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14篇
安全科学   177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84篇
综合类   472篇
基础理论   96篇
污染及防治   80篇
评价与监测   37篇
社会与环境   36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71.
壳聚糖在活性污泥中的可生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分子量和不同脱乙酰度的壳聚糖为对象,研究了壳聚糖溶液的COD和BOD5分别随分子量和脱乙酰度变化的规律,并将其应用于活性污泥法废水处理,研究了不同分子量和不同脱乙酰度的壳聚糖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及其抑菌作用。由壳聚糖溶液的BOD5/COD及其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初步得出壳聚糖在活性污泥中是不可生化的。  相似文献   
872.
对一种导流筒内置静态混合元件的改进型内循环三相流化床 (MITFB)的流体力学和氧传质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相对于普通流化床 (CITFB) ,MITFB上升区气体含率增大 1 8— 3 7倍 ,体积氧转移系数KLa和氧转移效率EA 值平均增大 72 5 % ;而液体循环流量则减小了 2 5 6 %— 37 0 %。上升区气含率和液体循环流速可分别用Fan公式和Chisti公式预测 ,并求出了相应的参数  相似文献   
873.
Ca2+和PAM 对污泥流变性和脱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Ca2+和聚丙烯酰胺(PAM)在污泥调理过程中对污泥流变行为和脱水性能的影响,通过对粘度、毛细吸水时间(CST)、比阻(SRF)等参数的测量,发现Ca2+单独作用时对污泥脱水性能的提高不大,而不同含量的Ca2+和PAM混合后,对污泥的流变行为和脱水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发现20 mg/L的PAM连同140%DS的Ca2+对污泥共同进行调理时,体系表观粘度最低,脱水性能最好,同时经济成本也较低.研究表明,还不能肯定地得出可用体系的表观粘度作为调理剂最佳投加量的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874.
建材工业氟污染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迄今国内外就砖瓦、陶瓷、搪瓷、水泥及玻璃生产等建材工业氟污染的控制技术 ,并重点介绍了德国为控制该类氟污染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75.
壳聚糖在活性污泥中的可生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分子量和不同脱乙酰度的壳聚糖为对象,研究了壳聚糖溶液的COD和BOD5分别随分子量和脱乙酰度变化的规律,并将其应用于活性污泥法废水处理,研究了不同分子量和不同脱乙酰度的壳聚糖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及其抑菌作用.由壳聚糖溶液的BOD5/COD及其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初步得出壳聚糖在活性污泥中是不可生化的.  相似文献   
876.
改性稻草吸附铜离子过程的内扩散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林顺  莫测辉 《环境化学》2007,26(3):323-326
用Boyd模型和Wünwald-Wagner模型得到不同温度下三种形态的铜在改性稻草内的表观内扩散系数,而且不同模型得到的数值比较接近.吸咐初期吸附速度相当快,吸附后期吸附动力学部分由内扩散控制.温度愈高到达吸附平衡的时间愈短,内扩散模型的线性时间段愈短.用Mckay模型得到了吸附质粒子在改性稻草吸附壳层内的表观传质系数.  相似文献   
877.
有机毒物对水蚤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征涛  金琼贝 《环境化学》1994,13(3):263-265
对水蚤的毒笥试验数据是被广泛用于评价化合物水生生态效应的重要依据,检测有机化合物的毒性时,需特别注意待测物的难溶性,挥发性及易光解性,检测了多种氯代芳烃的EC50值,其18h的结果与24h的结果相近,检测了24种硝基芳烃的毒性,不同方法计算的EC50值一致。  相似文献   
878.
生孢噬纤维菌荚膜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孢噬纤维菌(Sporocytophaga)是能降解纤维素的滑动细菌,它可将滤纸和棉花纤维素完全降解.本文对生孢噬纤维菌产生的荚膜多糖的分离纯化以及性质进行了研究.以滤纸平板法培养生孢噬纤维菌,加入1%苯酚后,荚膜多糖溶解在水相中,再经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沉淀,分离出荚膜多糖提取物.利用Sephadex G-75柱层析法、胰蛋白酶和Sevag法对荚膜多糖提取物进行纯化;并利用比旋光度检查、红外光谱、液相色谱以及气相色谱等分析手段对精制后的荚膜多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得到了纯度较高的生孢噬纤维菌荚膜多糖.Sephadex G-75柱层析分析表明,荚膜多糖提取物中含有结合蛋白,除去结合蛋白后,多糖分子量约为6.5×103;气相色谱分析表明,该荚膜多糖主要由Gal、Glc、GlcA以及Man等单糖组成,其比值约为3.513.33.61;同时该荚膜多糖的红外光谱显示,该多糖所含的甲基、亚甲基等基团的量比正常多糖多;红外光谱图中881cm-1处的峰位显示,该多糖含有不典型β糖苷键特征吸收峰.图5参8  相似文献   
879.
8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