相互作用力.多次热解再生后的Fe-SBC对IMI的去除率仍可达93.088%.  相似文献   
5.
生态浮床与人工湿地净水效果比较小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浮床和人工湿地都是近年来在国内外采用的用于净化水质的生态修复的方法,该文章主要研究了静态条件以及不同水力负荷下,种植黄菖蒲的生态浮床与人工湿地的净水效果.试验期间进水高锰酸盐指数、TN、TP、NH<,4><'+>-N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4.74 mg/L、2.92mg/L、0.26 mgL、1.77 mg/L.结果表...  相似文献   
6.
中国自然灾害减灾救灾标准的演变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厘清现有自然灾害相关标准的现状、分析现行标准中存在的不足及其标准颁布的时空格局对完善国家减灾救灾标准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分析了中国现有自然灾害防灾减灾相关标准的现状及标准颁布的时空特点,以中国现有自然灾害减灾救灾相关的标准为数据基础,基于标准化三维空间体系理论,构建了中国减灾救灾标准化三维空间体系。结果表明:中国的自然灾害相关标准数量多、灾种全;现有与自然灾害相关的标准在数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地震灾害相关的标准较多,海洋、森林草原火灾相关的标准较少;近40年,中国每年平均颁布21.6条自然灾害相关的标准;中国已有29个省(市、区)参与了自然灾害相关标准的研制,主要集中于北京、河北、陕西等北方地区;大多数灾害相关标准的研制集中于20世纪90年代。  相似文献   
7.
不同水质评价方法在丹江口流域水质评价中应用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合理的水质评价方法,准确地描述河流水质状况,才能为水质管理提供治理方案。以丹江口水源地为例,选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方法、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判法、主成分分析法、水污染指数法对丹江口水源地7个河流断面进行水质评价并对比评价效果。结果表明,水污染指数法操作简便、评价结果直观明了,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所明确的水旱灾害、气象灾害等7种自然灾害分类为依据,以万方数据平台查询到的自然灾害应急法律、法规、标准为基础,分析了这7种自然灾害现有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的数量差异,由此得到了不同灾害在法律法规、标准和预案的数量结构上的差异,并分析了不同灾害对应的现有法律法规文件的完备性,提出了不同灾害法律文件在加强数量完备性方面的方向性的建议。对于协调中国不同类型自然灾害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的数量及其平衡发展,提高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石墨烯在环境污染监测与修复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稳定的物化性质及优良的生物相容等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生态环境、能源、生物医药、微纳电子等相关领域。该文对近10年来石墨烯基材料在生态环境领域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推进新型材料的实际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16—2019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和中低层天气形势图,分析了广州市大气污染特征及其典型环流形势特征,揭示了不同环流形势与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年来广州市随着细颗粒物污染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率基本维持在80%及以上,但光化学污染问题逐渐凸显,O3已成为广州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2)广州市大气污染季节变化明显,主要表现为秋、冬季更易出现大气污染,且多为持续性(≥5 d)污染.(3)经过分型和统计,总结出10种典型500 hPa-850 hPa-地面环流型,分别为台风外围-台风外围-台风外围、副高边缘-反气旋环流-变形高压脊、副高边缘-反气旋环流-冷锋前、副高-偏南气流-均压场、副高-偏东气流-均压场、副高-反气旋环流-均压场、副高边缘-反气旋环流-冷高压脊、西风槽槽后-反气旋环流-变性高压脊、副高-偏南气流-冷锋前、副高边缘-偏南气流-冷锋前.个例分析表明,这10种典型环流型可以概述最主要的广州大气污染环流形势,对空气质量预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