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59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李菲  赵亮  沈家葳  姚洁  王圣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9):4304-4314
使用CORDEX-EA过去气候态(2000-2009年)与RCP4.5情景下近未来气候态(2041-2050年)大气强迫结果驱动中国东部陆架海域耦合DMS模块生态模型,模拟了黄海过去及近未来表层DMS浓度(CDMS),探究了黄海近未来CDMS时空分布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未来黄海CDMS的年循环发生变化,北黄海CDMS极高值出现月份由5、9月转变为4、10月,南黄海由4、9月转变为4、8月;局部CDMS高值区也发生变化,春季山东半岛附近海域、夏季苏北浅滩、南黄海中东部、秋季南黄海东部CDMS高值区加强,夏季山东半岛附近CDMS高值区减弱.近未来热通量、风应力对山东半岛、南黄海中东部海域CDMS影响较大;降水量、云量对西朝鲜湾CDMS的影响占优;苏北浅滩CDMS受多个气候因子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辉  庞博  朱法华  孙雪丽  徐静馨  王圣 《环境科学》2022,43(11):5294-5304
选取2020年世界能源消费量累积占比达80%的前23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从一次能源清洁化率、化石能源清洁利用率和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率角度对其能源消费结构进行对比研究,从单位GDP能耗、人均能耗和单位国土面积能耗角度,结合产业结构和分部门能源消费构成,对其能源消费强度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各国在社会经济运行与生产生活中的能源消费模式,提出能源消费自然碳汇承载负荷比概念,指出我国在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下能源消费模式转型面临的优势与挑战.结果表明,我国一次能源清洁化率、发电用能占比、化石能源清洁化利用率和电能占终端能耗比分别达到15.90%、53.48%、37.51%和26.54%,均在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家中处于前列,已经架构起良好的能源集约化和清洁化利用结构基础;非工农业能源消费占比尤其是仅为14.09%的交通能源占比在主要能源消费国中最低,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对优势的绿色低碳能源消费模式;基于产业结构优化潜在的总体能源生产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但相对较短的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期对清洁能源发展速度与规模提出了巨大挑战,碳排放约束下的国际形势对我国通过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实现降碳目标也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13.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时空分布及衰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理论计算公式和实测数据,研究基站电磁辐射水平、垂直方向的衰减趋势,分析影响基站电磁辐射时空分布的各种因素,认为基站电磁辐射实际影响范围要远小于安全防护距离。  相似文献   
14.
燃煤超低排放的减排潜力及其实施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煤炭消费量估算出我国燃煤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并与环境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初步得到约有710万吨二氧化硫没有纳入统计年报中,分析来源主要是非主要工业的小锅炉散烧排放。从电力行业和非电行业两方面分析燃煤超低排放的减排潜力,以及两部分不同的减排途径与新技术。进一步分析煤电超低排放的必要性以及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能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容框架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划环评是环评领域一个新方向。虽然环评法已经实施,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对如何按照规划环评导则组织规划环评,以及对规划环评思路和内容框架尚没有具体的研究。结合实践情况,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角度出发,以《浙江省2010年电力发展规划及2020年展望》的能源类规划环评为案例,对能源类规划环评的内容框架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从我国目前节能减排的形势出发,结合几大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环保现状,给出了能够实现环保与节能减排的总体原则并重点提出了相应的宏观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全局DEA方法测算了1997~2015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农业用水全局技术效率,并运用 Moran’s I 指数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农业用水效率的空间关联度和空间效应。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农业用水全局技术效率表现出整体稳定上升但地区间不平衡的特征,且地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2)空间计量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地区之间农业用水全局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农业用水效率不仅受到邻接地区的影响,还会受到非邻接地区的影响;除了地理因素之外,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相近也有利于地区间农业用水主体相互学习高效率的用水模式,从而引发农业用水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整体农业用水效率的提升;(3)总用水量中农业用水量所占的比例高,会使得农业用水效率显著降低;水利设施建设以及农业机械化程度都会对农业用水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采集671台次燃煤火电机组NO_x排放实时监控数据,对非超低排放与超低排放机组总体及相应各等级机组启动过程中NO_x排放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非超低排放机组启动阶段NO_x超标率为81.53%,平均超标小时数为2.64 h,平均最大排放小时均值为284.06 mg·m~(-3);超低排放机组启动阶段NO_x超标率为79.86%,平均超标小时数为2.52 h,平均最大排放小时均值为231.61 mg·m~(-3);非超低与超低排放机组总体及相应各等级机组间NO_x超标率和平均超标时长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但平均最大排放小时均值浓度存在显著差异;非超低排放机组中,除300 MW等级机组平均最大排放小时均值浓度显著低于200 MW等级机组外,其余对比组在超标率、超标小时数及平均最大排放小时均值浓度上均无显著差异;不同等级超低排放机组之间在超标率、超标小时数和最大排放小时均值浓度上都有统计学意义上差异的情况, 600 MW等级机组超标时长控制最优, 1 000 MW等级机组排放浓度控制较好.  相似文献   
19.
我国“十四五”煤电发展趋势及环保重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圣 《环境保护》2020,48(3):61-64
本文参考我国"十二五""十三五"期间电力发展趋势,从电力装机结构、发电量构成、煤炭消费行业趋势以及"十三五"电力规划目标执行情况四个方面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十四五"期间煤电将仍然是电力主力,并进一步预测我国"十四五"期间煤电约有1.5亿kW增长空间,达到12.5亿kW,占总装机的48.1%~50.0%。同时,本文从环境管理、环境政策、环境实践等不同层面,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煤电环境保护的控制重点与宏观政策建议,并对三氧化硫、氨、重金属等非常规污染物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排放控制标准、控制技术路线、工程示范四方面提出"十四五"期间煤电环境保护重点。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燃煤形成的环保压力不断增大,电力结构调整,以及能源与电力供给侧结构改革,建设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已成为行业的发展战略,同时也成为发展必然。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有利于调整能源结构,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有利于采用能源梯级利用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化解对冷、热等能源品种供需矛盾,为经济社会进一步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在分析全国及代表性重点地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发展现状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在执行及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政策、经济、技术等问题,进一步提出了未来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的发展要在统筹规划、充分论证基础上合理布局选点、加快推进天然气直供体系及价格市场化、免征政府性基金及系统容量备用费、加大宣传以共同推进天然气分布式发展、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提升项目核心竞争力等可持续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