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57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53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碳中和背景下,亟需开发高效清洁的新型能源,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有机光伏材料作为一种可将太阳能或其他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材料,日益成为一种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低碳能源材料。在探索新的高性能有机光伏材料的过程中,机器学习虽然能够提高材料设计效率,但其预测能力极大受制于描述符的开发和选取。利用循环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图神经网络等算法,构建端到端的深度学习模型预测有机光伏材料光电转化效率,所建模型可直接从SMILES符号、分子图像、分子图网络中提取化合物结构信息,而无须人为开发和选取描述符。所得模型不仅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有机光伏材料的光电转化效率(其中最优模型五折交叉验证结果和测试集预测结果决定系数均>0.73),而且能够识别影响转化效率的关键结构特征。该研究结果可为新型环境功能材料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2.
173.
利用平板分离技术,以甲硫醇为降解基质从农药废水生化池活性污泥中分离出1种异养菌和1种真菌。根据菌种的耐碱度实验和降解力实验,表明真菌的降解能力相当强,而按1:3比例配成的混合菌种降解效果最好。经分析,活性污泥菌胶团强大的吸附能力、真菌高效的分解能力以及混合菌群中各菌种的互生、共生关系起到了很好的协同作用,使降解效果大大提高。从菌落形态和显微镜观察到的菌体结构与形态情况看,初步确定该真菌属于子囊菌。  相似文献   
174.
社长发言     
中国环保事业到今年整整30年了。创业维艰,但巨大的成就举世瞩目。中国环保事业靠宣传教育起步,更要依靠宣传教育发展,这是中国环保领域长期以来形成的共识。在新世纪的今天,环境教育已经开始从普及走向提高,登堂入室蔚然成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学校的基础教育阶段的环境教育,以教育部今年新颁行的《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为标志,插上了“渗透式教育”和“课程化教育”两  相似文献   
175.
安徽大别山区杉木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模型及碳贮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杉木人工林年龄(10、22、45、48和50年生)梯度,在安徽大别山海拔较高山地调查了23块20m×20m的样地,采集18株不同径阶和树高的标准木,进行了生物量测定。利用7种常用的分别以D、D2、DH和D2 H为自变量的生物量模型对其进行拟合,得到35个生物量估算模型。结果显示,幂函数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多项式模型效果较差,从中优选出5个最优模型,枝、干、根和全株的最优模型是W=aDb形式的幂函数模型,叶的最优模型是W=a+bD2+cD4形式的多项式模型。杉木不同器官的碳含量变化范围在46.64%~53.13%,过熟林(45~50年生)杉木不同器官的碳含量按高低排列均为树皮树根树叶树枝树干,根系碳含量高于地上部枝叶的碳含量,而中幼林龄(10和22年生)杉木地下部分树根的碳含量明显低于地上部分。碳贮量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10和22年生的高低排序为树干树枝树根树叶,过熟林杉木的高低排序为树干树根树枝树叶。不同林龄杉木林生物量碳贮量分别为10年生59.39、22年生59.55、45年生136.92、48年生201.25和50年生134.60Mg C/hm2。不同林龄的杉木林根系生物量碳贮量比例为14.84%~23.79%,随林龄的增长而提高。研究结果显示较高海拔的立地环境促进了杉木林地下根系生物量积累,这种生物量分配可能对土壤有机碳蓄积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6.
运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煤矿奥灰岩岩溶水类底板突水评价模型。选取煤层底板的地质构造(断裂构造密度、褶皱、断层导水性、岩体的裂隙发育情况)、水文地质条件(水压、含水性、岩溶含水层发育情况、强水源补给情况)、底板隔水层条件(隔水层厚度、岩石力学强度以及隔水岩层的完整性)、开采条件(采厚和采深)4个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作为未确知测度模型的判别指标;根据指标值的类型采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级和赋值,建立评判集,进而构建单指标测度函数。将13个突水评价指标值代入单指标测度函数计算得到单指标测度评价矩阵。利用信息熵理论获得各判别指标的权重,依照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等级判定,最后得出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结果。利用该方法对肥城矿区14个地质块段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结果与矿山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77.
探地雷达(GPR)目标回波信号极易由于背景杂波的干扰而被淹没。为了有效滤出杂波,提出了一种改进的EMD-小波阈值联合去噪法,即用改进的基于统计特性和自相关函数特性的EMD去噪法对回波信号进行预处理,在此基础上对EMD分解后的噪声主导模态分量进行小波阈值处理,最后进行信号的重构。结果表明,该联合去噪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滤除杂波,而且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目标回波有用信号,从而使去噪后的回波剖面为城市地下管线的识别与定位提供了可靠的图像解释资料。  相似文献   
178.
为了贴近客观实际地评价油气管道施工质量风险,提出了基于属性识别模型的风险评价方法。首先建立属性空间矩阵并进行有序分割,采用客观赋权的熵权法和主观赋权的G1法组合赋权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和属性测度,利用置信度准则对模型进行识别,得到管道施工质量降低可能性等级。然后评价管道施工质量降低的后果,依据风险矩阵得到施工质量风险等级。算例表明:人员的素质、错误行为、施工工艺方法和管理方法对油气管道施工质量的影响较大。管段S4、S5发生油气管道施工质量降低的可能性偏高,通过风险矩阵得到管段S4、S5的风险等级也偏高。因此,管道公司和施工单位应着重管控管段S4、S5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9.
3月以来,天气干燥,降雨偏少,全国多地发生森林火灾。陕西森林火险等级居高不下,据陕西省农业遥感信息中心监测,3月1至7日全省疑似火源热点数已达177个。全省90%以上的县(区)森林火险等级维持在最高级五级(极度危险)状态,防火形势十分严峻。西安、汉中、商洛、铜川等地相继发生森林火灾,已经造成多人伤亡。森林火灾大多数由于人为因素而导致。消防部门提醒,外出踏青、  相似文献   
180.
烧结厂二烧车间通过查找影响烧结燃耗的具体原因,采取对造球盘角度和转速进行调整,优化燃料分加技术等措施,改善了烧结混合料粒度组成,提高了烧结料层,降低了烧结固体燃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