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64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01.
研究了H_2O_2和其它氧化剂(以过氧化苯甲酰为例)对DPD法测定水中臭氧浓度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随着KI浓度或显色时间的增加,H_2O_2和其它氧化剂的干扰作用增加,当KI浓度为0.5g/L时,可以基本消除这些干扰作用,且当臭氧浓度低于0.6mg/L时,不影响臭氧对DPD的显色作用。  相似文献   
102.
王业耀  卢醒 《化工环保》1996,16(3):178-180
研究了H2O2和其它氧化剂对DPD法测定水中臭氧浓度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随着K1浓度或显色时间的增加,H2O2和其它氧化剂的干扰作用增加,当KI浓度为0.5g/L时,可以基本消除这些干扰作用,且当臭氧浓度低于0.6mg/L时,不影响臭氧对DPD的显色作用。  相似文献   
103.
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是开展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估和管理的重要技术基础,生物完整性是评估流域生态完整性的重要构成指标.基于生物群落特征参数的多参数指数(MMI)和预测模型的样点物种组成观测值与期望值比值的O/E指数(O,观测值;E,期望值),是应用最广泛的评价生物完整性的两个重要指数;美国和欧盟等都已建立完善的基于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水生态健康的国家和地方规范.本文综述了MMI和O/E指数的基本概念和构建方法,比较了两者的共同点和优缺点;回顾了两者的发展简史和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分析了目前我国对MMI和O/E指数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和不足,并提出了国内未来研究和应用MMI与O/E指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4.
中国中小城市生活垃圾优化管理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中国中小城市生活垃圾基本特点,提出了适宜于中国中小城市生活垃圾优化管理的基本原则,确定出优化管理模型程序.通过实例分析,具体说明了优化管理模型的应用,计算出1999年、2005年和2010年规划系统城市生活垃圾的优化处理方案,通过费用比较充分验证和说明了中国中小城市生活垃圾优化管理模型的适用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5.
采用聚酯薄膜,载玻片,PFU(聚氨酯薄膜塑料块)和PVC(聚氯乙烯网孔板)4种人工基质,对东北某河流B水节霉高发区的微生物生长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 对各人工基质上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 结果表明:河流B水节霉高发期高发区各采样点生物量随时间呈逐渐增加趋势;河流B和纳污河C交汇点上游100 m处(4#采样点)及河流B水节霉发生地蓄水大坝左侧(1#采样点)PVC上生物量分别为231和186 g/m2,明显高于蓄水大坝中间和右侧(2#和3#采样点,分别为94和117 g/m2),生物量的变化跟水质污染状况有关,污染严重的采样点生物量较高;污染源附近暗口(6#采样点)和暗井(5#采样点)聚酯薄膜上的生物量分别为331和242 g/m2,高于总汇入口处(7#采样点,142 g/m2);总汇入口处不同基质上生物量有所差别,其中PFU和载玻片上生物量较高(分别为622和471 g/m2),远大于聚酯薄膜(142 g/m2),可能与基质表面粗糙程度和流水冲刷有关.   相似文献   
106.
淡水水生态基准方法学研究:数据筛选与模型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生态基准研究的核心是水生态基准方法学,如何鉴于现有的生态毒理学数据推导出科学合理的基准值,并达到切实保护水生生物的目的,是水生态基准研究的重点。论文从淡水水生态基准方法学中数据筛选和模型计算出发,系统地阐述和比较了现有方法学中关于数据的数量和质量、本土物种数据和非本土物种数据、实验室试验数据和野外现场试验数据、常规测试指标和非常规测试指标以及数据的整理等数据筛选原则,并对评估因子法、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种间关联预测以及生态毒理模型等水生态基准的计算模型进行比较。参照国外水质基准推导的过程及我国水生态系统的特征,发展我国水生态基准研究中数据的筛选原则以及科学合理的基准计算方法,以期为建立我国淡水水生态基准推导方法学提供研究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7.
酸化-电动强化修复铬渣场地污染土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常规电动修复方法对Cr污染土壤Cr(T)(总Cr)去除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酸化预处理-电动强化修复技术. 以国内某化工厂铬渣堆放场地Cr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土壤酸化条件,分析乙酸和柠檬酸的酸化时间、酸浓度(以c计)对电动修复Cr污染土壤中Cr去除率的影响,并对土壤中Cr的形态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①酸化预处理-电动强化修复技术可以显著提高Cr污染土壤中Cr的去除率,其中0.9 mol/L柠檬酸酸化5 d组Cr(T)和Cr(Ⅵ)的去除率由对照组的6.23%、19.01%分别升至26.97%、77.66%. ②土壤酸化可以将部分Cr由碳酸盐结合态向水溶态转化,进而提高Cr去除率;在适宜的酸浓度范围内,酸浓度越高,土壤释放的Cr越多,Cr去除效果就越好. ③与乙酸组相比,柠檬酸组Cr的去除率较高,因为柠檬酸本身也是一种络合剂,在酸化作用释放碳酸盐结合态Cr的基础上,柠檬酸能与Cr发生络合作用,进一步提升了Cr的去除率. 电动修复过程中迁移出土壤的Cr主要以醋酸可提取态、可还原提取态和可氧化提取态为主,残留Cr的生物可利用性降低.   相似文献   
108.
交替冻融对东北典型土壤腐殖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太明  王业耀  香宝  胡钰  王金生 《生态环境》2010,19(12):2870-2874
以受季节性冻融过程影响显著的东北地区的黑土、暗棕壤和水稻土为例,采用实验室模拟的方法,研究交替冻融循环过程(分别在-20℃和20℃下处理)对土壤腐殖质的影响。研究表明:交替冻融后,黑土和暗棕壤松结态腐殖质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39%和28%,HA/FA分别上升了45%和35%;水稻土松结态腐殖质质量分数和HA/FA分别下降了18%和31%。三维荧光结果进一步验证,黑土、暗棕壤在交替冻融中土壤芳香化程度增高,HA/FA上升,而水稻土则相反。黑土和暗棕壤松结态腐殖质和HA/FA升高,主要是微生物分解作用和土壤大团聚体破坏等原因造成,水稻土松结态腐殖质和HA/FA降低,主要是水稻土的缺氧环境造成。  相似文献   
109.
建立一种用离子色谱法同时分离测定被污染河流水中微量乙酸、丙酸和丁酸的方法。采用IonPac AS11-HC阴离子分离柱,5mM NaOH淋洗液,流速1.0ml/min。结果表明,乙酸、丙酸、丁酸的检出限按峰高计分别为0.258、0.294、0.374mg/L;按峰面积计分别为0.350、0.421、0.588mg/L。乙酸、丙酸、丁酸的保留时间、峰高、峰面积的变异系数RSD在0.03%~3.92%之间。对某河流水样分析,乙酸、丙酸、丁酸的回收率在99.6%~107.6%间。  相似文献   
110.
基于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综合分析我国易发生山洪和泥石流的典型区域.按照生态系统分类体系提取1985年、2000年和2013年岷江上游、白龙江上游、赣江上游和闽江上游流域生态系统分类信息,构建指标体系和计算模型,评价生态系统格局及变化.结果显示:2013年岷江上游和白龙江上游流域以森林和草地两种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