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06篇
安全科学   115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340篇
基础理论   95篇
污染及防治   44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81.
粤北山区连州市土壤硒含量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粤北山区连州市为研究区,采集了3009个耕地表层土壤(0~20 cm)样品,利用GS+软件构建的半方差变异函数模型、ArcGIS中的克里金插值法以及SPSS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耕地表层土壤硒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硒元素的形态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硒含量的均值为0.432 mg·kg-1,变化范围为0.048~4.650 mg·kg-1,耕地土壤整体处于富硒和足硒的水平,富硒土壤较为丰富.在空间分布上,富硒土壤主要连片分布在连州市的南部和东北部,中西部地区则呈斑状分布.土壤中硒的赋存形式主要以残渣态和强有机结合态为主,二者占全量的60.5%;土壤硒全量与残渣态硒、强有机结合态和腐殖酸结合态硒有显著的相关性.土壤pH和TOC对土壤硒含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成土母质是影响连州市耕地表层土壤硒含量分布状况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682.
垃圾渗滤液处理反应器中好氧反硝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厌氧折流板-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好氧反应器的脱氮机理,采用反应器氮平衡的原理对脱氮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在进水pH=7.27、T=35℃和DO=0.5mg/L情况下发生了好氧反硝化,可用微环境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的发生;本试验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中DO浓度,pH值,温度和泥龄为好氧反硝化的发生创造了适宜的条件。  相似文献   
683.
对石化行业VOCs排放源项、管控现状进行梳理,分析了目前石化行业VOCs综合整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管理部门强化“人员保障”“设施保障”和“技术保障”,企业现场实施技术研发、末端治理设施“三率”(投用效率、收集效率、处理效率)提升、风险管控、LDAR过程规范性管理、智能化信息化建设的建议和措施,可为石化企业VOCs污染防治和减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4.
洋山岛周围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根据2004年2月、5月和8月对杭州湾附近水域(30°32′~30°50′N、121°53′~122°17′E)20个取样站3个航次的采泥样品和阿氏网样品,结合2001年和2003年的同步资料,对底内动物和底上动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栖息密度、重要种的优势度、群落多样性和结构及时间空间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底内动物共出现17种,种类组成贫乏,优势种变化明显,生物量较1982~1983年杭州湾调查资料有一定降低,物种多样性指数低并有下降趋势,群落结构极不稳定;底上动物底栖动物40种,组成有明显季节和年度变化,与2001年和2003年的同期资料相比,生物量有一定上升,优势种的种类及优势度有较大变化,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群落结构季节和年际演替现象明显。生物多样性研究发现洋山岛周围水域春季群落多样性较高。  相似文献   
685.
大鹏澳网箱养殖海域底质有机物污染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大鹏澳网箱养殖海域表层底质有机物含量为1.65%~3.50%,平均为2.57%,明显高于我国浅海的一般水平和一类评价标准,超标率82.5%,超标0.04~0.75倍。有机物含量以春季和夏季较高,冬季次之,秋季明显较低,在网箱区内外的平均值分别为2.66%、2.42%。不同测站底质中有机物含量与硫化物含量正相关(r=0.704,p<0.05),其中以夏季的相关最显著(r=0.818,p<0.02)。网箱海域底质有机物单因子质量指数为1.28,老化风险为3级,说明沉积环境受到有机物的明显污染,面临中等程度的老化风险。  相似文献   
686.
长江口北支水域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2003年7月(丰水期)和2004年1月(枯水期)在长江口崇明北沿滩涂潮间带,共设置3个断面,按《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进行底栖动物调查。结果表明,丰水期底栖无脊椎动物17种,种类组成以甲壳动物最高(占41.18%),枯水期7种,种类组成以多毛类最高(占57.14%);丰水期的优势种(优势度≥0.02)为伍氏厚蟹(Helice japonica)、豆形短眼蟹(Xenophthalmus pinnotheroides)、弹涂鱼(Periophthalmus cantonensis)和无齿相手蟹(Sesarma haematocheir),枯水期的优势种为豆形短眼蟹、小头虫(Capitella capitata)、日本刺沙蚕(Neanthes japonica)和纽虫(Nemertinispp.)。丰水期的生物量为枯水期的20~65倍,枯水期生物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无齿相手蟹、伍氏厚蟹、弹涂鱼的生物量出现大幅度下降,生物量、栖息密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呈现随离口门距离减小而呈增加的趋势,丰、枯水期底栖动物均分为3个群落,丰、枯水期群落演替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687.
当前,中国外需增长放缓,内需难以补位,加强网络基建投资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政策选择。以此为背景,该研究结合“中国式分权”的分析框架,理论分析土地财政、土地融资与地方政府投向网络基建的互动影响机理,利用2006—2019年中国30省份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对三者间互动关系进行实证考察,并依此对“以地谋发展”模式进行再思考。结果表明:(1)土地财政、土地融资与地方政府投向网络基建间存在正向互动关系,且三者间互动关系呈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2)时间层面,2012年之前工业用地引资、土地融资与地方政府投向网络基建间形成正向互动关系,工业用地引资与土地融资促进地方政府投向网络基建。(3)区域层面,东部地区土地融资与地方政府投向网络基建间正向互动关系形成,土地融资助推地方政府投向网络基建;中部地区土地融资推动地方政府投向网络基建;西部地区土地财政、土地融资与地方政府投向网络基建间存在正向互动关系,地方政府投向网络基建除了土地融资的推动作用外,还受到土地财政的加持影响。基于实证结果,该研究提出政策建议:在未寻找到合适的替代方案前,不宜“一刀切”地全盘舍弃“以地谋发展”模式。在严格控制债务风险等问题下,依然需要...  相似文献   
688.
<正>随着国家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视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近二十年来,我国森林消防应急通信装备体系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现了从一种通信手段向多种通信手段发展演变,从语音单业务通信向语音、数据、视频多业务通信发展演变,从地面通信向天空地一体化通信发展演变,从异构通信系统向融合通信系统发展演变,从纸质地图图上作业向电子地图网上协同作业发展演变,这些发展演变极大提升了森林消防队伍整体作战能力、协同指挥能力和辅助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689.
Fe2+和Fe3+在4-氯酚光化学反应中性质的相似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在光照条件下,20mg/l4-氯酚+1mg/LFe^2+(体系A)和20g/L4-氯酚+1mgFe^3+(体系B)中Fe^2+和Fe^3+的浓度变化,通过离子色谱手段,在体系A中能够同时检测出Fe^2+,在体系B中亦能够同时检测到Fe^2+,故Fe^2+和Fe^2+在4-氯酚光化学反应中的性质,表现出相似性。  相似文献   
690.
为揭示蒸汽爆炸灾害形成机制,建立了大质量熔融铝液遇水自触发爆炸反应模拟装置。根据反应特征和破坏程度,熔融铝液遇水爆炸反应可分为柔和爆炸、剧烈爆炸与猛烈爆炸等3种类型;基于爆炸相似准则,定量化描述了爆炸反应的冲击波破坏效应;热效应则来自冲击波绝热压缩和产物热交换耦合作用;从热力学角度来看,铝液与容器底面夹裹形成过热亚稳态水,可认为是爆炸反应的触发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