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25篇
安全科学   128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56篇
综合类   437篇
基础理论   85篇
污染及防治   87篇
评价与监测   58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61.
采用超效浅层气浮+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艺处理某造纸厂的废水,介绍了各处理构筑物、运行参数及经济技术指标。运行结果表明,用该工艺处理造纸废水,其出水水质达到《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1)中的要求。  相似文献   
862.
吡草醚是日本Nohyaku公司开发的芽后阔叶杂草除草剂,在我国于1998年取得原药和2%吡草醚悬浮剂的登记,用于小麦田阔叶杂草的去除.2000年吡草醚和草甘膦混配30.15%速草灵悬浮剂在我国取得登记,用于苹果园、柑桔园和非耕地的杂草防除.目前该药的残留分析方法国内外尚无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863.
采用微波辅助溶剂再生的方法,对吸附邻硝基苯酚的粒状活性炭的再生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以乙醇为再生剂时,达吸附平衡的活性炭可在累计数分钟的微波辐照下完成再生,再生率达96%以上。再生时,活性炭局部表面形成的“电弧”,使活性炭再生损失增加,但远低于传统热再生;比表面积、微孔容积和平均孔径增大,提高了再生炭的吸附和传质能力。  相似文献   
864.
土壤酶的催化作用是土壤有机质分解的限制性步骤,控制着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为揭示松嫩平原芦苇湿地土壤酶活性剖面分布特征,于2021年8月采集扎龙、莫莫格、牛心套保和向海芦苇湿地0-15、15-30、30-45、45-60、60-75cm土壤样品,分析土壤碳、氮、磷循环相关的酶活性剖面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不同湿地土壤β-1,4-葡萄糖苷酶(BG)、纤维二糖水解酶(CBH)、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酸性磷酸酶(AP)和多酚氧化酶活性(PPO)均随土壤深度增加逐渐降低,表层(0-15、15-30cm)土壤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深层(45-60、60-75cm)。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各湿地土壤C:N酶化学计量比整体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而土壤N:P酶化学计量比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冗余分析发现,土壤总磷、含水率、总碳和溶解性有机碳是影响松嫩平原芦苇湿地土壤酶活性及酶化学计量比的关键因子。通过皮尔森相关性分析,进一步验证得知土壤C:N、N:P与土壤C:N和N:P酶化学计量比呈显著正相关,然而,土壤pH与BG、NAG和PPO活性显著负相关。土壤酶化学计量比的矢量分析和土...  相似文献   
865.
燃煤引起的有机氯污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氯是煤中的有害元素之一,煤燃烧时氯一部分以HCl的形式释放出来,一部分则生成三致剧毒有机氯化物--二恶英和呋喃。重点介绍了燃煤引起的有机氯化物地环境的污染与 及它的形成机理,形成条件、煤质影响和它的传输方式,对氯污染的评价与防治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66.
模拟酸雨对树木叶片的伤害和树木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近年来,我国不少地方发现酸性降水,特别是西南重庆、贵阳地区尤为严重。国内外一些文献曾报道:酸性降水能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降低生物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甚至引起鱼类和森林的死亡,破坏生态平衡。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和生产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研究酸雨对森林树木的影响和危害,是保护环境和发展林业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在非酸雨区的湖南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开展了模拟酸雨喷树试验,本文是试验观察的阶段研究报告,主要是描述了各种  相似文献   
867.
后备城镇建设用地潜力及空间分布研究是科学制定区域空间发展战略和优化城镇发展格局的基础。以吉林省中部地区为例,主要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综合考虑地形、土地利用类型、基本农田分布、土地利用规划、人口及城镇发展等因素,对区域后备城镇建设用地极限潜力和有效潜力的数量及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吉林省中部地区后备城镇建设用地极限潜力规模为14 913.32 km~2,丰富程度由北向南呈降低趋势,主要受行政区规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特征的影响;(2)极限潜力利用优势度指数为0.467 8,偏北区域利用优势度整体高于偏南区域,空间分布格局与地形和城镇密集程度密切相关;(3)有效潜力规模为2 214.91 km~2,丰富程度为中间区域高,西北和西南区域低,东部边缘区域为中等水平,空间分布格局与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密集程度联系紧密;(4)人均有效潜力规模为106.65 m~2/人,丰富程度整体为中间区域高,西部边缘区域低,北部、东部及南部3个地区的边缘区域为中等水平,空间分布格局除受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密集程度的影响外,与人口分布特征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68.
