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86篇
安全科学   77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53篇
综合类   396篇
基础理论   43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57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8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61.
IntroductionUnderanintegratedactionofhumaneconomicactivitiesandsomeadversenaturalfactors,farmlanddegradationisadynamicprocessthatcanleadtoanunbalancingofecologicalsystems,worseningofsoilquality ,adeclineinsoilrenewablecapacity ,andaweakeningofsoilcarryingcapacity.Usually ,thedegradationofagriculturallandincludesadiminishingofvegetation ,soildeterioration ,andnaturaleco environmentaldegradation .Farmlanddeteriora tionhasatwofoldmeaning :qualityandquantity .Allofthephenomenaandprocessesbroughtab…  相似文献   
162.
对传统的模糊数学法进行了改进,并将其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决策评价中。针对上海城市生活垃圾规模处置系统可能有的3种方案分别构造矩阵,求出评价值。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糊数学决策法解决实验问题更合理。  相似文献   
163.
大型的环境科学研究项目涉及到化学、生物学、地学、物理学、数学、医学、工程学以及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等学科,必须从环境的整体出发,实行多学科的合作,进行系统分析。除了各学科独立研究之外,极需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方式,以适应学科之间的相互衔接和总体规划的需要。现代科学管理早已超越了行政事务的概念,不仅是一门学科,而且是研究工作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4.
A series of nanosized ion-doped TiO_2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ion content(between 0.1 at.% and 1.0 at.%) have been prepared by wet impregnation method and investigated with respect to their behavior for UV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of nitric oxide.The catalytic activity was correlated with structural,electronic and surface examinations of the catalysts using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XRD),ultraviolet-visible(UV-Vis)absorption spectroscopy,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energy disperse spectrometer (EDS)and high resolution-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HR-TEM) techniques.An enhancement of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was observed for Zn~(2 ) doping catalyst ranged from 0.1 at.% to 1.0 at.% which was attributed to the lengthened lifetime of electrons and holes.The improvement in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could be also observed with the low doping concentration of Cr~(3 )(0.1 at.%). However,the doping of Fe~(3 ),Mo~(6 ),Mn~(2 ) and the high doping concentration of Cr~(3 ) had no contribution to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nitric oxide.  相似文献   
165.
通过苏玛罐采样和GC-MS/FID分析系统,测定了山东地区典型胶合板制造企业的VOCs排放特征.结果表明,烷烃(13.81%~39.16%)、含氧VOCs(5.68%~36.06%)和芳香烃(3.58%~48.12%)是热压和涂胶工艺主要排放成分,废气排口以含氧VOCs(6.49%~83.88%)排放为主,不同工艺环节的特征VOCs组分各有不同;烯炔烃(27.12%~39.38%)和芳香烃(32.47%~45.63%)是热压工艺和涂胶工艺的高OFP组分,废气排口则以含氧VOCs(52.82%)对O3生成贡献最大;基于SOAP评估,各环节均以芳香烃类化合物(97.08%~98.03%)为主要活性组分;测得山东地区胶合板制造行业VOCs排放因子为0.89g VOCs/m3胶合板.  相似文献   
166.
2,6-二氯-1,4-苯醌(2,6-dichloro-1,4-benzoquinone,2,6-DCBQ)作为一种新型消毒副产物,因其高检出率及高含量的特点而备受人们关注.本研究以斑马鱼胚胎为实验材料探究了2,6-DCBQ的发育毒性.结果发现:斑马鱼胚胎在8~24 hpf(器官发育形成时期)对2,6-DCBQ暴露最为敏感,死亡率最高;2,6-DCBQ安全浓度为27.15 μg·L-1,属于极度危险外源化学物.在本实验中,2,6-DCBQ对斑马鱼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但高浓度(100和150 μg·L-1)2,6-DCBQ会显著增加斑马鱼胚胎及仔鱼的畸形率.在实验过程中还发现,高浓度(≥ 80 μg·L-1)2,6-DCBQ会明显抑制斑马鱼胚胎的心率.此外,≥ 30 μg·L-1 2,6-DCBQ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并影响Cu/ZnSOD和MnSOD的正常转录.本研究较全面地探究了2,6-DCBQ对斑马鱼早期发育阶段的发育毒性,可为2,6-DCBQ的毒性研究提供可靠证据.  相似文献   
167.
