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72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7 毫秒
41.
采用对渔网尼龙-6纤维进行接枝丙烯酸的方法,制备防止海洋污损生物附着的表面凝胶化改性渔网材料.以小球藻、杜氏藻、金藻为实验海藻,研究了三种海藻在改性材料表面的生物附着性能.结果表明,三种海藻在聚丙烯酸凝胶改性尼龙-6纤维表面的附着量明显少于普通尼龙-6纤维.改性纤维的接枝率越高,海藻的附着量越小,接枝率16.1%以上时纤维具有优良抗生物附着性能.  相似文献   
42.
提出了一种简便、快速、低成本进行畜禽粪便堆肥化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利用三面墙式水泥地,池底用竹笆架空,进料口用竹笆堵挡,以增加氧气供应,并用半熟腐堆肥进行水分调节。堆肥温度上升快、温度高、水分蒸发量大、发酵迅速,一次发酵时间可缩短至2~3周,适合于我国中小型养殖企业采用。  相似文献   
43.
研究臭氧浓度升高对大豆(Glycine max)器官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对预测未来生态过程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重要作用。以大豆为试验材料,利用开顶室气室(OTCs)探讨臭氧胁迫对大豆不同器官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处理:CK处理(对照,O3浓度为45 nmol·mol~(-1))、T1处理(O3浓度为(80±10) nmol·mol~(-1))、T2处理(O_3浓度为(110±10)nmol·mol~(-1))。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大豆根系和茎秆N含量呈升高趋势,叶片N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相比,臭氧浓度升高使根N含量在分枝期和结荚期显著升高(P0.05),开花期T1处理下显著降低7.13%(P0.05),T2处理下显著升高17.37%(P0.05);茎N含量均显著升高,叶片N含量在开花期显著升高,结荚期显著降低。臭氧浓度升高使大豆根、茎、叶P含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仅有根系P含量在开花期T1处理下显著降低15.96%(P0.05),叶片P含量分别在分枝期和结荚期T2处理下显著降低25.10%和11.37%(P0.05)。茎和根P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根和茎中N和P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N含量和N/P在各器官中表现为叶根茎;P含量在各器官中无显著差异。各器官N含量变异系数表现为茎根叶;P含量在各器官中变异系数相似;N/P变异系数表现为叶根茎。随着臭氧浓度升高和生育期的延长,大豆各器官N/P均小于14,说明大豆生长主要受N素限制。  相似文献   
44.
以河北曹妃甸水稻田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灌溉水样中SS、COD和氨氮的含量并依据有关国家标准确定其污染程度。根据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工程地质与农田环境特点及不同治理方案的经济技术可行性,选用由工程保障和植物生态系统构成的多级表面流强化人工湿地系统修复灌溉水有机污染,并对其修复效果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稻田灌溉水SS、COD、NH3-N 3种污染物的浓度削减率依次为76.17%、60.02%、55.08%,出水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和地表水Ⅴ类水质要求。人工湿地系统的建立不仅改善灌溉水水质,保证农产品质量,还有效恢复了湿地的生态功能,实现环境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45.
抗生素菌渣堆肥进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青霉素菌渣、林可霉素菌渣与牛粪等原料分别进行好氧堆肥实验,以考察堆肥过程中不同菌渣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在堆制的41d里,根据温度变化分阶段采集堆肥样品,采用稀释倒平板法测定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结果表明,菌渣不同,其堆肥中的微生物群落变化趋势不同。青霉素菌渣堆肥中细菌数量变化趋势为高一低,真菌数量变化趋势为高一低.高,放线菌数量为逐渐增加;林可霉素菌渣堆肥过程中细菌数量变化趋势为低一高一低,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变化趋势为高.低.高。依据真菌菌落形态观察,菌渣堆肥中的真菌种类比对照牛粪堆肥单一,表明两种菌渣对堆肥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均产生了不利影响。林可霉素菌渣堆肥初始时的细菌数量比对照低1个数量级,放线菌数量在整个堆肥进程中都明显低于对照,堆肥结束时,随着菌渣含量的增加,放线菌数量逐渐下降,高温期真菌数量下降幅度随着菌渣含量增加而加大,表明林可霉素菌渣对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堆肥化后菌渣中林可霉素残留量的减少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堆肥处理可以将抗生素菌渣无害化和资源化。  相似文献   
46.
Pd/N共掺杂TiO_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纳米管钛酸浸入含尿素和金属(Pd)硝酸盐的乙醇溶液中,乙醇超声挥发后所得样品先在空气气氛、600℃下煅烧,再在H2气氛、400℃下热还原制备得到Pd/N共掺杂TiO2光催化剂(Pd/N-TiO2)。利用光电子能谱(XPS)仪研究了催化剂表面N、Pd元素的化学态。结果表明,N元素以Ti—O—N形式存在,Pd元素以单质金属状态存在。考察了Pd/N-TiO2的紫外光光催化降解苯酚的活性,与单纯TiO2光催化剂和N掺杂TiO2光催化剂相比,Pd/N-TiO2活性明显提高。研究了催化剂用量、苯酚初始浓度和pH、O2流量以及外加双氧水等条件对紫外光光催化降解苯酚的活性的影响,得到光催化降解苯酚的最佳工艺条件: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120mg/L,催化剂用量为0.10g/L,苯酚溶液初始pH为8,O2流量为80mL/min,加入适量双氧水。  相似文献   
47.
围绕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中的焦点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论述了再制造的基本商业模式浓出我国发展再制造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政府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8.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园区循环化改造列为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在结合浙江嘉兴秀洲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课题研究基础上,阐述了工业园区组织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和创建“动态联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9.
综述了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拓展工作思路的方向,简述了改进工作方式的途径。  相似文献   
50.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园区循环化改造列为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包括“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和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园区)的各类工业园区.在开展创建“生态文明家园”活动中,围绕文化亲和力与园区企业文化战略融合等方面的可行措施进行讨论,提出了以特色文化亲和力营造和谐的园区企业文化氛围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