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54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正>休宁县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依托生态优势,激发内生动力,坚决守好"三江源头"第一岗,奋力书写绿色发展新篇章。休宁县位于安徽省最南端,居皖连浙通赣,是新安江、富春江和钱塘江的正源。近年来,该县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依托生态优势,激发内生动力,坚决守好"三江源头"第一岗,奋力书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相似文献   
82.
为了检测大气PM_(2.5)对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的损伤作用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变化,将PM_(2.5)的不同组分对肺上皮细胞进行染毒24 h后,通过MTT、荧光探针、Western Blot、单细胞凝胶电泳、实时荧光定量PCR、ELISA等方法检测细胞损伤、COPD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PM_(2.5)可造成肺上皮细胞活性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PM_(2.5)的不同组分对细胞造成的损伤也不同,有机相组分在细胞凋亡、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量、DNA损伤和炎症反应等方面造成的影响都比水相组分严重,而水相组分在氧化应激反应和COPD相关蛋白变化程度方面的作用都高于有机相组分.由此可见,PM_(2.5)可对肺上皮细胞造成多种不同程度、不同水平的损伤作用,其中,氧化应激可能是影响COPD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3.
由于以铅和硫酸为基本材料,铅酸蓄电池生产各环节会产生不同形式的铅污染物、硫酸污染物及其他污染物,严重威胁员工的身心健康、破坏周边环境。以某铅酸蓄电池厂组装车间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污染源类型及污染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对该车间进行通风方案设计,以期降低车间污染物浓度,促进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4.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斯德哥尔摩公约》履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全球化学品污染控制的重要对象之一,以减少、消除和防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为目的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是全球参与程度最高的国际环境公约之一。随着我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进程的加快,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也逐渐被我国公众认识。  相似文献   
85.
哪些物质属于内分泌干扰物(EDCs)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介绍了什么是内分泌干扰物(环境激素),指出其名单是很受关注的重要问题,介绍了目前影响较大的日本环境厅的《关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战略计划98》、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环境中被报告具有生殖和内分泌干扰作用的化学物质清单》、美国环保局的《与在动物和人体中或在试管中的内分泌系统效应有关的化学物质初步清单》、美国Our Stolen Future网站的《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的普遍污染物清单》的内容和特点,摘要编译了美国Our Stolen Future网站的干扰物名单。  相似文献   
86.
我国新兴污染物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斌  邓述波  黄俊  余刚 《环境化学》2013,(7):1129-1136
目前环境化学研究热点逐渐从传统污染物转向新兴污染物,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s)等.环境中痕量新兴污染物往往会造成较高的危害和风险,日益引起广泛关注.应对新兴污染物环境问题,首先要了解其环境风险,然后进行风险控制和防范.我国新兴污染物的研究正在逐渐兴起.近年来,研究人员在我国新兴污染物环境风险评价和控制方面积极开展工作,本文综述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其风险防范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北京部分地区地下水中全氟化合物的污染水平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因具有持久性、生物蓄积性和毒性,近年来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我国对PFCs环境污染水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污水、河水、湖水等浓度较高的水体,针对地下水中PFCs的存在情况研究较为缺乏。为了解北京市地下水中PFCs的污染水平,采集和分析了6个采样地段26眼监测井中的地下水。结果表明:18种目标PFCs中有11种存在不同程度的检出,以C4~C9的全氟羧酸(MQLs~42.9 ng·L-1)和C4~C8的全氟磺酸(MQLs~23.2 ng·L-1)为主。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地下水中PFCs未达到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风险的水平。本研究提供了北京地区地下水中PFCs污染水平的初步数据,有利于后续开展地下水中PFCs监测和风险评估等研究。  相似文献   
88.
采用灰色关联矩阵分析理论,建立了多指标正交试验的灰色关联分析法,给出了其算示并编制了程序。将其应用到TNT红水处理工艺中催化氧化条件的优化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9.
二噁英类减排的国际动向和我国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震霄  黄俊  张清  余刚 《环境化学》2006,25(3):277-282
二噁英类减排是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在分析日本、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在二噁英类减排控制方面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上的最新动向和我国二噁英类问题的实际特点,提出了解决我国二噁英类问题的初步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