以北京某典型垃圾焚烧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不同工艺流程中的恶臭污染物浓度,并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共有60种恶臭污染物检出,不同工艺流程中的恶臭污染物总质量浓度由大到小依次是垃圾料坑((128.20±3.63)mg/m3)渗滤液池((58.50±3.45)mg/m3)卸料区((45.70±1.34)mg/m3)炉渣堆放处((22.63±1.38)mg/m3)烟气净化系统((9.33±0.88)mg/m3)。(2)有13种恶臭污染物阈稀释倍数大于5,其在不同工艺流程中的理论臭气浓度排列顺序与恶臭污染物总浓度一致。(3)卸料区和渗滤液池的非致癌风险危害指数大于1,可能存在非致癌风险,主要非致癌风险物是苯和二甲苯。卸料区、炉渣堆放处和渗滤液池的终生致癌风险大于10-4,存在较大致癌风险,主要致癌风险物是苯和乙苯。建议该垃圾焚烧厂加强对恶臭污染的控制和处理,做好对职业暴露人群的健康防护。  相似文献   
869.
长江中游平原湖区人工林枯落物和表层土壤持水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长江流域平原湖区人工林的水源涵养功能,对长江两岸造林绿化和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野外调查,采用室内浸泡法,分析比较了7种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层和土壤表层的水源涵养能力.结果表明:(1)枯落物半分解层蓄积量大于未分解层,未分解层蓄积量以池杉林(Taxodium ascendens)最大,半分解层蓄积量以苏柳林(Salix jiangsuensis)最大.池杉林的总蓄积量最大,为3.90 t/hm2;(2)未分解层最大持水率大于半分解层,其值分别为263.63%~530.86%和209.17%~277.91%.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的最大持水量为0.95~4.48和4.15~6.02t/hm2,分别以池杉林和苏柳林最大;(3)未分解层有效拦蓄量为0.44~3.11 t/hm2,半分解层为0.75~3.82 t/hm2,分别以池杉林和二球悬铃木林(Platanus acerifolia)最高.总最大持水量和总有效拦蓄量均以池杉林最大,分别为9.61和5.64t/hm2;(4)枯落物持水量随浸水时间的延长表现为先显著增加后减缓,最后达到饱和,两者之间呈对数函数关系.枯落物吸水速率随浸水时间的延长表现为前期吸水速率较大,后急剧变小,最后趋近于0,两者之间呈幂函数关系;(5)表层土壤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最大的均为苏柳林,分别为1 116.27和213.27t/hm2.枯落物层以池杉林水源涵养能力较好,土壤表层以苏柳林水源涵养能力较好.总体来看,以苏柳林的综合水源涵养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870.
模块化填料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美人蕉(Canna indicate L.)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比研究基于模块化填料的人工湿地系统(MS-C-S)和基于普通碎石填料的人工湿地系统(GS-C-S)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模块化填料对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明显高于碎石填料。在MS-C-S和GS-C-S系统运行5 d后,MS-C-S系统对氨氮的去除率高达54.2%~69.4%,而GS-C-S系统仅为13%~28%;MS-C-S系统对总磷去除率77.7%~83.5%,而GS-C-S仅为54.5%。MS-C-S系统对氨氮和COD的去除率比MSU-S分别高出约23%和11%;而MS-C-S和MS-C-L系统对氨氮、总磷和COD的去除趋势和去除效果都几乎相近。模块化填料及以其为基质的人工湿地系统可以很好地去除氨氮、总磷和COD,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