河流陆域环境交互区域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河流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陆域的生产生活活动也给河流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研究两者交互区域的风险评估并确定优先保护区域,对于促进两个系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系统论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了河流与陆域两个系统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分别对两个系统选取不同指标,河流环境系统主要考虑水体的水文、水质、生物、河岸带状况及压力等指标,陆域环境系统主要考虑社会压力指标、现有状态指标和恢复潜力指标,并将两个系统的评价结果带入风险评估矩阵对交互区域所处风险等级进行评价,并对云南省昆明市市内盘龙江河段和老运粮河河段进行了实例验证与分析,得到较为符合实际的评估结果,为今后该地区水体污染治理方向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8.
我国典型城市环境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特征比值   总被引:21,自引:10,他引:11  
王鸣  陈文泰  陆思华  邵敏 《环境科学》2018,39(10):4393-4399
城市环境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比值能够提供有用信息.基于在我国典型城市进行的7次VOCs观测数据,利用正交最小二乘法(ODR)、线性拟合法等4种方法计算了VOCs组分比值,并探讨其在监测数据质量评估、来源诊断和光化学过程研究中的应用.结果显示:间,对-二甲苯与邻-二甲苯浓度在7次观测中均呈现非常好的相关性(r为0.975~0.997),且不同观测中比值接近(2.78~3.05),这一比值可以用来对城市大气VOCs(尤其是芳香烃)测量数据的可靠性进行评估.以甲苯/苯(T/B)和丙烷/乙烷(P/E)为例初步分析了我国不同城市大气VOCs来源的差异.上海和广州T/B最高,分别为2.37和1.78,高于隧道实验中T/B比值(1.52),说明还受到溶剂涂料等富含甲苯的排放源影响,北京夏季T/B与隧道实验接近,而成都、北京冬季和重庆T/B较低(0.744~1.36),说明受到生物质燃烧、煤燃烧等其他富含苯的排放源影响.P/E分析结果显示,广州P/E(1.27)显著高于其他数据集(0.270~0.645),与2010年广州部分公交车和出租车仍利用液化石油气(LPG)作为燃料有关.另外,基于邻-二甲苯/乙苯变化特征表征光化学反应程度,并初步估算出典型城市大气上午·OH暴露量为(2.70~4.45)×10~(10)molecule·cm~(-3)·s.  相似文献   
169.
4种重要因素对柴油机颗粒物排放因子的量化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发动机台架测试基础上,按照发动机排放阶段、油品种类、后处理装置和运行工况4种因素的不同,进行了24组测试,研究了颗粒物排放因子.同时,应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探究了发动机排放阶段和油品种类对颗粒物排放因子的影响;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了4种因素对颗粒物排放因子的影响力大小排序.结果显示:24组柴油机测试的颗粒物排放因子均值为(21.9±24.5) mg·kWh~(-1);使用国Ⅴ排放标准柴油机的颗粒物排放因子((14.7±5.6) mg·kWh~(-1))比国Ⅳ排放标准柴油机((19.4±16.4) mg·kWh~(-1))有所下降;国Ⅳ柴油、国Ⅴ柴油和混合柴油的颗粒物排放因子平均值分别为120.0、(11.8±1.0)和(11.5±1.3) mg·kWh~(-1),混合柴油颗粒物排放因子与国Ⅴ柴油相近,两者相比国Ⅳ柴油有明显下降;油品种类是影响颗粒物排放因子的第一大因素,后处理是影响颗粒物排放因子的第二大因素.  相似文献   
170.
将厨余垃圾经过为期2 d的有氧与厌氧交替发酵,在初始VOCs浓度为40~45 ppm的情况下,分析了臭氧通入量和温度对厨余垃圾VOCs去除效率的影响规律。在温度为35℃的条件下,通入14 mg臭氧的VOCs去除率最高,达到56.56%,臭氧过量(通入量≥20 mg)会发生二次反应,生成醛酮类物质导致VOCs浓度上升;在臭氧量通入量为20 mg的条件下,温度为25℃时的VOCs去除率高最高,达到60.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