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76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2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张俊  马力 《环境保护》2007,(7A):62-6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所面临的困境,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成为制约各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中国亦不例外。可以说,中国经济在20世纪获得的长足发展是以资源高度耗竭、环境急剧恶化为代价换来的。现在,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按照经济学理论,环境问题是市场调节失灵产生的一种消极外部效应,其本质是一个经济问题,用经济手段治理和保护环境较之其他手段更加行之有效。因此,近年来西方的环境保护政策已经开始由传统的命令一一控制型手段向基于市场的经济手段转变。在经济手段的使用中,税收工具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和利用。开征环境税已经成为治理和保护环境的最新发展趋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72.
构建了针对再生水补给低C/N河湖水体的"释碳塘-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沉水植物塘"耦合生态净化系统,以北运河上游沙河水库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耦合系统对主要污染物TN、TP和CODCr的净化效能,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了各单元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耦合生态系统稳定运行后出水中TP、TN和CODCr的浓度分别为(0.07±0.03),(1.41±1.06)和(18.51±6.97)mg·L-1,其中,TP和CODCr可稳定达到《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表IV类水(湖库)标准,TN达标率为73%.10月下旬后出水中TN不达标主要是由于温度降低导致反硝化细菌活性降低以及进水中C/N降低导致.本耦合系统可强化沙河水库中氮素的去除,不仅体现在释碳床的加入可补充湿地反硝化所需碳源,且自身的"夹心结构"可在内部实现缺氧环境,有利于反硝化的发生.加入释碳床前后,释碳塘和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对TN的去除率分别由23.1%±27.3%和38.3%±21.6%提高至25.3%±19.4%和47.4%±15.6%.微生物群落分析结果表明,运行过程中释碳床内部微生物优势菌属由嗜氢菌属和淀粉发酵菌属转变为纤维素降解菌属.耦合系统各单元优势菌属差异较大,其中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在3个单元均为优势菌属.  相似文献   
73.
研究首先测算了我国1992~2010年期间以及31个省(市、区)2010年的种植业碳排放量。在此基础上,运用序列平稳性检验、协整分析方法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考察了中国1992~2010年种植业碳排放与其产业发展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2010年我国种植业碳排放总量为18 36684万t,较1992年增加了3562%,呈现“上升-平稳-上升”的3个阶段变化趋势。横向来看,区域差异明显,排在前10位的地区占全国种植业碳排总量的6297%,而排在后10位的地区仅占全国718%;江西种植业碳排放强度最高,达1 19786 kg/万元种植业产值,北京最低,仅为21986 kg/万元种植业产值。(2)种植业产业发展与其碳排放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内会偏离长期均衡,种植业碳排放长期对短期偏离均衡的调整力度为4234%,而种植业产业发展偏离长期均衡时,系统因素不能使偏差回到长期均衡状态,需借助外力调整;(3)种植业产业发展与其碳排放互为因果关系;(4)产业发展带来的冲击能够解释种植业碳排放变化的3757%,而碳排放的变化对其产业发展的解释水平仅为680%  相似文献   
74.
农业废弃物污染防控是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但相关的实证研究却较为缺乏。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估算了农业废弃物污染防控的非市场价值,并引入计划行为理论(TPB)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农业废弃物污染防控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农户对生态环境认知程度较低,但对农业废弃物污染防控的态度积极。(2)68.5%的农户愿意为农业废弃物污染防控所带来的生态福利付费,年平均支付意愿为130.08~189.84元/(a·户)。(3)农业废弃物污染防控蕴含较大的非市场价值。湖北省农户愿意支付的农业废弃物污染防控金额年现值总额为13.94~20.36亿元,相当于湖北省2011年农业生产总值的0.33%~0.48%。(4)农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以及家庭年纯收入是影响农户农业废弃物污染防控支付意愿的主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75.
水体中磺胺、四环素、喹诺酮类抗生素检测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SPE-HPLC-MS/MS)同时检测水体中3类15种抗生素的分析方法。水样用Oasis 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富集。通过对比水样在不同pH条件下的回收率,优化了环境水样中抗生素固相萃取过程中的前处理条件。采用甲醇和0.1%甲酸溶液作为流动相,经过梯度洗脱进行分离,在HPLC-MS/MS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水体中15种抗生素的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0.12~1.6 ng/L和0.2~3.0 ng/L,自来水加标回收率为34.9%~102.5%(pH=4)。用该方法对海河流域13个地表水水样进行了初步检测,结果表明,部分抗生素普遍存在于地表水体中。其中,磺胺甲基异NFDA1唑检出频率最高,在13个地表水样品中均有检出。  相似文献   
76.
为去除水中Sb(Ⅲ),采用改进的共沉淀法制备抛光污泥掺杂Fe_3O_4吸附剂(HCO/Fe_3O_4),并采用海藻酸钠(SA)固化交联形成HCO/Fe_3O_4复合微球吸附剂(SAB);利用吸附序批实验考察了pH、温度和共存离子对SAB吸附Sb(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SAB的HCO/Fe_3O_4和SA最佳质量分数分别为2.5%和2.0%。在pH为7,温度为25℃时吸附72h,投加4.0g/L SAB对初始质量浓度为20.0 mg/L的Sb(Ⅲ),去除率达到80%以上。NO_3~-和SO_4~(2-)对SAB吸附Sb(Ⅲ)没有显著影响,而10mmol/L PO_4~(3-)对SAB吸附Sb(Ⅲ)有微弱的促进作用。SAB对Sb(Ⅲ)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结合了化学吸附(离子交换)与物理吸附(扩散反应)作用。  相似文献   
77.
张俊 《环境》2008,(6):58-59
天下着小雨,记者来到佛山.这一天,记者将跟随当地普查员小欧,开始独特入户普查"一日游".  相似文献   
78.
张俊 《环境》2008,(3):46-47
"东莞是珠三角比较富庶的地区,50元一天的标准来聘请临时污染源普查员,很难,要本地人报名就更难了."东莞市污普办副主任香杰新笑着对记者说, "后来,我们发现东莞当地的在校大学生很符合我们的要求,最后决定组织大学生作为我们的普查员."  相似文献   
79.
以含锌废盐酸为原料制备磷酸锌[Zn3(PO4)2],探讨含锌废盐酸中Zn、Fe、Cr、Ni等重金属质量分数、TOC质量浓度、磷酸体积分数和反应时间等典型因素对Zn3(PO4)2纯度及化学组成结构的影响,并用XRD及SEM表征Zn3(PO4)2的物相结构。结果表明,含锌废盐酸可制备纯度较高、结构较为稳定的Zn3(PO4)2产品,制备过程中废盐酸中的Fe对Zn3(PO4)2产出纯度的影响较大;Zn3(PO4)2的产出纯度随TOC质量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当磷酸体积分数低于85%时,对Zn3(PO4)2产出纯度总体呈正相关趋势,而高于85%后,产出纯度则有所降低;反应时间为5 h时制备Zn3(PO4)2的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80.
张俊 《环境》2009,(6):50-50
为力保亚运期间空气质量,广州准备实施3项新环保措施,包括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重点工业企业降氦脱硝和控制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排放,从源头上减少酸雨及灰霾形成。广州计划将环城高速公路以内区域范围内划定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禁止销售使用煤燃料。同时,2010年1月1日起,建筑行业使用的涂料必须是获得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的环保涂料,全市范围内禁止非环保型涂料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